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有哪些伟大的作家?你能说出多少个?
袁兴培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概论》在谈到“中国文学的不平衡发展”时,提到了“地域不平衡”的现象。书中指出:“所谓地域不平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不同朝代,地方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起伏,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局面。”“第二,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地区孕育生长,以至于有些风格有不同的地方特色,至少在形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如此。”(注:袁兴培:《中国文学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虽然这本书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很简短,但我还是乐见其成。因为自从刘先生在1905年发表《南北学派的分歧》(注:刘:南北学派的分歧,《国粹学报》1905第3期至第10期)和王国维先生在1906年发表《屈子文学的精神》(注:直到90年代,除了少数专家(例如金克穆先生发表《关于区域研究的设想
80多年不能短。为什么没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问题真的很复杂,既费时又费力;二是受畸形学术氛围的影响。我们知道,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地域性、地理环境等问题都是非常敏感的。谈地域性和地理环境被怀疑“由地理环境决定”;而“地理环境决定论”被认为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只有在社会学术文化氛围相对自由,学术研究开始理性成熟,个性开始显现的今天,才会有人再提起这个问题。这就是我读到袁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上述内容时感到高兴的原因。
二、文学史未解之谜
以往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大多只注重历史的探索,而忽略了其空间组合的规律。只注意年表,不注意地点;只注重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阐述,而不注重地域性或地域风格的考察。所以这种研究往往是一维的、单向的,缺乏立体感和丰富性。事实上,历史总是在一定的空间里。时间和空间是事物运动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地理是历史的舞台,历史是地理的骨骼。如果读历史时忽略了地理,就会失去很多精彩的真实意义。”(注:王辉:《中国历史地理:编》,台湾省世界书店,1975版)如果文学研究只关注其时间关系(时代的),而忽略其空间关系(地域的),将很难解答文学史上的许多谜团。
司马相如的肖像
比如两者都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和《楚辞》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形态为什么不同?他们都是汉赋大师。为什么司马相如和杨雄的赋如此宏伟壮丽,而班固和张衡的赋却如此古朴典雅?作为唐诗巨擘,他们也浪迹大江南北,也经历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变迁。为什么李白的诗那么飘逸洒脱,而杜甫的诗那么沉郁失意?为什么在我国先秦两汉三国西晋隋唐时期,北方作家总是多于南方,而在东晋南北朝宋元明清时期,南方作家却多于北方?为什么唐代还默默无闻的江西文坛,到了宋代却如此精彩?不仅作家数量增加了十几倍,而且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成为两宋文坛上的佼佼者。引领一代风骚的宋词为何语言多情,语言华美,姿态妖艳?为什么复古派的领袖多为北方人(如、何敬明、边贡、康海、王、、)而维新派的领袖多为南方人(如李贽、袁中道、袁宏道、袁宗道、钟惺、谭)呢?像这样的一些问题,仅靠历史的方法是解释不清楚的,必须同时采用地理学的方法,因为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文学的地域性问题。
第三,中国历代作家的地理分布格局。
中国文学的地域性是客观事实,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如何承认和解释的问题。要科学地理解和解释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必须完成一项前提性工作,即搞清楚中国作家的地理分布,即分布格局、分布原因、分布重心和分布规律。
关于中国文学家的地域分布,首先要确定什么样的人才是文学家。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古代很少有专职作家,有文学作品传世的大多是作家和官僚;其次,作家的身份是由其传世的文学作品决定的,但在汉魏以前,很多作品往往是不分文体而写的。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文学,也可以说是历史或者哲学。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作家呢?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区有多少作家?人们往往说法不一,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好在前辈先贤做了一些基础工作,比如编了一批中国作家词典,省去了我们复习的一些麻烦。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作家词典》。
