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解剖小组

胃肠道肿瘤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根治的唯一方法是手术。但是转移复发的噩梦让很多人认为癌症“不手术更好,手术后转移会更快”。本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胃肠肿瘤研究所所长龚建平教授,让癌症零出血治愈成为可能。

?↓点击观看视频↓

本期嘉宾

龚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胃肠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实验外科学组副组长

1膜解剖与第五转移

2017全球癌症形势调查报告显示,胃肠道肿瘤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胃肠道肿瘤死亡率居高不下,结直肠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导致胃肠道肿瘤治疗形势严峻。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一旦发现胃肠道肿瘤处于晚期,虽然有所谓的精准医学和生物医学,但到目前为止,治疗的首选还是手术,根治的唯一方法就是手术。

过去,人们认为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意味着肿瘤的完全切除。后来发现,仅仅切除肿瘤的原发灶是不够的。切除肿瘤原发灶并不能改善肿瘤的预后,原因是复发。于是,淋巴结转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开始了原发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但这样做的结果还是有限的。为什么?有很多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术后仍有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的种子从何而来?于是,一种新的解剖慢慢进入我们的眼帘,一种新的转移开始被我们认识,这就是膜解剖,第五种转移。

2破除癌漏魔咒

虽然对人体内各种“膜”的认识已经描述了很久,但很少与手术联系在一起,癌细胞在膜内的扩散也不被认识。在传统外科解剖学中,只有对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和部分乙状结肠系膜的描述,没有对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系膜的描述,也没有对胃系膜或其他器官系膜的描述。

早在1982国外就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009年出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这两次手术是今天膜解剖学形成的重要线索之一。人体的血管和器官都被一种膜包围着,出血少的手术入路就在这两层膜之间。手术中不弄破这层膜,可以保护膜内的器官和血管,也可以防止切除肿瘤时癌细胞散射到手术野,造成‘漏癌’。“膜解剖学”的理论也适用于其他器官和大多数外科手术。

基于膜解剖的手术优点是:出血少,漏癌少;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我的感觉是三存。

2013,龚建平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膜解剖”和“亚显微外科”理论,并将其应用于3D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随着3D腹腔镜的高清化和放大化,“膜解剖”和“亚显微外科”的理论在实际手术中得到了证实,即腹腔镜全胃系膜切除术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这两项手术均为世界首创。

2015年,在第四届欧亚大肠癌峰会暨第九届俄罗斯大肠癌国际会议上,龚建平教授带领团队在来自全球100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专家的观摩下,进行了手术的现场演示,赢得了专家们的赞叹。六年来,龚建平教授团队在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了现场演示和邀请演讲。

?“我的感觉是三救——三救:第一个救了更多的病人,打破了‘不如不手术,手术后动作要快’的魔咒和噩梦;第二次抢救,因为膜的解剖,使得我们的手术趋于微出血,甚至零出血,省去了手术医生在血淋淋中跋涉;第三救是救我们自己,不要和一些不科学、不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混在一起,要不断用科学的东西重塑我们的手术。”

MED24医学传媒面向医生和医学生,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医学视频资讯平台。敬请关注。

编辑|子怡

视频|青椒传媒

终审|王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