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发表的论文
110.林·。2009.沉积盆地的层序和沉积充填结构及过程响应。沉积学报。
109.俞炳松和林。2009.油气藏埋藏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热力学。沉积学报。
108.杨洋,胡建中,林。2009.塔西南阿其克背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地球杂志。
107.董伟、林、谢丽华、、杨晓发、张艳梅、、崔立业。2009.珠江口盆地番禺隆起东南缘断裂坡折带及其对低洼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控制。地球杂志。
106.刘景炎、林、、、王必金、董伟。2009.江汉盆地白垩纪-新近纪主要不整合的分布及其构造意义。地质科技信息。
105.雪莱,,林,刘景炎,杨晓发,,李焕普。2009.塔中隆起古地貌及沉积相特征。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04.谢丽华、林、董伟、、陈、。2009.珠江口盆地番禺低凸起珠江组-韩江组沉积体系。石油地质与工程。
103.谢丽华、林、、、崔立业。2009.珠江口盆地番禺低凸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天然气工业。
102.董伟,林,石。2009.番禺隆起新近纪层序、沉积演化与地层圈闭。Xi尤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刘景炎,林,常艳艳,高达,张宇。2009.贺兰山-桌子山地区石炭-二叠纪陆表海高精度层序地层模拟及聚煤分析。现代地质学。
100.杨晓发、林、、刘景炎、、宋。2009.博兴凹陷沙四段滩坝沉积体系及其主控因素。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和石油开采。
99.谢丽华、林、董伟、秦、、。2009.珠江口盆地番禺珠江组-韩江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国地质学。
98.林、、刘景炎、蔡、谢莉、杨晓发、。2009.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和分布的制约。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7.丁,林,齐立新,黄泰柱,于腾霄。2008.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的构造格局及形成演化。地球科学前沿。
96.肖建新、林、刘京燕。2008.乌什凹陷及其东部邻区白垩纪层序划分及沉积古地理。地球科学前沿。
95.周淑青、黄、、林、胡尊伟。2008.稳定同位素记录与环境和生命演化中的重大事件。地质评论。
94.徐长贵、于水林、、、。2008.渤海古近纪湖盆边缘构造样式及其对沉积层序的控制。古地理杂志。
93.杨小兰、林、王、、孙龙、、刘仙鹤。2008.印度尼西亚东部Seram岛Oseil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分布预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92.刘景炎、、林、、雷艳萍、胡广成、。2008.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库姆格里木群层序体系域。石油勘探和开发。
91.雷艳萍,林,刘景艳,杨芳。2008.贝尔凹陷下白垩统构造对沉积充填和砂体分布的控制。石油和天然气杂志。
90.刘景炎、林、、、张湘祥、。2008.构造不整合分布模式及其对地层圈闭的制约--以塔里木盆地中泥盆统末期为例。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
89.林、、刘景炎、蔡、谢莉、杨晓发、。2008.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古隆起地貌、古地理格局与地层圈闭发育分布。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
88.杨晓发、和林。2008.地震地貌研究的新进展。特殊油气藏。
87.、林、、丁、、李三忠、。2008.地层结构延伸法在塔中隆起古生界多期剥蚀量估算中的应用。Xi尤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6.、林、、李三忠、、。2008.沉积盆地不整合界面的组合方式。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5.董伟、林、秦、谢丽华、杨晓发、崔立业、。2008.珠江口盆地番禺低凸起韩江组高精度层序格架、沉积样式及岩性地层圈闭的发育与分布。现代地质学。
84.刘景炎,林,赖兴云,,杨晓发,斯。2008.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库格勒姆群古近系底部砂岩段沉积古地理及物源系统。岩石矿物学杂志。
83.庞、罗小荣、蒋、林、张水昌、钟宁宁、。2007.中国西部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进展及问题。地球科学进展。
82.周淑青,黄,林,李存贵。2007.生物标志化合物,早期生命和古环境。地质评论。
81.张湘祥,林,刘景炎,崔永刚。2007.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上泥盆统和三叠系构造不整合剥蚀量估算。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80.雷艳萍,林,刘景艳,楚。2007.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石油地质与工程。
79.刘,,林,,吴茂兵,云金彪,刘立军。2007.中国生物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世界地质学。
78.楚、林。2006.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预测。地质科技信息。
77.陈颖、林、于、崔永刚。2006.歧口凹陷古近系同沉积断裂对层序和沉积体系的控制。地质力学杂志。
76.周淑青、黄、林、李存贵。2006.太平洋周边活动大陆边缘盆地类型及油气成藏条件。近海石油。
75.王必金、林、陈颖、陆、刘京燕。2006.江汉盆地幕式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特征。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74.宋,林,杨晓发。2006.博兴凹陷沙四上亚段高精度层序格架研究。特殊油气藏。
73.、杨、林、、冯建伟。2006.胜坨油田沙二段三角洲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Xi尤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林·。2006.沉积盆地的构造地层学分析--以中国构造活动盆地为例。现代地质学。