但是筛选工作也不能省略。我们考察作家的地理分布,旨在考察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对作家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但历代的历史传记碑刻(包括地方志、笔记)往往混淆了传记的籍贯、祖籍、郡观,后世编纂的各种文学史、作家辞书也存在这个问题。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这方面的问题很多。光是唐代诗人的籍贯问题就犯了30多处错误(注:张国光;文史哲学新探:唐代诗人职业分化,武汉出版社,1992)。作家籍贯的确定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我这里说的作家籍贯是指他的出生地。我的做法是,一方面以大家公认的谭正璧先生的《中国文人大辞典》为统计对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目前所能看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纠错。
谭正璧先生编纂的《中国作家词典》从李洱开始,一直到近代。名字出现在各种文学史的《文远列传》中的,或者文学作品被各种历史收录在《艺文志》、《四库全书》中的就不收录了”(注:谭正璧:《中国作家大辞典》,上海书店,1981版),* * *得了6800人。除去辛亥革命后死亡的40人,朝鲜、蒙古、越南籍7人,国籍不明467人,籍贯待考6286人。这6,286人的地域分布如下:
第四,中国历代作家的地理分布中心。
从上表可以看出,周秦作家的地理分布中心在今天的山东、河南、湖北一带,即当时的山东、宋、魏、郑、汉、楚;
汉代作家的地理分布中心在今天的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一带,即当时的京兆尹、游阜丰、南阳、陈留、河南、汝南、颍川、安平、北海、淇县、郭培、会稽等县、国。
三国西晋时期,作家的分布中心在今天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一带,即当时的荆、北地、颍川、郭亮、刘晨、汝南、河内、河东、太原、高平、琅邪、平原、广陵、吴军、惠济、乔军。
东晋南北朝十六国作家的地理分布集中在今天的豫、晋、冀、鲁、苏、浙、皖、鄂六省,即颍川、陈郡、平原、琅邪、南郡、会稽、吴军、南兰陵、金陵、建康、东南东海、南兖州、淮南诸县。
隋唐五代时期,作家的地域分布集中在今天的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五省,即京兆、化州、河南、郑州、太原、周浦、江州、周琴、深州、定州、周贝、赵州、幽州、扬州、徐州、常州。
宋辽金时期,作家的地域分布集中在今天的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四川、福建、河南五省,即漳州、苏州、常州、润州、冀州、饶州、福州、洪州、建昌、杭州、湖州、清远、梧州、台州、温州、梅州、福州。
元代作家的地域分布集中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北、北京、山东五省,即当时的徽州、吉安、饶州、福州、平江、扬州、杭州、湖州、温州、绍兴、清远、梧州、台州、福州、建宁、晋宁、镇定、大都、东平。
明代作家的地域分布集中在今天的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省,即吉安、福州、南昌、常州、扬州、应天、苏州、松江、惠州、杭州、绍兴、嘉兴、湖州、宁波、金华、广州、福州、兴化、济南。
清代作家的地域分布集中在今天的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省,即南昌、福州、苏州、常州、扬州、镇江、江宁、太仓、松江、安庆、惠州、杭州、嘉兴、绍兴、湖州、长沙、广州、福州、顺天、济南。
中国历代作家分布的原因和规律。
总的来说,以地理上的秦岭-淮河线为界,周、秦、汉、三国、西晋、隋唐时期,中国作家的分布重心多在北方,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东晋南北朝、宋、辽、金、元、明、清时期,中国作家的分布中心多在南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历代作家分布重心的形成与以下环境有很大关系:
第一,两个首都的土地
每一个享国百年以上的朝代,首都都有相当数量的作家。如西汉的景赵胤、左凤仪、尤扶风,东汉的河南音,东晋南朝的丹阳音,唐代的景照拂,北宋的开封府,南宋的临安府,元代的大都会府,清代的顺天府。历代王朝,除了西汉,当时都只是一个二级行政单位,疆域不到全国的1%,文学家将近全国的十分之一。这个比例非常惊人。京畿地区不仅是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国家的文化和人才中心。京畿地区文化文学人才的繁荣主要是由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的。一个是移民。移民中的优秀人才往往比当地原住民多。二是兴办学校。京畿地区的学校大多拥有当时最好的教学条件和最好的教师,学生也很广泛。京畿地区学校输送的封建官僚和各种文化人才不计其数。三是藏书。无论哪个朝代,都很注重藏书,京畿地区的藏书数量往往居全国之首。这为广大文化人的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四是开设博士点。科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在京城完成的。成千上万的学者在这里获得晋升机会,实现人生理想。这无疑是对两个首都孩子最有效的激励。此外,与外地考生相比,京畿子弟也享受到了考试的便利。
唐朝的首都长安
就全国而言,京畿作家多;就有关州、县、地、公路、省而言,作家分布较多的地方是在办公室。因为这些治所,即相关州、县、道、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京畿地区是一样的。
