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信息

竺可桢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1910去美国留学。1913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获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地质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历任武昌师范学校教师、东南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领导和指导了中国自然区划综合调查、国家地图集编制、地学规划编制、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为物候学研究做出创造性贡献。《二十八宿起源的时间地点》一文,基本解决了100多年的国际争论,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也是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时代的开拓者。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在地理、气象、资料调查、科学史、科研管理、科学普及、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竺可桢的著述和各种语言都很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学术论文、科普著作等著述达200多万字,如实记录了近百年来我国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和文化遗产。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和从事科学普及,始终认为科学普及是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研的提高和普及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越是高级科研人员,越应该带头在群众中普及科学;一个科学家在科普方面的成就应该包括在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中。从1916-1974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了约160篇科普讲座和书籍,内容不仅涉及地学、气象学、物候学,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技史等诸多学科,读者从科技人员到儿童。

建国后,尽管公务繁忙,他仍对科普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除了积极进行科普创作,他还为广播电台进行科普讲座,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天文馆和自然博物馆的创作中。晚年与万合著《物候学》,可谓科普创作中的瑰宝,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竺可桢不仅在科教界广受人们尊敬,在科普界也享有很高的威望。

竺可桢是我国科普事业的杰出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事业的楷模。他为科学普及而努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18竺可桢从美国回国后,在高校担任教授和气象研究所成立期间,仍然积极从事科普活动。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撰写了30多篇气象、地理、天文等方面的科普文章,做了多次科普报告。《论早婚的危害》、《航空史》、《彗星》等优秀的科普文章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科普中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