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的盐城是什么样的?
1.夏天的时候,邓英大桥到西月河大桥的沥青路面很软,脚经过后留下很浅的坑。
2.邓英桥西有一个国营菜市场,人们在那里卖菜。放学后,他们经常看到居民排队买菜。临近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会去市场买带鱼和肉,通常很难吃到。
3.在邓英桥的西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疯子在街上跑来跑去。大家都叫他“小和尚”,他疯了。据说他疯了,因为战场上一颗炮弹突然在他身边爆炸。他吓坏了,发疯了。不知道是真是假。
4.邓英大桥西端向北的道路是小海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叫小海路。这条路上有一家煤球厂和一家煤球店。人们从早到晚买煤球,好像都是用平板车运的。总之,这条路因为煤球厂一直很脏。
盐城只是在1983才改名为市。以前是盐城地区。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去盐城地委党校看电影。位于盐东镇东南村,俗称南三区,离我老家很近。大门朝西,大门北面有个牌子叫盐城市五七干校。第一次去盐城市大概是70年代末吧,刚想起来。盐城是一条街和建军路。还有一个人民公园。当时盐城人口中的盐城北门就是火葬场。我叔叔骑自行车带我去机场,过了河。当时机场还没有改作民用,场上停着几架飞机,都盖着油布衣服,印象很深刻。
高一的时候,清明节老师带我们骑车去盐城烈士陵园扫墓,然后去人民公园游览。那时,公园里只有几只猴子。
当时市政府还在建军路上,门朝北,西边不远处是盐阜商场,东边不远处是盐城客运站,也在路南。后来,它搬走了,这个地方成了劝导场。
大概是90年代初,车站北移,叫新客站,对面建了一个商业景点。宁静酒店建成时,酒店南侧还是农田。
大庆路上的纺织厂曾经是最南端的。2000年,海关在大庆东路上建了一个宾馆,好像叫南苑宾馆,和邮政在一条路上。曾经,我在那里训练生活,地广人稀。当我跑到西路的时候,我可以看到通无忧的2路公交车。
盐阜商场是市中心,西北角有盐阜大众报,西边有竹林商业城和胜利剧场,过了鱼市场也没有交易。过了河桥,医院就在那里。人们习惯称之为附属医生。
东临通榆河,是南阳农村。盐阜宾馆是一座标志性建筑。过了盐阜宾馆,就是东端了。。
盐城的变化是张九汉书记到来后城市南部的发展。变化大的是这二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盐城日新月异。
盐城老乡,欢迎关注!
我小时候在市区出生长大。那时,我住在明凯巷,这是盐城商业大厦和朱琳商业城之间的小巷。当然,很多90后不知道朱琳商业城是什么[咯咯笑]。
小时候在盐城,商厦原址是百货公司,朱琳商业城原址是朱琳饭店,是一家餐饮公司所属的国有饭店。当时市中心的铜马是一座方形的忠诚塔,行人可以登塔拍照。那时候新西门铁桥还是木板做的,底下有个大裂缝,小孩子都不敢走。
当时有电影院:盐城电影院、人民剧院、胜利剧院、礼堂、大会堂。目前仅存盐城电影院和人民剧场还在。胜利剧场位于现在金鹰的北面,去年拆除。观众席在中银海的南边,大会堂在玉龙路人民路的东边。那时候东边还没有玉龙路。
那时候的盐城,东过人民路,南过南门桥,北过环城北路,西过邓英桥,很偏僻。黄海路还是一片墓地。
80年代的盐城城:一条街两栋楼,一个公园两只猴子。
发展太快了!