第二,富人区。
唐朝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特别是陕西的Xi安、山西的太原、河南的洛阳、山东的淄博。因此,这些地区的作家也是分布最广的。在南方,湖北荆襄、江苏南京、苏州扬州、浙江绍兴等地比较富裕,所以这些地区的作家比较多。唐中期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向长江以南转移,特别是四川的成都、江西的南昌、吉安、福州,安徽的徽州(徽州本地不算很富,但徽商天下第一),湖南的安庆、长沙,江苏的南京、苏州、常州、扬州、镇江、上海,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福建的福州、泉州、绍兴。
经济对文学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富裕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学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中介,那就是教育。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教育:私人教育和官方教育。官学遍地,私学多在经济发达地区。以汉朝为例。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关中、中原、齐鲁,当时的民办教育也是这三个地方最繁荣的。自宋代以来,中国的私塾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书院教育的蓬勃兴起。宋代及以后的元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全国书院数量也最多。一个地方的官私教育发达,与教育息息相关的刻书、藏书也很发达,这些都为文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重要条件。
北宋汴京
富人区不仅官私学校发达,而且图书繁荣,交通便利。这里的文学人才除了受过良好的教育,还有条件出去闯荡。这对作家的成长也很重要。中国古代作家中,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很少。这些人要么是官僚、地主、商人,要么是官僚、地主、商人的子女。他们不以文学为专业。当官是他们的职业。孟浩然、顾以及后来的陶渊明都不是官员,但他们都有田庄和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所谓“诗穷落后”的“穷”字,指的是政治上的穷,而不是经济上的穷。试想一下,没有钱,你怎么负担得起读书和考试?如何「走万里路」?人生的目的无非两点:一是生存,二是发展。读书、交友、写作都是寻求发展的行为。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发展。真正的穷人连饭都吃不饱,凭什么当作家?
第三,文明之国。
这里指的是那些文化传统悠久,文化根基深厚的地区。形成一个文明国家需要很长时间。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会因为政治、经济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立即改变。一个文明国家即使不是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只要没有剧烈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萧条,依然可以开出灿烂的现实文明之花。文明国家是作家的巢穴。中国古代文明古国是北方的曲阜、临淄、济南及其附近地区,其次是太原、Xi、北京、开封、洛阳。苏州、南京、扬州、杭州、绍兴、福州是南方第一名,其次是常州、宣州、惠州、嘉兴、湖州、泉州、荆州、南昌、吉安、成都、长沙、广州。
文明国家有几个优点。第一,文化传统悠久。上述文明国家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具有顽强的力量和永恒的品格。传统和现实是一种动态的关系。传统之所以是传统,是因为它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而现实则是从自己的侧面去解释、继承、利用传统。文化传统不容易被瓦解和分裂。比如秦汉时期,齐鲁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但儒家传统依然不可分割。秦朝刚灭亡,鲁国就在楚汉之争中崛起了。刘邦兵临城下时,“鲁中儒生尚谈学礼乐,弦歌之声不绝”(注: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59版)。齐鲁地区再次成为著名的文化发达地区。
中国科举博物馆
可见文化传统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连接历史和现实,连接古人和现在。文化传统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地方,那个地方的文化就能保持发展。第二,丰富的文化积淀。文化传统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积淀是各种物质载体,比如学校、书籍、碑刻、器物等等。前者是软件,后者是硬件;前者可以传承,后者可以传承。第三是文化领袖的鼓励。文明国家的主体是直接激励本土人才或潜在人才的思想和行为的文化领袖。文化领袖包括本地人,也有在当地生活、做官、讲学的外地人;有古人,有时也有先贤。比如汉代的蜀郡,西汉初期,文化还比较落后。直到“文翁守蜀教人读书之法”,这里才出现了一些文化气息。到了“司马相如游京师,以言成名”的时候,这里的士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王勃、阎尊、杨雄等纷纷追随,其文章天下第一”。司马迁长运:蜀文化发展的原因是“文翁倡其教,如其师”(注:班固:《汉书·地理》,中华书局,1962版)。可见,文化领袖的启蒙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开域。
