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碰撞原因的假设是什么?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什么证据?

斯普利特说。这是解释月球起源的最早假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在一篇文章《潮汐与太阳系的类似效应》中指出,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自转过快,地球的一些物质被抛掉了。这种物质是从地球上分离出来的。月球形成了,地球上剩下的陨石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种观点很快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可能抛出这么大一块。另外,如果月球是地球甩出来的,那么两者的物质成分应该是一样的。但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距离。

犯人说。这个假说认为,月球原本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它在地球附近旅行,被地球引力俘获,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还有一种观点类似于俘获理论,即地球不断积累进入其轨道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东西积累起来,最后形成了月亮。但是,也有人指出,地球可能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捕获一颗像月球那么大的行星。

同源理论该假说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的漂浮星云,它们通过自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恒星。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快一点,成为“兄弟”。这个假设也受到客观存在的挑战。通过对阿波罗12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发现月球比地球要古老得多。有人认为月球的年龄至少应该在70亿年左右。

大碰撞理论。这是一个关于月球起源的新假设。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举行的月球和行星研讨会上,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本茨和斯莱特里以及哈佛大学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的卡梅伦提出了碰撞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在太阳系演化的早期,星际空间中形成了许多“恒星粒子”,小行星通过碰撞和吸积长大。行星和小行星合并形成了原始地球,同时形成了相当于地球质量0.14倍的天体。这两个天体在各自的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以铁和硅酸盐为主的金属核地幔和壳层。由于两个天体相距不远,相遇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