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职业学校的“回炉”?
有文凭的大学生回到职业院校已经很多年了,现实中也有一些“转型”的成功案例。但每年毕业季都会出现这样的新闻,难免引起一些质疑。这些质疑者认为此举浪费了社会资源,但更像是一些职业院校吸引学生(商科)的“炒作”。事实上,确实有些职业院校总是拿一些“个案”来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但是,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文凭确实是一块“敲门砖”。没有这个东西,再高的技能也进不去。或许这也是职业学校往往愿意“炒作”其对大学生吸引力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媒体和职业院校喜欢“炒作”,只是因为扭转人们对文凭的痴迷太难了。
问题不在于职业学校拿大学生“回炉”当炒作噱头,而在于目前高等教育对接市场存在一些困难。在大学生还是稀缺品的时代,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通过实践来弥补的。“干中学”、“干中学”,最终才能成长为有“道”有“技”的多面手。在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就业难凸显,市场自然会越来越关键。那些能直接上手的技术人员当然更受欢迎。
相应的,很多大学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变化,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无法及时转变观念,找到路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使在一些应用性很强的工科院校,学生也很少有足够的实践机会,而是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双重矛盾。
所以现在的方案,一方面继续推动从中学阶段分流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可以进入职业院校,愿意继续深造的进入大学。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也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这是分流而不是淘汰。年轻人需要出路,社会也需要很多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没有区别,只有路径的区别。
另一方面,现在的高等教育也应该有所改变,至少在对接社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该多想想办法。尤其是那些本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科院校,更应该特别警惕。当然,大学主要是一种通才教育,但如果总是空谈,甚至形成一种轻视实践的氛围,就会走向反面。
大学生职业学校的“复兴”其实本身就是一种终身教育,也是个体在社会洪流中的一种主动调整。每个人都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至少有这种主动拥抱变化的意识。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福祉,也关系到社会进步和促进公共利益。
这应该是个好现象,但不应该成为炒作的理由。正常对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