这里的开放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上的开放,二是文化上的开放。地理上的开放,更具体的说,是指国内外交通的便利。就地理条件而言,上面列出的文化发达地区都是交通发达的地区。交通发达的地区不一定都是文化发达的地区,但文化发达的地区一定是交通发达的地区。地域开放是文化开放的前提。
发达的交通至少为文化交流和建设提供了两个优势。首先是物质交换的优势。物质在广义上属于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物质的生产和流通包含着人的价值观、审美风格和文化取向,物质交换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换。尤其是在文化媒介相对单一的古代,物质传播是整个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交通发达的地方,物资交流频繁;以及物质交流频繁的地方,也就是文化交流活跃的地方。汉唐时期的长安、洛阳,宋代的都城、临安,元代的大都市,明清时期的北京、广州、泉州,等等。第二是人员交流的优势。人不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广泛而频繁的人员交流是一个地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一旦一个地区成为发达的交通区域,官僚、武术家、学者、商人甚至僧侣、医生、艺妓等。境内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国外的使节、学者、商人、传教士也是接踵而至。唐代的长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开放并不局限于长安这样的地方,两者都是都城。战国的临淄,新莽的会稽,东汉末年的荆州,晚唐的成都,五代的福州等等。
综上所述,都城之地、富人区、文明之国、开放之地,正是政治、经济、文化(狭义)、地理四大要素,关系着作家地理分布中心的形成。这四个要素中,最直接最稳定的就是文化。文化的重心在哪里,作家的分布重心就在哪里。周秦、两汉、西晋时期,中国的文化重心在黄河中下游,作家的分布中心也在黄河中下游。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文化重心向长江中下游转移,作家分布重心也向长江中下游转移。隋唐五代时期,文化重心再次回到黄河中下游,作家的分布中心也回到了北方。宋元明清时期,文化重心再次回归长江流域,作家的分布中心来到南方。这是中国历代作家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不及物动词结论
通过作家的地域分布,可以考察作家接受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作家接受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考察文学作品的地域性;通过文学作品的地域性,我们可以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解释文学史上许多未解之谜。
唐宋八大家
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某一种风格产生于某一个地区,所以必然具有某一个地区的特点。比如热情活泼的元杂剧,听起来“催人奋进,毛骨悚然,足以使人神勇”(注:徐渭:《南词叙说》,《中国古典戏剧集》第三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以及“委婉妩媚为好”(注:王衍:《长短句序》,双流稿,卷十,文《四库全书》。)宋词不一样。因为元杂剧本来就是以大都市为中心,植根于山西、河北、山东的一种文体。其作者多为北方人。据王国维统计:“62人中,北方人49人,南方人13人。北方人中,中书省所属的地方,即直隶、山东、山西的生产者,有四十六人,大部分有十九人。”(注:王国维:《元杂剧时间地点》,《宋元戏曲史》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版),而宋词是南方文化浓厚的文体,作者80%以上是南方人(注:据《宋词》和《宋词副刊》两本书统计)如果不算无名氏的作品,有1493人,人均13句歌词。以保存13字以上(含13字)的诗人为统计对象,* * *得到203人。这203人中,有168人来自浙江、江西、福建、江苏、安徽、四川、湖北、广东、重庆、湖南,占总数的82.8%,只有34人来自山东、山西、陕西、北京,占总数的16.7%)。
文学地域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同一种风格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所谓橘生淮南则橘,生淮北则橘。以唐宋古文为例,韩愈的古文和欧阳修的不同。“六月一日之文,以昌黎太史,而韩是刚,故是熊文;欧洲是软的,所以是文艺的。”(注:陈其昌:《唐宋八大家文序》,引自张仁福:《中国南北文化对比》,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一个刚一个柔,一个雄一个松,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究其原因还是应该从作家的地域分布上寻求答案。韩愈是河南孟县人,欧阳修是江西永丰人,他们对人文地理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研究作家的地理分布对于考察文学的地域性进而考察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研究作家的地域分布,对于了解人才的生成环境和规律也有重要意义。当然,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以上研究都只是初步尝试。我希望更多的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