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目标缺失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择业观。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大学生因为“才高八斗”的就业观念,经历了“选择”与“被选择”、“应聘与被拒”的纠结与痛苦。有的人不想从基层做起,有的人逃避恶劣的环境,有的人没有人生目标,有的人待在家里成了“老前辈”。这种行为成了社会的诟病。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一些在家中和学校被囚禁多年长大的大学生,面对困难和艰苦的环境,缺乏艰苦的训练、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其实知识和能力的缺乏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精打采,没有目标。
其次,社会应该尊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最关注大学生就业的群体是学生家长。“盼孩子成功”“盼女儿成功”仍然是很多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最大期望。有些家长担心孩子送快递会吃苦。换个角度,如果孩子愿意从基础工作做起,是否应该表扬和鼓励?
俗话说“吃了苦才能当主人。”如果这时候能做好“接地气”的工作,以后就有可能屹立不倒。社会也应该为其他大学生提供更加包容的制度和舆论环境。在就业导向方面,一些用人部门出于面子的“高学历消费”现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更高层次的工作拒之门外,但高学历大学生从事一些低端工作和普通职业正逐渐成为常态,不必大惊小怪。所谓“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是最好的”,就是在任何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都有可能建功立业。
第三,高校要为大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
亚里士多德曾说:生命的终极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在于生存。反思我们的教育,在标准化、统一化的要求下培养,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塑造”所谓的人才,结果是学生“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潜能和特长被埋没,兴趣爱好被限制。
目前一些高校注重就业的技能教育,却忽视了终身的素养教育。很多教育是“教书”而不是“育人”。“傲慢”的教育还是有很大市场的,“以学生为本”只是口头上的。
其实大学生与培养目标岗位不符未必是坏事。因为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大学的学习和他们的兴趣并不相关,很多人是被专业“录取”的,也有一部分人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并不对应或者不适合自己。
大学学习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既是对学习的功利追求,也是对生活的非功利享受。
扩展数据: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罗兰·安格尔说:“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教你挣面包,而是让每一口面包都变得香甜。”对此,大学教育应回归“使受教育者成为自己”的教育本质,注重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找准定位。
大学生成为“快递小哥”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始转变。希望有更多像“快递小哥”一样的大学生活跃在社会的不同阶段,为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民网-大学生当“快递小哥”体现就业选择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