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史静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创建于1898,1902开设预科和速成班。速成班由正式校堂和普通校堂组成,学制三至四年。师范学院数学物理系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数学和物理专业教育的开始。

1913年夏天,理论物理(不久改为物理学)这门课程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是中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也就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开端。首批学生丁和冯于1916毕业,成为我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毕业生。

1917在当时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和柏林大学的高年级理科生夏元利教授的主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两年预科和四年本科。

1917蔡元培校长到校后组织各科教授开会。物理教授会议成立于1918 1,何玉洁当选为主任,相当于后来的系主任。1919,北大进一步取消了文、理、法的名称,开始设立科级行政单位,物理系改为物理系,这样北大物理系的名称就应运而生了。

1918 10 10月,北大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学生联合成立了北大数学学会。蔡元培在演讲中说:数理科学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有人用数学谈音乐,有人用物理谈社会学家,所以被称为数学物理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学会首批成员达40余人,经常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并与国内外高校的数学物理学会进行学术交流。

1919 1,北京大学数学与物理学报由数学学会出版。这是国内较早的大学自然科学期刊,在传播新知识方面颇具特色。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分别发表在1905,1915,杂志介绍不久。当时军阀混战,学生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坚持办了两年杂志,确实难能可贵。

从65438年到0925年,在丁西林、李书华等人的努力下,进行了62个预备实验、69个本科实验和两年制专业物理实验,教学实验室初具规模。

1930北大决定组建研究部。北京大学物理系第一批研究生是马世军、郭永怀、李卓、赵松河,1935录取。到1937,研究生课程已经系统化开设。1937年,侵华日军入侵,华北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共同组建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合并后,师资力量更加强大。有为我国物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前辈饶裕泰、叶、吴等。学术造诣很深的教授:周培源、吴大猷、赵忠尧、朱武华;还有抗战前后回国的青年教授孟、于、范旭云、王竹溪、等。其中,饶裕泰、叶、吴、、于1948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1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真的是群星荟萃。

由于仓促向内迁移,所有的仪器设备都丢失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多方筹措资金,从国内外购买必要的仪器,经越南海防和滇越铁路运到昆明,保证了实验课程的开设。因为国立西南联大物理系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物理学界的精英,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前三所学校物理系教授相互促进,取得积极进展,引领青年师生进入学术研究前沿领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抗战胜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1946宣告结束,北京大学迁回北平,物理系恢复,进入恢复期。

老师收乐器,编讲义,印讲义,课程基本都是国立西南联大的。当时大部分知名学者都在国外,1946的教授只有饶裕泰(兼任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郑华池(兼任北京大学院长)、赵广增、马(兼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到1951,随着蒋、张宗穗、胡宁、朱光亚、俞富春等一批知名学者回国任教,北大物理系的师资力量逐渐恢复和壮大。

1949建国之初就强调为国家建设服务。赵广增教授带头做光谱分析,翁文博教授为毕业班开地球物理勘探课。65438-0952北京大学物理系为我国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培养了第一批骨干。这些毕业生中,于敏、刘光鼎和邓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秋,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全国范围内调整了高校院系。北大、清华、燕京大学的大部分物理系和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合并为北大物理系,设置物理、气象专业。这是继西南联大之后的又一次教师大联合。有原北京大学物理系的饶裕泰、赵广增、胡宁、黄昆、于福春,原清华物理系的周培源、叶、王竹溪、、洪,原大学物理系的楚。

院系调整后,物理系学生数量大增,从培养少数学生到批量培养物理人才。每年学生人数从原来最多的20到30人增加到近200人,在1957和58保持在300到400人。1959年初,物理系将地球物理与无线电电子学专业从物理系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地球物理与无线电系。分成三个系后,物理系每年还是招生150、60人。

学习苏联的教学制度是这一时期北大物理系的特色之一。物理系的教学体制从美国的四年制变成了苏联-欧洲的五年制或五年半制。前四年是基础课,后面1或1半年是专业训练或毕业论文。52年全面学习苏联后,53、54、55级改为五年制,56级后改为六年制。

从65438年到0956年,根据我国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的需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的师生集中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在黄昆、谢希德教授的主持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业。

1955年,为了尽快建立中国的核工业体系,中国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原子能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室(技术物理系前身)。从全国各地抽调了胡、俞富春、朱光亚、、徐光宪等著名科学家和孙娃、、、孙宜良、吴季兰、刘等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筹备工作,并从各高校抽调了学生。1956中国第一核物理专业毕业。1959年初物理实验室改为原子能系,1960年改为技术物理系。文革后,物理学各方面都急需发展。1977恢复高考制度,学校秩序开始步入正轨。

教学方面,1977恢复高考招生后,本科学制改为四年,研究生和博士生由1978和1982恢复。北京大学的物理教学及其系列教材享誉国内外。王竹溪、黄昆、于福春、、郭敦仁、曾等名师在国内外影响深远。他们的工作奠定了北大乃至全国物理教学的传统。到1985,北大大部分物理课程都有自己老师编写出版的教材,被国内很多高校采用。

1989普通物理实验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1991年,物理系物理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2,地球物理系大气科学专业还被批准为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得到了专项支持。

1993近代物理实验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4年,技术物理系的核物理专业加入物理科学基地,使基地规模加强到一个半。

2000年,物理基地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2001 5月18日,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继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管理体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