71.张英芝、林、马立民、刘景炎、张宇、梁。2006.大庆油田葡一油层组高精度层序格架储层砂体沉积组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现代地质学。
70.陈颖、林、、、杨晓发、雷艳萍。2006.歧口凹陷古近系构造对沉积层序和砂体分布的控制。新疆石油地质。
69.、林、刘景炎、陈颖、李三忠。2006.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不整合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
68.陈、和林。2005.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含铀岩系姚佳组沉积环境及富铀意义。沉积地质学和特提斯地质学。
67.、林、王晓东、杨惠东。2005.波导振动采油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66.林,刘景炎,张英芝,。2005.构造活动盆地的层序地层学和构造地层学分析--以中国中新生代构造活动湖泊为例。地球科学前沿。
65.俞炳松、、和林。2005.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底部层状硅质岩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地质学杂志。
64.庞宝成、林、罗、、庄。2005.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地质和勘探。
63.、刘洛夫、林。2005.中亚费尔干纳河谷油气地质特征。兰州大学学报。
62.、金志军、林、陆、谢启来。2005.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与油气聚集。石油实验地质学。
61.俞炳松、、林。2005.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控制。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
60.肖建新、林、刘京燕。2005.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沉积古地理与现代地质。
59.吴朝东,林,沈艳萍,冯雪。2005.库车坳陷侏罗系砂岩成分和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物源属性。自然科学的进步。
58.刘景炎、、林、。2004.东海丽水西凹陷古新统明月峰组层序体系域分析及沉积体系分布。沉积学报。
57.俞炳松、、和林。2004.塔里木盆地舒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沉积背景。沉积学报。
56.俞炳松、、、梁、和林。2004.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底部高成熟海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地球科学。
55.林、张艳梅、李思田、任建业、张颖之。2004.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幕式裂陷过程的动力响应与模拟模型。地球科学。
54.、林、、陆、、谢启来。2004.塔里木塔中地区二叠纪岩浆岩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意义。内蒙古石化。
53.林、、肖建新、、丁、纪云龙。2004.库车坳陷白垩系沉积层序组成及充填响应模式。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52.俞炳松,董海东,魏德明,,林。2004.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的Re-Os和nd同位素特征及其与扬子地台的对比。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51.陆,林,廖中立,。2003.江陵浅-半深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沉积学报。
50.陆,林,王殿富,肖建新,夏,。2003.江陵浅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地质学报。
49.刘景炎,林,,李,,。2003.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勒姆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分析及其油气勘探意义。地质学报。
48.俞炳松、王立东、、、梁、、、林。2003.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形成的弱氧化条件。地球科学前沿。
47.、李伟、任勇军、林。2003.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的叠合关系。地质学报。
46.陆、王殿甫、林。2003.江陵凹陷层序地层充填与油气勘探。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45.刘景炎,林,肖建新。2003.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及沉积体系特征。煤田地质与勘探。
44.、肖建新、林、王殿富、陆。2003.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沙市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石油勘探和开发。
43.林、郑和荣、任建业、刘景炎、邱。2003.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早第三纪同沉积断层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42.吴朝东、林、沈艳萍、谢、肖建新、刘景炎、石。2002.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与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报。
41.林、、杜、、翟、、、丁。2002.六盘山弧形构造带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环境。地质学报。
40.肖建新、林、刘京燕。2002.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及体系域特征。地质学报。
39.庞宝成林。2002.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分析。地质学报。
38.林、张艳梅、李思田、刘景炎、童志刚、丁、李。2002.中国东部第三纪裂谷盆地多幕伸展过程和深部热流演化的定量模拟。地质学杂志。
37.肖建新,,林,,刘景炎。2002.微细浸染型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对比研究。黄金地质学。