我是94年出生的,老家是阜宁县。那时候我真的很穷!我还记得,那时候没有电,用的是自来水,吃水是在池塘里挑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水缸,门口有一口井,因为那里的地下水是咸的,只能用来洗衣服和浇地。那时候放学的作业都是点蜡烛,骑很长的车去上学,春秋两季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想想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
我是1959年出生的,在老盐城土生土长。我记得邓英桥和太平桥还是木桥,盐城的老汽车站还是芦苇环绕的围墙。往东一点,往北到北栅和兴新场。一路向南通往东门闸桥、东闸街,另一路向东南通往头洼、南新河、吴优至南通港。老车站东边没有路,就是老垃圾场,东方红桥,东边的路都是70年代建的。建军路自东向西有两个交警亭。当时看路的几个交警都七十岁左右,也就是盐城街道第一代交警。
小时候,盐城让我着迷。那时候我村都觉得很大了,何况镇上和盐城。
那时候的路都不宽,大部分都是土路。盐城到郊区乡镇,才有碎石路。你去镇上的时候,下着雨,去不了。自行车会磨损你的车轮,这比走路要困难得多。
盐城,东西,南北很少有街道。建军路是最繁华的一条街,两边建筑不多。最高的是盐阜人民商场。有一次爸爸带我去逛街,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回家了。我为朋友们羡慕的表情感到骄傲。[呲牙][呲牙]
那就好比今天,盐城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我们从郊区到盐城要半个小时,到上海要一两个小时!盐城真的是变化很大,以后会越来越好!
我不是盐城人,我是无锡人,但我是60年代末被派到盐城西乡当知青的,然后在1977年底离开盐城。
盐城50多年前叫盐城区,辖盐城、大丰、东台、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
当时盐城县城很小,人们习惯称之为盐城镇。盐城镇有一条像样的路,叫建军路。建军路从邓英桥开始,从西到东大约有四五百米。比较像样的路边是胜利剧院,剧院前面有个广场。胜利剧院白天放电影,晚上有时会有盐城杂技团和淮剧演出。剧院东面,有竹林宾馆和酒店。那时候的酒店都是大房间,一个房间几十张床。住宿也很便宜,一块钱就能睡一晚。朱琳酒店曾经有一条向北的小路,左边是黄海酒店,右边是黄海电影院。那时候吃饭很便宜,一把钱就能吃几个炒菜,有炒肉丝,炒猪肝。三四个人坐下来,两三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吃了。对另一小瓶“B酒”感兴趣。
建军路有像样的楼,十字路口有邮局。盐城迎宾馆有“一招”和“两招”,都不在建军路上。一招两招平时也对外开放。县里有什么会议让来开会的人留下来?
建军路往东走,右边有公交站,再往东走,是一条南北向的土路,往南走,可以到肉联厂和机场(军用机场)。
当时我在盐城西乡插队,离盐城镇60多里。当时西乡到盐城镇没有路,盐城镇到龙岗镇有一条土路,向西没有路。在盐城镇旁边,我们将依靠小型内河客船。从西乡到盐城需要几个小时?
我1976年底离开盐城,80年代中期去盐城。当时的盐城变化不大,但变化不大。90年代末,我再次来到盐城。盐城变化很大。2015年,再次来到盐城,我被盐城的发展震惊了。在过去,盐城镇已经有了大都市的风格。当晚入住盐城瀛洲宾馆时,我百感交集。原来一个偏僻的县城能发展到今天,说明我们的祖国真的在腾飞。
小时候住在集贤巷,长辈不让我乱跑。我没有太多的记忆。我在任丽巷招募了两家餐馆,这是一家受欢迎的酒店。小时候长辈带我去第一家餐厅。后来去了军区旁边的餐厅剧场路,然后去了东,南,市区。我没有太多的记忆。
1980年我来自一个沿海小镇。小时候父母上街摆肉铺,小吃也不缺。10岁之前,我和我妈排队去供销社买洋油,晚上点灯。12岁,五六年级的时候家里盖了一栋楼。一条街上,只有一条延伸的路和一条短短的老街。老街上有杂货铺,布店,都是暗红色的木门,关门的时候一扇一扇往上甩。小学的时候,老板除了给过年做一套新衣服,一般都是穿过老二再给老三穿。称呼:大新,二九,三坡头。小时候挖河,是家家户户为了防洪出的力,成员都很积极,很团结。1992.93进入初中后,大家的生活条件逐渐开始改善。程控电话、浴缸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