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宏对和平的维护

2007年5月,何志红以优异的外语成绩和综合成绩入选中国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后赴武警学院集训,历任联络官、女兵班长、党总支委员。她一直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致力于军事、体能、外语等科目的学习、训练和工作。在体能训练中,何志红膝盖严重受伤。病情稍有好转后,他以顽强的毅力投入训练。训练期间,何志红作为防暴队党总支委员、安委会委员,从言传身教上大胆管理,使所有女队员加强了专业学习,提高了口译能力,在较短时间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联合国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2007年2月3日,65438,何志红作为赴海地维和先遣队员抵达海地任务区。为了给尽快抵达海地的大部队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何志红争分夺秒地了解联海团在任务区的框架和运作方式,尽快适应新环境,熟悉新情况,做好与第五防暴队的交接工作。大部队进驻后,在她的积极联系下,防暴队迅速完成了与驻海地使团总部、周边防暴队、维和部队及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贸易发展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走访和会谈,使对外联络工作快速开展,为* * *合理分担维和职责、增进相互交流合作、加深相互友谊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海地,一支防暴队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缩影,一名防暴队员展现了一个国家的风采。每个球员的一言一行都不再只是代表自己。何志红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认真了解国家的外交政策和中国警察在海地维和的基本职能,在每一项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作为联络官,何志红时刻不忘研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事原则。在与其他防暴队的接触和担任翻译的过程中,她坚持原则,善于将理论知识与现场翻译相结合,并注意及时总结提高。她在每一次外事活动中充分展现了中国维和警察的专业素质,在维和同事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仅在第一次海地维和任务期间,她就为联合国负责法律事务的蒂托夫先生、巴西政府高级官员代表团、约旦政府高级官员代表团、联海特派团秘书长特别代表等官员担任英语翻译,并获得一致认可。

防暴队的8名女兵一直是队伍中的亮点。女同活泼开朗,团结顽强,被男选手称为“八朵金花”。作为女兵班的班长,大姐和队员们亲切地叫她“贺班”。她带领全体女同志顶着烈日,穿着25公斤重的防弹衣,戴着头盔和相关装具,和男队员们一起在训练场上苦练。衣服一遍遍被汗水打湿,经常摔得鼻青脸肿,因为随时都在唱“不辱使命,为国争光”。周围的人不禁感叹:“多么铿锵的玫瑰啊!”

在生活中,已为人母的何志红关心身边的每一个姐妹,在学习和训练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8年6月5438+10月,一名女队员首次抵达任务区,感到不适,住进阿根廷一家医院。她自愿去照顾她。除了日常工作,她每天来回医院和营地四次,为生病的妹妹洗衣服、送饭,鼓励她战胜病魔。两周后,何志红也感染了同样的疾病。他持续发高烧,眼睛肿得跟莫莫一样。躺在防暴队医务室的病床上,他急得睡不着觉。让她担心的不是她感染了未确诊的热带病毒,而是她认为办公室任务重,因病要休满假,给其他同志增加了负担。病情稍有好转,他就不断请求政委让他回岗位;输血后的每一天,她都在病床上坚持学习,收集联合国新闻,复习专业词汇。当时更让她担心的是她在国内的家庭状况:爱人患肾结石,老人因骨质增生行动不便无人照顾;她刚满两岁的儿子也在丽江父母身边受小病困扰。面对这些,班长悄悄给自己打气,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坚强。每天在电话那头,他总是聊得很开心,让家人放心,海地一切都好。她妈妈说她想女儿了,想像往常一样在电脑上视频。何志红怎么敢让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母亲看到自己浮肿的眼睛?于是她笑着告诉她,这里的网络出了点问题,等恢复正常了再联系家里人。每当想到儿子、爱人、老人的病,我无法尽到作为母亲、妻子、儿媳的责任,我的班级总是默默流泪。在防暴队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何志红通过自己的锻炼很快康复,再次投入到紧张的维和工作中,为身边的战友树立了榜样,成为防暴队女队员中的楷模和楷模。

