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率怎么会这么低,国家怎么促进就业?
一、国家政策为了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我国政府在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是当前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1.青年就业和创业立法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必须依靠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西方国家大力推进青年就业保障计划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制定和完善青年就业法案。从立法的角度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是非常必要的。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和基层工作。理工类、农业类、医学类毕业生中,农业类和医学类学生的就业形势最为严峻。农科专业四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就业危机(就业率不到30%),只有10%的学生就业供需平衡,而农学和医学专业的人才恰恰是西部地区和农村急需的。因此,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提前晋升(定级)、给予较高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发展机会、工作期满后自由流动等,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灵活就业。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5.5%是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是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政府和高校要对有志于创办经济实体、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帮助他们找到创业的“第一桶金”。如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联合设立了“上海市国家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基金”,总金额为65438。第二,在就业市场方面,我国应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整顿就业市场,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和毕业生就业机制,建立高校、学校与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政府之间的合作,使其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作用,这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好办法。为了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科学引导毕业生就业,国家还必须尽快建立大学生信息预警机制或就业指标体系。武汉市人事局选取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和专业,围绕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系列能够全面反映武汉市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数模型,从而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值得学习和借鉴。同时,国家还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以虚假文字、虚假信息招徕展商和学生的组织者和个人,引导和规范各类毕业生招聘会,改善招聘会软硬件环境,提高招聘会质量。毕业生呼吁以市场细分为目标的高校毕业生小规模、永久性就业市场,为未就业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便利。去年4月,北京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永久市场,受到毕业生的好评,一批待业大学生在这里找到了工作。第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为杠杆,检验和带动人才培养各方面改革,形成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专业建设和调整方面,要优化学科结构,及时新增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就业水平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中,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而创新,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第四,高校就业指导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坚持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将就业指导和服务贯穿大学四年生活始终。学校要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采取大小招聘会相结合的形式,精心组织“双向选择”活动,使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部门之间毕业生供求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和交流,为毕业生找工作,为用人单位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