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的目的是弘扬光明磊落的品德,使人弃旧立新,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大学之道是这样一条路:始于明德,成于新人,终于圆满。
“明德”是一种明确的品德,一种自然的品德。“明明德”就是清楚明确地知道人性是什么,如何做人。
“新民”包括两层含义:康复和新民。自强就是更新道德,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新民就是要化民为俗,为民谋生,让人民树立新思想,过上新生活。
“至善”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是无善。无善是指不为善而刻意为善,而是拥有一种没有善的外在形式的真正的善。
扩展数据:
“大学”的宗旨是弘扬高尚的美德,关心人,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思想的散文。原为《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据传为所作。实际上是秦汉时期的儒家著作,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南宋朱在受到北宋程颢、程颐的推崇后,撰写了《大学章句》,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的官方教科书和科举的必读书目,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八项”,强调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表现了治国平天下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言简意赅,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还系统论述了儒家的政治哲学,对做人、做事、治国有着深刻的启示。
参考资料:
礼记大学-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