作为防暴队的联络官,何志红在与周边防暴队、维和部队和当地民众的接触中,谦逊的态度和亲和力赢得了一致好评。到达任务区后,10名海地学生多次来到中国防暴队营地,请防暴队队员教中文。在防暴队党总支的支持下,班长和办公室的5名值班人员担任老师,在我们营里上了一堂汉语学习课。为了保证班级的顺利开展,何志红与每个学生认真沟通,提前掌握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同时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由值班人员讲授《汉语感性认识》、《拼音》、《笔画学习》等七门课程。每到周日下午,防暴队营地总能听到海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勤奋好学的海地学生和耐心的中国教授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节课结束时,学生们都不愿与老师分开。下午四点半结束的课,往往会延长到五点或者五点半。我记得四月份海地发生骚乱后,学生们都来上课了,他们都那么专心。当何志红像往常一样给学生们递上酸奶解渴时,作为班长的海地大学生乔眼含热泪地说:“亲爱的何老师,我们的国家刚刚又经历了动荡,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罪恶。今天,在中国的防暴队里,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着真实,这是这段时期最幸福的一天。谢谢你,中国先生。我们每个人都坚定了学习中文的决心。”当他们离开中国防暴队营地时,学生们再次齐声唱起当地传统民歌,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中国防暴队营区的整洁有序,队员们的敬业精神和受尊重程度一直受到驻海地特派团各部门各单位的高度赞扬,所以有很多代表团来我营区参观学习。作为联络官和政委的翻译,每次有外宾或友邻军队来我们中国防暴队参观,都是何志红最忙的时候。除了确定来访时间和人数,还要制定接待方案,请领导审核。何志红还负责接待室的物资供应和管理,客人到达前必须准备好相关的茶叶和物品。为了保证来宾在参观期间做好翻译工作,何志红每天都坚持学习,特别是加强英语口译能力,收集相关资料,很好地完成每一项翻译任务,赢得了外宾的一致好评。怀着对边防警营的憧憬和向往,何志红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毅然加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成为一名女边防警察。

入伍以来,何志红先后担任昆明边防检查站检查员、值班领导、值班业务科副科长,在边防工作中多次查获假护照,成功制止多起偷越国(边)境行为。2004年,因工作表现突出被授予三等功。2007年初,在入境旅客携带的行李中查获毒品,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检查员”、“优秀* * *党员”。

据云南边防总队介绍,何志红入伍以来一直在边防检查一线工作。凭借其通过英语八级考试的深厚功底,他多次参加边防检查、外文资料编写、国外执照研究等方面的会谈和会议。

何志红成长为边防检查工作骨干和专家,成为打击利用国际机场贩毒、走私等非法出入境活动的“尖兵”。

据云南边防总队介绍,2006年2月15日,何志红值班业务部门在对缅甸仰光飞往昆明的航班进行例行入境检查时,仔细发现两名持某国护照的外籍旅客,眼神迷茫,神情可疑。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何志红断定两名乘客一定有问题,于是及时将可疑情况向值班站领导汇报。

经值班站领导同意,何志红在战友的配合下,带着两名可疑旅客进入边检询问室。何志红用英语和两名乘客“聊天”,得知他们一周前从北京机场入境,转机到昆明,然后去了缅甸。这次想通过昆明口岸转机去北京,却回复说旅行目的不同,举止慌张。

在总队刑侦队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缉毒犬的现场研判,两人有携带毒品的嫌疑,但经初步行李和人身检查未发现可疑情况,后通过x光透视进一步发现其体内有可疑物。在证据面前,两人不得不承认体内有毒品的事实,分别从体内排出680克和670克精制海洛因,共计1350克。

还有一次,何志红在检查达卡到昆明的航班入境时,发现10持马来西亚护照的乘客没有马来西亚人的特征,但孟加拉人的特征更明显。结果,何志红及时仔细检查了自己的护照,发现自己的护照也有问题。

何志红及时将这10本护照送到该站证照研究中心做进一步检测。经仔细比对,确认9人所持马来西亚签证为伪造,1人涉嫌组织偷渡活动。

驻扎在昆明国际机场的昆明边防检查站不仅执行边防检查、出入境管制和打击贩毒、走私等非法出入境活动,还为各国出入境贵宾、商人和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调入昆明边检站以来,何志红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边检服务水平,与战友们一起,圆满完成了1999花博会、GMS会议、东盟论坛、昆交会、旅博会等大型国际会议的边检安保任务。在工作中,何志红始终坚持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第一信号,像一颗绿色的橄榄,带着淡淡的清香,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宾客展示着国民警卫队的良好形象。

