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熊希龄和毛彦文66岁的熊希龄,实际上嫁给了33岁的毛彦文。
离开政治,加入慈善事业。
北洋政府倒台后,熊希龄也退出政坛,投身慈善事业。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人们将陷入更大的困境。赈灾已经成为熊希龄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某个地方发生灾难,熊希龄都会想尽办法去营救他们。顺治主持救灾时。)、北方五省赈灾、湖南慈善救济等一系列大型赈灾活动。
1917夏末秋初,河北发生暴雨山洪,100多个县被淹,600多万人受灾。然而,在这次救灾活动中,北洋政府置人生死于不顾,忙于争权夺利,拨出的救灾款极其有限。但是,熊希龄向全国发出了“请帮助天津的灾民”的信息,并向家里的灾民捐赠了100套旧衣服,此外还有500元。十天之内,社会各界捐赠旧衣服旧裤子133000余套,援助金额达200万元。他还联合梁启超、范元廉、王大学等人发起“筹款、卖票、赠票”的水灾救济会,并以个人名义向外国公司借了数百万元作为特别救济基金。此外,熊希龄还请求唐山、开滦等矿务局捐赠煤矿5000吨,并要求北洋政府为救灾提供诸多便利。由于这种情况,北洋政府被迫作出反应,实施了以工代赈计划,挽救了500万灾民。这就是著名的直接救灾。
在熊希龄对慈善事业的贡献中,香山幼儿园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1917年,以熊希龄妻子朱为首的女子红十字会与北方五省救助会在北京郎家胡同联合建立了灾区儿童临时康复中心,有300多名男女儿童。1920救助工作完成后,有100多名儿童被父母带走,200多名儿童无人认领。因此,熊希龄决定建立一个儿童友好之家,以“教育失学的贫困男孩和女孩,使他们拥有适当的智力和道德,并在社会上谋生。”这就是北京著名的香山幼儿园的由来。
在熊希玲的主持下,象山慈幼儿童医院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即孩子们不仅可以住在医院,还可以接受相应的教育和训练,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在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香山慈幼医院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当时的一家报纸报道,7月初,1929,一个美国记者代表团访问香山儿童医院,称赞它“比美国人办的婴儿学校还差”,希望它的创办者“不断努力,将来成为世界婴儿教育的典范。”
在办学的过程中,熊希龄真诚地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穷孩子的父亲。为了办好香山幼儿园,他潜心创作歌曲和标语,照顾学校的每一个孩子,四处奔走筹集资金。1932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捐给了慈善机构,用来帮助儿童。
已婚同学
熊希龄娶了廖的老婆,朱的老婆,朱的老婆,朱的老婆。廖,贵州镇远人,1895因肺病去世。如前所述,廖死后,他的老师朱把妹妹嫁给了熊希龄。他们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香山幼儿园创办后,朱帮助丈夫兴办平民教育,于1931去世。熊希龄对朱有着深厚的感情。妻子病逝后,他悲痛欲绝。留着长胡子的他亲笔写下《熊太太手记》纪念妻子。熊希龄的第三任妻子毛彦文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她出生于1898浙江江山县的一个乡绅家庭。她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1925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29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任教。毛彦文早年很独立。16岁时,她为了儿时的表姐离家出走,教她出国留学,但最后还是被抛弃了。从此大天才吴宓被人爱了很多年,但她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一直没有接受吴宓的爱,直到三十多岁单身。
说起毛彦文和熊希龄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的中学时代。20世纪20年代初,毛彦文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她是熊希龄的同学,和熊希龄的侄女朱、朱关系很好。那时,朱的姐妹住在家里,所以她们经常去熊府。不过,当毛彦文见到熊希龄时,他还是恭敬地叫了声叔叔。当时两人都没想到会成为合伙人。
