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孔子天命观的理解

摘要: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色彩,与神秘主义和自然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天命观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孔子的天命观既尊重天命,又重视人事,因而把重点放在“人事”上。孔子的天命观具有现实性、道德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孔子天命观现实道德实用

《论语》中“天命”二字出现在两章三节中:“子曰:‘吾立志学十之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为我所欲,不逾矩。’”(《政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永业》)一个说“知”,一个说“惧”,只有两个字会表现出孔子的天命观。孔子虽然不懂天道,但他特别强调尊重天道,把天道合法化。他讲的是“天”,从来没有离开过“人”。这种“尊天重人”的观念,以其现实性、道德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成为后世文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一,孔子天命观的现实性

孔子天命观的现实性,是回答“孔子言之性,天之性,不可得而闻”(公冶长)的真正原因,也是理解他“留六合之外”态度的出发点。孔子没有讲天,因为在他看来,“不能服人,怎么服鬼?”“如果你不知道生,你怎么会知道死?”(先进),他认同“天道远而人道”,认为天道相对于人道而言是为人道服务的。所以他处处以人为本,既重视人事,又立足人事服务人事。

春秋后期,各国争霸,周公礼乐文化教化的社会秩序分崩离析。孔子着眼于现实,以安平为己任,积极投身于现实。他以“怒而忘食,乐而忘忧”的救世精神,面对嘲笑、围攻、误解,依然坚定不移,以天下、国家、君王之责为己任,艰难跋涉,实现仁政。正是孔子这种现实主义的性格,使他在命运问题上“寡言”、“畏知”、“和而乐之”。这种态度,一方面削弱了主宰万物的人格化上帝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又将其转化为可知的义天。

但是,孔子并没有否认天的主宰地位。他把天命理解为一种自然的责任和不可避免的责任,如孔子重视牺牲。但他祭祀鬼神,完全是为了现实人的情感需要和心理安慰,是亲人所在。“祀神如神临”(《巴蜀》)“祀之无鬼,谄之”(《为政》)他祀天是敬天,是尽自然之责。所以孔子强调“居安思危”,说君子要勇于面对现实,敢于肩负重任,努力拯救现实,造福社会。孔子天命观的这种现实品格是一种高超的智慧,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承认现实,并在现实的基础上一步步超越现实,以期待新的理想。这种自满绝不等于自满。孔子并不缺乏超越意识,也不注重终极关怀,但他在以天为终极依托后,却非常关注现实。他明白,一旦离开现实,一切只能是虚无。一个真正成圣的人,也必然是自我满足的,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德行,也以此为天下之事。虽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成功就不活在自己身上,因为天命是牛逼的,但只要立足现实,积极主动,就能指望顺其自然,所以要懂得天命。

二,孔子天命观的道德性

孔子天命观的道德性,足以说明“归也平凡,空也。”舍不下令,而货殖如何,亿万倍”(《先进》)。一般把“天命”解释为“神是这样的”,分为“道德天命”和“天命”。道德生活是指善行的培养;运气是指长寿、好运、富贵和贫穷。晏子的德行可谓孔子门下之首,却常常穷于陋巷;子贡的德行不如颜回,但财富却是孔子中最高的。大师说的是“给与不给”,但称赞的是颜回,所以“命”自然是指道德的命。在这里,道德和幸福似乎是矛盾的。孔子的解决办法是取消天命回归道德天命,强调天命的道德性。”不知吾命,吾不思君子也;不懂礼,受不了(姚岳)和“秀才临危受命,无所不知”(贤文)。这里的“命”称为“礼”和“义”,显然指的是道德命运;而“可惜短命死”、“人生为夫,人各有疾”(《永夜》)、“命即命,富贵在天”(《颜渊》),主要指的就是命。

孔子对道德生活的重视,对生命的忽视,并不是否定人的长寿、富贵、伟大,而是单方面要求人积累善行。只是人的命运不是由人力决定的,不能完全靠自己;而积累善举是可以自己做的。孔子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强调“自强不息”,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绅士实践他的美德,他将能够和平地生活。所以,唯有君子能知天命,畏天命。

这里要把“知天命”和“畏天命”分开。说到“畏天命”,道的失败是不确定的,所谓“道之所欲,命也;道必废,命也”(《贤文》);我一说“你知德之命”,我做的事就符合道,德进,知其然,所以我就去做,否则我就不做,所以是肯定的,那就是“富而贵是人之所欲,不在所欲,而在所欲”(立人)。然而,尽管鲁的命运与德性的命运,以及“知”与“畏”是分离的、看似对立的,实际上却是一致的。知道命运的人会满足于命运。只要他们做了自己该做的,就值得我心动。成功了就开心,失败了就平安。对于“一个有德性的人不应该总是受苦”的二律背反,康德给了人们一个美好的彼岸世界;而孔子则以“穷则乐,富则礼”(《学记》)和“穷则君子”(《公冶长》)来解决这个矛盾。

第三,孔子天命观的实践性

孔子思想的整体精神可以归结为实践理性,实践性也可以说是孔子天命观的特点。他的命运观的现实性和道德性也可以说是实用的。实践既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实践。孔子对传统天命观的改造及其人生历程,可谓最好的注脚。孔子把“天帝”、“鬼鬼”从一种高高在上、人格主宰的神降格到凡间,使之成为人类的强敌,成为人类的依靠。对“神”的崇敬改为了对至亲的孝敬,对“神”的祭祀改为了对仪式的崇拜,从而改变了“质胜于文,文胜于史”(《咏叶》)的偏颇,三代人的得失达到了一个以情实与仪的“温雅”的中道。

通过这种转变,人们的思想不仅得到了解放,而且从命运的精神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一定的自由;还能给人一些心理和情绪上的平衡和安慰。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迷信“鬼神”的严重束缚,但保留了“天”的统治地位的至高尊严,从而保证了孔子政治观的贯彻。所谓“道为政,齐为刑,民为免,不要脸;道以德,齐以礼,民以耻而合格”(《为政》)。

周公“以德配天”,使天子“尊德护民”。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承认君子是天命所赋予的,应该以德治国。称君主为“田”、“田字”,既是对至高无上权威的标志和肯定,也是对权威无限性的限制。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有利于维护社会现实,维护其稳定;批判社会现实,实现社会现实的进步和创新。当然,这种角色的实现需要所有社会个体都知道自己的命运,各尽其责,创造和谐与进步。孔子天命观的实践性为此提供了可能性。他把人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尊严,不依附“神”,不依附于“君”。正是孔子对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强调,才能“与生俱来,违背自然,后天为天服务”(《易?6?1干文言文”)。即使明知道不可能,但还是努力去做,并且“怒而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来”(《说文》),做到“不怨天,不特待人”(《贤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孔子虽然知道自己的理想不可能马上实现,但以天下为己任是他的宿命,所以欣然受命,欢天喜地地去了。由此可见,孔子的天命观充满了积极乐观的实践精神,是一种快乐的知命,而不是听天由命。孔子天命观的这种实用性,才能使其真正具有现实性和道德性。

总之,孔子的天命观以“仁”为核心,具有人文精神。它的现实性、道德性和实践性是相互联系的:基于现实;以道德为核心和价值尺度;以实践为桥梁和中间环节;三者统一于人。看孔子的天命观,是尊天重人的天人合一论。它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使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成为影响后世的强大传统力量。

参考资料:

刘宝南:《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

(刘建如:河北保定师范学院涿州分院。)

(邢景毅: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成为我们回答问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