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孟子人性论的作用和意义
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性善、性善、性善几个环节。其目的是通过道德教育,使人把“四德”养成“后天四德”。现代道德教育在“性善”理论的影响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功能和道德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可以终身利用道德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善”。
儒家哲学充满智慧,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现代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引领现代道德教育走向完善。“人性本善”的理论——仁义礼智“四德”,从古到今诠释了一个宗旨,即道德教育在理想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如何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意识呢?一直是现代德育工作者反思的问题。
第一,对性善论的分析。
孟子论孙之丑时指出:“没有恻隐之心,是不人道的;没有羞耻心,没有人性;没有听天由命之心,是不人道的;一颗没有是非的心是不人道的。慈悲是仁的目的;耻恶之心,义之端;心之辞,礼之终;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人有四端,但仍有四身。”人性的“四德”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理论基础。
(一)人的“善”和“善”的动机。
孟子认为人性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所谓“人性之善,即使还是水,也会往下流。”人没有错,水也没有错。“显然,作为个体的人是有‘善终’的,但这种‘善终’只是处于道德心理学的胚胎状态,并不具备仁、义、礼、智的道德品质。一个个体的“人”,只有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仁、义、礼、智四种善的萌发,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孟子的“性善论”继承了孔子的人性论,提炼了“性善”的本质,突出了“性善”的本性。
孟子在主张人性本善的同时,也确认了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物来说,在成为一个成年人之前,他首先要成为一个人才。人有双重生命,从父母那里继承的生命是物质基础;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要经历“二代”——做人的方式,也就是“成人”。只有在“行善”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才能激发人们“行善”的主观心理感受。“行善”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个人的主观“善”。
(二)“向善”的含义。
孟子的人性论论证了人在“成人”的过程中具有“向善”的本性和“向善”的主观意志。他在肯定人的“善”的同时,也论证了“向善”的必要条件。“能做自己不学的事的人,能力不错;不操心就有良心了。”孟子关于人的“良知”和“德性”的论述指出,仁、义、礼、智等普遍的道德规范不是从外部强加于人的,而是来自于人的内在本性,是从人的性善本性中诞生的。但孟子通过“圣人人格”告诫人们,“善”如果不积极保存,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逐渐消失。“内圣外王”的高尚品质是在“行善”中拓展“善终”的结果,也肯定了人在“行善”中实现自我价值。当然,孟子也说过,“圣人像我”;“曹焦问:‘大家可以为尧舜不同?’孟子曰‘自然’。“圣人”的人格被人类赋予了极端和神秘,似乎遥不可及。但“借鉴”这句话,却激起了人类挑战自我的雄心。人的“四端”表明人有先天的成德才能,但孟子认为只有向善的动机和能力才能扩展人的“善端”。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完全有赖于“求真”、“向善”、“国粹美”的思想教育,这也是人在世时锤炼人格的必由之路。所以孟子在寻求外在修养的同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人只有受到教育,才能体会到“真善美”的真正价值。
第二,“善”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体验。
在孟子看来,良知是内在的本质,是人外在德性的源泉,是一切善的源泉。人性和道德的完善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努力,需要在“性善”理论的指导下对“善”的拓展和培养,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强调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而现代德育受“性善”理论的影响,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
(一)“性善论”指导下的现代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学而优则仕”,即以“君子”人格来实现。“人性本善”理论是一种基于人的内在善的教育。现代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把握道德存在的可能性,并通过人的内在意识和外在修养将可能的善转化为现实的善。努力使每个人在道德修养上享受平等待遇,倡导人们按照“理想人格”来要求自己:“保持志向、忍耐、关爱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要想成为尧舜之人,必须做到内在精神与外在言行的统一。孟子对道德主体的人文关怀表明了社会对道德的要求,要尊重和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包括道德生活的需要,提升人们的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只有注重挖掘和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愿望,充分发挥良心的道德调节功能,将被动的教育形式转化为主动自觉的个体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2)“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功能。
“人性本善”理论是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角度理解和阐述人的本质。现代教育思想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索“善”的本质,这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师以“善”的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以学生的“善”为基础,规划发展过程。学生以“善”为本,并在对他人的教育中拓展;立足于“善”的根本,在自我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道德生活的起点不是零,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试想,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认识到学生有“良心好”“能力好不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向善意愿和向善能力,或许德育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孟子的“四德”、“五常”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种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扩展“善”的过程正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伦理的过程。社会在德性中发展,人在德性中成才。没有道德教育的存在,就没有人的精神家园。无德的社会是混乱而危险的。道德教育以“人性本善”的精神为社会和人类提供最根本的物质和精神保障。“仁者无敌”、“与民同乐”的“民本论”启示学校教育必须以“德育”为基础,倡导“尊贤敬德”的德育目标。只有这样,德育的真正意义才能发挥出来。德育以“善始”为基础,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舞台。
(3)“性善论”意蕴下的现代德育模式。
“善”的本性为人类道德教育追求“高尚精神”的理想目标提供了可能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的是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具体的德育模式是知行辩证统一。这就凸显了儒家对道德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关系的探讨,道德修养的重点应该放在“行”与“行”上。那么现代道德教育是如何通过具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将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呢?孟子"内求外践"的道德教育思想揭示了现代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培养道德自我。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强调个人要在行动中彰显主体性,重视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学会独立思考,做出恰当的选择。这种思想与当代的价值澄清方法有相通之处,与当代道德教育强调“学会选择”是一样的。
孟子创造的人格理想实质上是现代道德教育模式中高尚道德的理想模式。他认为道德的完成是四端的扩展和发展,可以有一个彻底的自我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奉献”。任何道德教育范式都是基于对某种道德学习机制的理解。但是,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道德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良知,让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谛。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来评论学校德育,就是“5+2 = 0”,即一个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五天思想教育,抵不过家庭和社会对他两天的影响。正如孟子所说,“有意造化”、“反己”的道德观念警示我们,必须推翻现代道德教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化。俗话说,“生命的延伸有道德教育的延伸那么大。”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基础”。现代德育模式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德育理念,由内而外渗透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未来的道德教育改革是“性善论”的衍生物。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追求高层次的“善”,赋予“善”更广泛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努力创造真善美的统一。孟子蕴含道德责任意识的“性善论”可以唤醒人们追求人格理想的信念,积极实现和提高自身道德,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未来的教育最终将走向终身教育的模式,道德学习的形式必须依靠个体的能动性,道德的形成要自然完成。未来的道德发展取决于道德接受和道德选择。在生活和学习中,当人们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领域时,剩下的广阔空间就可以交给自己的道德本能反应和习惯行为了。当道德与社会发生冲突时,就会出现自主选择的行为,从而符合道德生活的自然状态,提高个体的道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