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峡两岸生命之桥的故事,需要具体的例子。

海峡两岸的生命之桥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的解读

1?正文简短。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小伙子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省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挽救了小倩的生命,架起了海峡两岸的生命之桥。

文中同时描写了海峡两岸两个不同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一个奄奄一息的便士躺在杭州的病床上,静静地等待着来自海峡对岸救命的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医生在余震的危险中,为台湾省的年轻人抽取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努力,直到年轻人的骨髓一点点流出来。这一切都是为了拯救海峡对岸一个只有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虽然相距遥远,但心是紧紧相连的。

编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二是了解台湾省人和大陆人的亲属关系。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通过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省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性,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劳累,引导学生理解“海峡两岸生命桥”的意义。

2?文字分析。

(1)这个刚满18的小伙子,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活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只有骨髓移植才能让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萎凋”是指草木的枯萎、凋零。这句话把年轻人的人生比作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还没开就凋谢了。看到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进行骨髓移植就要结束短暂的生命,这让我们感到痛心,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彭妮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变得红润。

这时,跑到空旷的地方比较安全。但是,李医生依然淡定地站在病床边,那个年轻人安静地躺在病床上。

同样是“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佩妮却因为缺乏活力,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苍白”和“红润”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但是,台湾省的年轻人并不是因为缺乏活力而被迫躺在病床上。余震中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不顾自己的安危,因为他知道,中国大陆18岁的penny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台湾海峡那边的小钱,把自己的安全都搭上了。文章前后两篇“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动地展现了台湾省青年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两岸骨肉同胞用爱架起了海峡两岸的生命之桥...那种亲情,就像生命之火,会代代相传。

宝岛台湾省虽与大陆隔着台湾省海峡,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不能断绝。这种血缘关系是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之桥”。这座用爱搭建的生命之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心中。这种亲情是生命之火,会愈演愈烈,会持续很久,会代代相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新单词,写出12个新单词。正确读写“穿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省、攻击、安全、期待、突然、空虚、停顿、手足、亲情”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海峡两岸生命之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动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博士和台湾省青年一心一意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骨肉亲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老师和学生收集有关台湾省、白血病、骨髓移植等信息。,从而为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做准备。

2?第一次读课文时,学生可以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故事,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画出让你深受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把你的感受写在空白处,和同学交流你的阅读感受。

课文第3至第6段是帮助学生理解海峡两岸亲属关系的重点段落,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认真学习。地震刚过,台湾省的年轻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不考虑家人是否安全,不考虑是否推迟手术,不考虑是否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体会到了台湾省年轻人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医生抽取骨髓时的从容,运送骨髓时的急迫,植入骨髓时的日日夜夜,我体会到了他不顾个人安危,急人所急的高尚医德。

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打动了你”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脱离文本内容进行思考,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他们的感受。同时,镜头引导学生以感性的方式阅读这一部分,将地震危机中依然存在的紧张与台湾省青年、李博士的从容淡定进行对比,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 * *感。

3?学生理解课文后,可以请他们谈谈:“生命之桥”是什么意思?现在意识到的“生命之桥”的意义和你看到题目时的想法一致吗?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直接表达的最后一段,联系全文理解这一段的深刻含义。

在学完文献后,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有一天小倩遇到那个捐献骨髓的台湾省年轻人,他会对台湾省的年轻人说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口语,然后全班交流评论。

4?文字语言朴实自然,叙述生动具体,感情真挚感人。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生可以画出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阅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提高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

5?本课程生词较多,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准确读出“血、髓、临脉”这几个字。要求学生写12生词,可以自己练习,通过写词造句巩固。老师重点指导“攻”“暂”等词的写作。

6?学完这一课,老师可以建议有兴趣的同学收集骨髓捐献者的信息。

四、相关链接

白血病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化疗、放疗等方法来抑制病变的白细胞,延长患者的生命。但这种方法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将骨髓移植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成功。

骨髓是尚未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母细胞,就像尚未分枝的树干。如果将其植入白血病患者体内,可以继续分化造血。骨髓捐献者捐献的干细胞只占身体的5%左右。即使那5%不捐,两周后也会在自身代谢中死亡,所以捐骨髓对身体是无害的。中国大陆的骨髓库起步较晚,人们缺乏捐献骨髓的知识和意识。目前各地捐献志愿者的库存数据加起来不到3万,给寻找匹配骨髓带来很大困难。

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1986正式开业。65438-0993台湾省第一家骨髓捐献中心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成立,后发展为慈济骨髓干细胞医学中心。注册自愿骨髓捐献者已达20余万人,成为亚洲最大的骨髓捐献中心和全球最大的中华骨髓库。

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向大陆捐赠骨髓约180例,每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本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1935出生于台湾省,1972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李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因得不到医治而死亡,于是于1992回到台湾省,开始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进一步阅读

海峡两岸的救生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韩胜宝

公元2006年6月13日,这是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万双眼睛* * *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幸子”在中国的命运而跳动。

早上6点40分,黎明迸发出五彩的朝霞。在台湾花莲,一个年轻男子静静地躺在无菌室里,等待着自己的骨髓从体内被抽取出来,流入同样躺在海峡对岸无菌室里的一个年轻女孩的血管里。

八点,全身麻醉后的骨髓捐献者,经过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手术,他的骨髓,饱含着同胞的感情,跃出了他的身体。

9时30分,台湾省青年的骨髓被装进装满液氮的骨髓箱,由3名慈济志工护送,从台湾花莲起飞,10时20分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13时25分,骨髓运送团队从台北桃园机场飞抵香港。在飞机上,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骨髓盒,每小时都要上下摇晃,防止骨髓凝固,影响细胞的活性。他们知道,他们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活跃的细胞,更是陈霞女孩的生命。

15: 04,骨髓提前6分钟送达香港特区。这意味着陈霞女孩生活的希望更近了。

19时55分,运送骨髓的飞机平稳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停机坪。由于香港的天气,飞机延误了20分钟。虽然比预计时间晚了十五分钟到达上海,但总的来说还是挺顺利的。

20点刚过,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收到了骨髓,并迅速将其送上救护车。警车开道,带着骨髓的救护车从虹桥机场直奔苏州。

21时25分,一辆载有骨髓的救护车驶进了苏州和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们热切期盼的来自海峡对岸的生命之火,终于如期抵达姑苏市和陈霞的无菌室。不,应该说是触到了两岸同胞的心坎上!

22点,骨髓移植开始。午夜时分,手术顺利完成。

至此,台湾省、香港、大陆三地千里迢迢赶来的海峡两岸救生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