10年来,何志红* * *共查获走私案件50余起,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80余名,查获毒品案件1起,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2名,查获控制案件26起。何志红曾两次以联络官身份参加海地维和行动。第六批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原医疗队员万艳梅在接受云南边防总队采访时表示,何志红英语能力强,善于对外交流,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万艳梅回忆说,何志红到达海地后,与当地民众进行了广泛接触,发现海地民众对我们维和防暴队的队员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为了加深防暴队与当地民众的交流,让队员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在何志红的提议下,防暴队举办了汉语学习班,海地各学校的学生踊跃报名。每周四下午,他们都会来到防暴队营地,参加警营的文化活动。何志红等外语选手在中国教孩子学中文,唱儿歌。后来队员们在街上巡逻时会发现,一些海地的孩子看到中国国旗会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太棒了!”他还会用中文说:“你好,中国!”

何志红作为联络官,负责对外联络,团队成员都称她为“形象大使”、“和平大使”。甚至在业余时间,她还会尝试联系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和阿根廷医疗队举办一场足球赛等等,增进友谊。她还会带领队员们拜访其他国家的警察部队,联络感情。万艳梅说,在国际救援队搜救中方人员时,其他国家的维和警队慷慨伸出援手,提供了各种帮助,这与她每天的外联工作密不可分。像一片绿色的橄榄叶,带着淡淡的清香。

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将由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组织。2007年3月,从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起,何志红的心情就再也无法平静:家事和国事同时摆在他面前,让他如此难以抉择。

当时何志红的儿子才1多岁,正是离不开母亲照顾的时候。他在银行上班的老公基本没时间照顾孩子,远在丽江的父母因为家里有老人要照顾也脱不开身。经过深思熟虑,何志红下定决心:大国,小家。在家只能带一个孩子。如果加入防暴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可能会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安宁,甚至保住性命。

去海地是何志红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也是一名女边防警察的一次心灵体验。

因为没时间照顾,何志红只好把儿子托付给在丽江的父母。转眼间,儿子4岁了。有一次亲戚朋友开玩笑地对何志红说:“你儿子现在只会说丽江话。”每次听到这些,何志红只能报以苦涩而无奈的一笑。熟悉何志红的人都知道,她抛弃了小家,内心充满了大爱。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何志红立即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消息,并积极协调向祖国灾区捐款活动。她率先向灾区捐款100美元,并通过网络动员家人捐款。在她的号召下,丈夫和家人为灾区捐款1万余元,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35岁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教导员何志红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联络官,也是遇难者中唯一的女性和母亲。

2007年6月5438日至10月,担任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女兵小分队队长的何志红作为第一支先遣队赶赴海地任务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年幼的孩子,何志红争分夺秒地在任务区了解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的框架和运作模式,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刚到海地一个多月,我们住在临时营地,睡在地板上,条件很差。我们总是吃战争食品,然后吃它的人一看到那些东西就想吐。在临时营地,洗澡和上厕所也是个大问题。”回国后,何志红曾向同事们介绍过这一点。

第一次访问后不久,海地发生大规模暴力骚乱。“海地时间2007年2月7日13: 36,游行者开始冲进营地,投掷石块。营地的三名哨兵同时被枪杀。因为有防弹玻璃罩,哨兵才幸免于难。”何志红曾这样回忆。

在经历了生死、血与火的考验后,何志红在日记中写道:“没有这次难忘的经历,我真不知道和平有多可贵!”“我已经把自己托付给了祖国,哪怕是第二次、第三次维和,只要祖国召唤我……”

2009年6月,何志红和战友们第二次来到海地。防暴队中的八名女兵一直是队伍中的亮点,被称为“八朵金花”。作为女兵班的班长,队员们亲切地称她为“贺班”。在训练场上,烈日下,她带领所有女同志穿上25公斤重的防弹衣、头盔和相关装备,与男队员一起匍匐前进。衣服一遍遍被汗水打湿,经常摔得鼻青脸肿,毫无怨言。

5438年6月+2009年2月,一名女队员第一次到达任务区,感到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何志红主动去照顾她。除了日常工作,她每天来回医院和营地四次,洗衣服送饭,鼓励女队员战胜病魔。两周后,她也感染了同样的病,发高烧,眼睛肿得跟沫沫一样。病情稍有好转,她就不断请求政委让她回岗位。

当时更让何志红担心的是家里的情况:爱人患肾结石,老人因骨质增生行动不便,却无人照顾,天真可爱的小儿子也在丽江父母身边受小病困扰。面对这些,何志红默默鼓励自己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