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雨简介

李晓雨是当代女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同名人:李晓雨,江西宁都石上中学教师,宁都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简历

主要工作

人物故事伴随着父亲的诗成长。

生活平淡如诗。

梦深处是故乡。

行情

同名书法家简历

获奖作品

简历

主要工作

人物故事伴随着父亲的诗成长。

生活平淡如诗。

梦深处是故乡。

行情

同名书法家简历

获奖作品

展开并编辑本段简历。

1951年65438+10月26日出生。河北冯润人。我从小和父母住在部队。在家庭的影响下,我四岁开始接触诗歌。在北京的中小学读书。1969年定居河北农村,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部队当卫生员,出版第一组诗集《采药》。65438-0976,在《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65438-0983,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诗歌》杂志、《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我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工作室学习。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抒情诗集,燕陵歌(1979,上海文艺出版社),红领巾(1983)。她的诗歌被选入《百名女作家作品选》、《青春诗选》、《她们的歌词》和《当代诗歌》。《最后一分钟》被收入小学五年级语文。

编辑这个人物故事

在当今中国诗坛,李英和李晓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父亲李英被誉为“诗坛常青树”。82岁的他依然坚持写作,已经出版了58首诗。他的作品《一月哀》、《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和我的中国》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女儿李晓雨,当代著名诗人,现任《诗歌》杂志副主编。她出版了八部诗集,包括《燕陵歌》、《玫瑰谷》、《东方之光》和《声音的雕像》。其中《红领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奖,获第一届庄严文学奖、第二届铁人文学奖。像她的父亲一样,李晓雨谦虚低调,但当谈到她的父亲和诗歌时,她充满激情。

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

李晓雨

在李晓雨眼里,他的父亲李英似乎是为诗歌而生的。“父亲从16岁开始写诗,一直到80多岁,60多年来,诗歌一直伴随着他,所以他已经磨坏了半抽屉的铅笔。”李晓雨说,在生活中,父亲似乎缺少很多东西。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但我总是徜徉在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里。76岁时完成了51本诗集,取名《出发》。“这本书意味着我父亲的青春将重新开始。他觉得自己可以探索更多新的东西,写出比过去更好的诗。”李晓雨说,直到今天,父亲的心中仍然有着巨大的情感波澜,他仍然对诗歌有着同样的热情。作为李英的女儿,李晓雨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父亲开始写诗的时候,还没有我。诗歌,伴随着父亲的成熟;父亲的诗伴随着我成长。”李晓雨说,童年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无数个深夜。当她醒来时,她父亲坐在桌前,在一份有深色墙壁和遮光板的报纸上写诗...李晓雨。

很多时候,李晓雨是他父亲诗歌的第一个读者。她经常溜进父亲的书房,翻看他的手稿。1976年,我父亲写的《悼念周恩来总理》长诗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没能发表。父亲默默地把它藏在抽屉的最底层,李晓雨偶尔看完也难以放下,每次眼泪都打湿了稿纸。中学时代,李晓雨就像成千上万的千千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去广阔的世界工作,去军队的熔炉里锻炼。不同的是,当别人在寻找立竿见影的出路时,她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1972年,21岁的李晓雨发表了她的第一组诗集《百草集》,从此就再也没有合上。与她父亲的写作风格不同,李晓雨的诗歌细腻温和,她喜欢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来传达她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虽然近几年诗坛没落,诗声没落,但李晓雨一直在坚守,以他敏锐的直觉和细腻的情感,用诗歌去探索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她说,生活是诗歌生长的土壤。只有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才能写出激动人心的诗篇。

生活平淡如诗。

李晓雨

李晓雨用诗写生活,她的生活就像她的诗一样简单。李晓雨说她和她父亲都喜欢过最简单的生活。他们不习惯在外面的餐馆里举行宴会。家里的饭菜再简单,只要有面条和咸菜,什么都是热的。作为诗人和编辑,父女终日生活在纸的城堡里,却视纸如金。李晓雨说,她的台历用完后,她留着让父亲每年用绳子穿起来做笔记本。直到这几年,台历上写满了五颜六色的“一天一个微笑”“一天一个菜”,还不够停。父亲还亲自把信封翻过来,把印刷厂印的纸或者别人寄来的旧信封翻过来,再贴一遍。父亲翻过来的信封很光滑,非常好用。从这到那,他们家形成了一个规矩,所有用过的纸都要收拾整齐,以防翻过来再用。父亲骑了几十年的老飞鸽自行车,还是家里的“宝贝”。父亲80多岁的时候,还坚持骑自行车环城跑。受家庭影响,李晓雨低调而朴实。她说平时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在房间里安静的看书。李晓雨从事《诗刊》编辑工作30多年,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好诗。她培养的一大批青年诗人已经在诗坛崭露头角。她依然勤勤恳恳,认真编辑,修改稿件、回信一丝不苟。她要求自己像她父亲一样。凡是给她寄过信、手稿或书的人都会亲自回信,她还会帮别人翻译手稿、编书、推荐出版...但她说,与她父亲相比,她做得还不够...很长一段时间,李晓雨拒绝了许多媒体采访和录像的请求。她说,如果读者想了解我,请到我的诗里来找我,了解我。