在《民国山水》一书中,作家张昌华详细描述了他对熊希龄长达十余年的追求:65438年至0934年,熊希龄到了上海,住在朱家尖。出于礼貌,朱被邀请去拜访他的弟弟熊希龄。后来朱去复旦找他聊天,最后给大家看了他代表叔叔求婚的故事。毛彦文惊呆了:“这怎么可能?不同辈,我和你叔叔都叫老头,年龄差太大了。”拒绝了。第二天,熊希龄去了复旦,和毛彦文约好了。与此同时,他几乎每天都在加强攻势,写信或者填词送礼物。朱,又名熊志,是熊希龄的长女。熊志在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从北京来到上海。她代表父亲向她求婚:“可怜可怜我吧。你看挺着这么大的肚子从北平来上海多不容易。”我在这里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家庭。”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也苦口婆心地劝着,这让毛彦文昏了头。在巨大的压力下,两个月后毛彦文终于同意了。
2月9日,1935,熊希龄和毛彦文携手走在上海欧丽音乐厅的红毯上。这件事成了社会上的大新闻。上海《申报》以《熊希龄《木尔堂燃乐》为题做了长篇报道。上海名人包括皇甫,李石曾,张,杜和梅兰芳。
熊希龄面对世界上的各种纷争都是淡定的。当他被邀请报道这对夫妇的爱情故事时,他说:“新娘以前叫我老头。这次我向她求婚了。她还用不同的世代作为借口。我们的结合完全是为了事业。”结婚几十年后,毛彦文致力于丈夫的慈善事业。
熊希龄在毛彦文的照片
毛彦文晚年回忆道:“我们整天都在一起。如果你没看见我,你一定要打电话。你必须在他身边。你不能整天累。你们不能无休止地互相交谈。这对恩爱的小两口就是这样。”“它让我陶醉,让我快乐。”蜜月期间,熊希龄写了《莲花湖双鹿图》送给毛彦文,上面有题词,意为“* * *共度一生”。
被沈鸿烈邀请到青岛。
毛彦文的《往事》记载,民国25年夏,中华慈善总会在青岛召开年会。我们从北平来,受到了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热情接待。所以,年会结束后,我会留在夏天。"
据陆海说,熊希龄和他的妻子拜访了住在青岛的老朋友孔。见面后,这一行人去了崂山别墅参观。熊希龄很喜欢孔的别墅,要他为自己建一座。参观期间,熊还受到了市长的款待,市长安排它们参观了惠泉、崂山等地。青岛美丽的风景和凉爽的夏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青岛也有很好的印象。
早在1931年5月,青岛市就在上海路63号成立了“青岛市救助中心”,隶属于市社保局。整个医院分为残疾人之家、孤儿院、托儿所、季良、租借所、医疗和艺术机构。其中,幼儿园作为社会上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规定在街上发现弃婴并送到幼儿园的,给予2元起的奖励,40岁以上无子女的,可以收养幼儿园的孩子。但是济贫院总是资金短缺。从65438到0936,政府将几处房产划拨给收容所出租,租金用于维持运营。有鉴于此,青岛与香山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具有合作发展的潜力。熊希玲老师决定在青岛开展普及幼儿教育的试点项目。
集资建设青岛红球俱乐部。
据毛彦文《往事》“四月底,应青岛市长沈鸿烈之邀,北平赴青岛为青岛筹款,与香山慈源合办苗圃。冰打算在青岛长期居住,所以他选择租房。浮山绕道12号,面朝东海,蓝天碧水,红瓦绿树,是家庭度假胜地。”
来到大清后,熊希龄立即着手筹建。不幸的是,地址位于上海路,卢沟桥事件在建设开始前就爆发了。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并很快占领了北平和天津。侵略军南下,青岛危在旦夕。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7月21日,熊希龄和毛彦文不得不乘船从青岛到上海。紧接着,“八·一三”甲午战争爆发,熊希龄带领民众开展救援工作,组织人员收容难民。后来上海沦陷,熊希龄移居香港。到达香港后,尽管年事已高,熊希龄仍继续为抗战筹款。他突然中风,无法治愈。67岁的教师熊希龄于2月25日在香港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青岛没有幼儿园,但熊希龄在青岛留下了另一座建筑——青岛红湾子会馆旧址,也就是现在的青岛美术馆。因为他是世界红十字会中国联合会会长,第一次来青岛时,看到青岛市红十字会设在新泰路,规模太小,就建议建新址。沈鸿烈青岛河两岸的土地出让。熊希龄1936来青岛帮忙集资,这个大学路的地标性建筑就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