36.邱、程日辉、林。2002.沾化凹陷下第三系不整合类型及其地质意义。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5.林、刘景炎、、、李。2002.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建立沉积相和储层规模的等时地层格架。现代地质学。
34.陆,林,童小兰,。2002.湖北当阳地区二叠-三叠系海相地层油气运移的流体包裹体标志。现代地质学。
33.、林、郑和荣。2002.断陷湖盆中断裂、古地貌和物源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以孤北凹陷沙三段为例。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和石油开采。
32.林、刘景炎、张艳梅、肖建新、、纪云龙。2002.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序列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的响应。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1.、李兴武、俞炳松和林。2002.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地球化学及其岩石圈演化意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0.、王迅、俞炳松、林、李兴武。层序地层学与地层边界优化。地层学杂志。
29.庞宝成,林长松. 2001。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成因探讨。地质和勘探。
28.林,刘京燕,蔡,张艳梅,,李洁。莺-琼盆地大型下切河谷和海底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组成及发育背景。科学通报。
27.肖建新,,林,刘京燕。广西金牙金矿白峰组沉积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现代地质学。
26.程日辉,郑和荣,林。2001.逆断阶构造样式和砂质沉积体发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5.俞炳松,陈建强,林长松。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奥陶系层序地层及其与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的对比。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4.林、潘元林、肖建新、孔繁贤、刘景炎、郑和荣。2000.“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地球科学。
23.刘景炎,林,,。2000.东海西湖凹陷第三纪反转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地质学报。
22.徐宏坤,林,。2000.沉积物压实的一种校正方法。地球科学前沿。
21.庞宝成林。2000.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地球科学前沿。
20.林、张艳梅、刘景艳、庞宝成。2000.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与储层预测。地球科学前沿。
19.刘景炎和林。2000.前陆盆地构造活动的层序地层响应。地球科学前沿。
18.程日辉林崔。2000.沉积类型与构造控制的研究进展。地质科技信息。
17.刘景炎,林,于,吴发东,。2000.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剥蚀量方法的改进。石油实验地质学。
16.任建业林李思田焦。1999.二连盆地乌里雅斯断陷层序地层格架及幕式充填演化。沉积科学学报。
15.林,张艳梅。1999.盆地形成和充填过程的模拟──以伸展盆地为例。地球科学前沿。
14.李洁,林,陈平福。1999.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组-刘皇组海平面变化与层序年代地层。地质评论。
13.程日辉,郑和荣,林。1999.构造断阶与砂体预测:以沾化凹陷富林地区为例。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
12.刘景炎,林,肖建新,。1999.东海西湖凹陷第三系不整合特征、剥蚀分布及其意义。现代地质学。
11.林,谢希农,张艳梅,刘静燕。1998.二维沉积层序的计算机模拟。沉积学报。
10.林,刘静燕,张艳梅。1998.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模拟研究。地球科学前沿。
9.李思田、林、、杨世功、吴培康。1998.100 Ma以来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学过程和构造事件。科学通报。
8.姚俊辉、关晓东和林。1997.高尚堡油田沙河街组二、三段储层层序地层学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
7.焦阳泉李四田常林宋杰Xi农养师工. 1995。大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地球科学前沿。
6.任建业、林、李思田。1995.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及计算机模拟──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台断陷为例。地球科学前沿。
5.林,张艳梅。1995.伸展盆地模拟的理论基础和新进展。地球科学前沿。
4.李思田,李珍,林,杨世功,谢希农。1993.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煤田地质与勘探。
3.李思田、杨世功、林。1992.论沉积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本建造单元。沉积学报。
2.林,杨琦,李思田,李珍。贺兰山-桌山地区太原组和山西组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组成与聚煤作用。煤炭科学杂志。
1.林,杨琦,李思田,李珍。1991.贺兰欧拉海槽早古生代深水重力流体系沉积特征及充填模式。现代地质学。
1.林,李思田,等。,二连盆地的层序结构、沉积体系及其对湖相层序的控制,AAPG通报,2001,第85卷,第11号:2017-2043。
2.林,刘景炎,肖建新,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纪构造层序的沉积结构及其对前陆构造的响应.科学在中国(D)。2002年,第45卷,第3号:250-258页。
3.林,刘景炎,蔡等。,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大型下切河谷和海底重力流系统的沉积结构和发育背景,南海,科学通报,2001,第46卷,第8期:690-693。
4.林,张艳梅,李思田,等。岩石圈多重拉伸的定量模拟和中国东部某些第三纪裂谷盆地的深部热历史,《ACTA地质》,2002年,第76卷,第3期:3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