梦深处是故乡。

和他的父亲一样,李晓雨对唐山有着难以忘怀的感情。李晓雨说,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从父亲的诗中知道了她的家乡,《凤凰山的洞穴》,《陡河的河岸》,《上学的小路》。唐山,一个亲切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她父亲的作品里。她的父亲用一支“带环的笔”表达了她对家乡朴实的爱,也将她与这座城市、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感情连接在一起。李晓雨真正进入他的家乡是在1969年。当时,18岁的李晓雨带着父亲的期望来到冯润县中门庄公社,插队落户。两年的插队生活,让她原本想象的家乡变成了有形。“那是一段难忘的青春回忆。”李晓雨说,她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家乡的山水也给了她无尽的创作源泉:长长的田埂、向日葵、土房的矮墙、小油灯...她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奖和首届庄严文学奖,诗集《红领巾》记录了这段青春。从那以后,李晓雨多次回到他的家乡。刚刚进入《诗歌》杂志的李晓雨,在1976唐山大地震后的第八天来到唐山。在家乡的废墟上,她含泪写下了《不能倒的红旗》等作品。1996,唐山大地震20周年,李晓雨陪着父亲回到唐山,站在抗震纪念碑的广场上,父女俩情不自禁地哭出了衣角。在《光明日报》发表的长诗《寻找一座城》中,父亲尽快写出了父女对家乡的深情:“正是在这片没有墓志铭的废墟/一座新城上,他们昂首挺胸地站了起来……”李晓雨说,汤山是她的根,她的家乡让她的生活和诗歌同时发光。不管她在哪里,不管她走多远,她的家乡总是分享她的感受。就像父亲这次回唐山前在信中写的:“家乡的山凝结成我的骨头,它的水流进我的血液,它的土壤孕育了我生命的基因。我吃着她的奶长大...无论我在哪里离开她,无论我离开她多久,我总是想念她。她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1]

编辑此报价

“诗歌应该体现一种温情,一种真情。只有这样,你才能打动读者。”“写悲伤比写快乐容易。要把这种情绪形象化,不要只用这个词汇,而是要分解成几个细节。”“不管作者在前面多么现实,最后总要摘抄点什么。这就是一首诗的价值。”“关于诗歌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词,比如无奈、悲伤,不要一句话直接说出来,尽量物化,让读者感受到,得到讯息。善于制造对比,制造距离感,进而创造美。”“诗歌不在乎你想写什么,而在乎你想怎么写,怎么打动人。”“第一是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意,但是表达出来之后,不能只感动自己。第二,善于想象,创造一种飞翔的感觉。”“作者只需要用几个很有代表性的形象来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没必要把你想告诉读者的东西都写出来,让读者想去就可以了。”“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虚实结合,增强语言的张力。喊着狼来了,后面真的有狼,那不是文学。不要把诗写得太像诗。”“写诗之初,不要指望表达一种哲理,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战争的历史。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一个战争历史的展厅,但是这个极其沉重的东西和氢气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那种影响马上就出来了。”“题目要机智巧妙。你必须会选材料。”[2]

在这一段编辑同名书法家。

简历

李晓雨,男,1971,江西宁都人。少年家训,爱好书画,农村村民,无名师,师从古人,始学唐凯,可追溯到魏晋,尤其是“二王”。软硬兼施,临池二十年,名碑名帖,博闻强记。厚积薄发,一点收获。

获奖作品

第一届全国书画大赛《走向2008 ——北京好运蓬勃中国》:特等奖(2007年6月65438+10月)“草原杯”全国书画艺术展演大赛:金奖(2007年3月)第一届“八一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一等奖(2007年6月)第四届全国新世纪教师三个字。中国书法艺术展:一等奖(2007年5月)第六届“四方杯”国际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5月)中华孝文化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2007年6月65438+10月)“长江奖”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2007年6月165438+10月)中国首届硬笔书法林——浙江陈达岛碑林大赛:中三等奖(2008年9月)首届孝文化硬笔书法展:优秀奖(2008年6月65438+10月)书法报硬笔书法第59期书法家专栏特刊介绍。作品在《书法报硬笔书法》、《中国钢笔书法》、《青年书法报》、《青年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十余次,并被编入十余部大型文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