澳门城市大学的历史
校园整体运营通过Roomis智能信息系统和多维电子平台不断优化大学资源,重视教育多样性和人性化服务,努力为全日制学生和在职人士提供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机会。大学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精英教师队伍,他们具有高超的学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教研能力,使大学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校园文化。大学还聘请了相当数量的国内外著名学者和杰出人士担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为学生带来最高学术水平的知识和启迪,教育和培养最具现实意义的学生。目前,城市大学管理层拥有两岸四地或海外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各学科带头人也来自两岸四地和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葡萄牙、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国际化的学术师资队伍。
1981年,黄景强、胡百熙、吴予希三位博士在太宰大学山创办了东亚大学。它是澳门开埠400年来第一所由中国人创办的官方大学。
1988澳门原东亚大学一分为三,改制为澳门城市大学(由原东亚学院和东亚大学研究生院组成)、澳门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
1991成立校友会,成立后出版《同心集》。
1992,本科和硕士课程获葡萄牙教育部批准。
1993经澳大利亚和葡萄牙政府批准,原澳门东亚开放学院与葡萄牙国家开放大学共同组建了一所新型大学,命名为亚洲(澳门)国际开放大学。
65438-0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学校进一步扩大与内地及香港、台湾省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2004年开始面向大陆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2010年9月,在黄景强、胡柏希、吴予希三位创始人的邀请下,著名社会活动家陈明金先生出任大学行政委员会主席,提出了“更名、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随着秩序的重建和结构的转型,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1 2月1日,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澳门城市大学(葡文名称:Universidade da Cidade de Macau,英文名:City University of Macau)。澳门城市大学是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并得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国际社会认可的高等学府[2]。根据法令。澳门政府196/92/M,大学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2]。学校选聘具有博士、副教授的教师授课,选聘的教师多为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港澳台人士、大陆学者和欧美专家,采用中英葡双语教学模式。
201110 10月29日,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成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应对未来发展需要,学校申请在六环建设新校区。新地因考古问题停建,校方表示不排除申请在横琴等地新建校舍。
2012年,澳门城市大学经中国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公安部批准并协助,扩招至内地32个省市。该校是港澳地区具有内地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也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同时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2065438+2005年6月,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澳门城市大学全面入驻“太仔新校区”。进入新校区后,学校设施会更加完善。这使澳门城市大学离“海峡两岸四地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