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蒙特大学

美国文学作者简介菲利普·罗斯再见哥伦布|内容提要|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菲利普·罗斯(1933-),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犹太血统。我爷爷奶奶来自奥匈帝国,父亲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他在纽瓦克的一个犹太人社区长大。他在高中时编辑校刊,在大学时编辑文学杂志。1954毕业于Hubac的Nell大学,次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陆军服役1年后,他回到芝加哥大学担任英国文学讲师,此后一直在大学教书和写作。1959年出版小说集《再见哥伦布》,一举成名。这本书在第二年赢得了国家图书奖。1962年,他写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自由放任》,描述了一个年轻的犹太知识分子在芝加哥大学和纽约的经历。不久之后,他写了《当她是个好女人》,这在风格上不同于罗斯的其他小说。它不写犹太人的生活,而是描绘了一个中西部地区的新教家庭主妇,致力于改造她的父亲和丈夫,并失败了。1969年,他写了最有争议也是最著名的小说《波特诺的控诉》,通过揭露犹太青年亚历山大·波特诺的性变态心理和行为,讽刺了纽约犹太中产阶级的丑恶。罗斯的主要作品有:我们组(1971)嘲讽尼克松* * *;* * * (1972),描写一个文学教授像卡夫卡笔下的人物一样一夜之间成为巨大的* *;伟大的美国小说(1973)通过一个棒球明星的陨落,影射美国政治和社会;《我作为一个人的生活》(1974)描述了一个作家的一生和文学上的挫折;《色欲教授》(1977),《* * *》第一部,描述了主人公作为变形前色欲的牺牲品,在色欲的海洋中沉浮。此外,还有《幽灵作家》(1979)、《解放了的祖克曼》自传体系列(1981)和最新小说《欺骗》(1990)。

罗斯是战后美国犹太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擅长表现当代犹太中产阶级的生活和心理,反映他们在多变的美国社会中的处境和失落感。他与索尔·贝娄、艾萨克·辛格、诺曼·梅勒和伯纳德·马拉默德并称为五位杰出的犹太小说家。

内容概要尼尔·克鲁格曼是一个沉迷于幻想的犹太青年。他和他阿姨住在一起。有一次,他在游泳池里遇到了一个叫布伦达·帕蒂姆金的女孩。她优美的泳姿,金棕色的头发,美丽的身材让他着迷,他对她一见钟情。所以他打电话给布兰达约她出去。他们是在网球场认识的,认识之后,布伦达开始喜欢上这个风趣的年轻人。

第二天,他们一起去游泳,遇到了布伦达的哥哥罗纳德·帕蒂金。游泳后,布伦达邀请尼尔去她家吃饭,因此尼尔认识了帕蒂金夫妇,尤其是布伦达的小妹妹朱莉。晚上大家都不怎么说话,但是吃的很多,这让尼尔觉得有点无聊。饱餐一顿后,尼尔参加了帕蒂金家的活动,和朱莉一起打篮球。他故意让朱莉赢,因为他喜欢朱莉,但他不喜欢帕蒂姆金斯夫人,尽管她是个漂亮的女人。

第二天,尼尔去图书馆上班,遇到一个黑人小男孩,把美术部叫做“心脏部”。他同情那个黑人男孩,热情地向他解释。晚上,他开车去了帕蒂姆金的家,非常惊讶地看到布伦达穿着连身衣。因为他认为林肯学院的女生通常只穿短衬衫和短裤。那天晚上,尼尔住在布伦达家里。

在接下来的10天里,尼尔觉得生活中似乎只有两个人:布伦达和那个喜爱高更作品的黑人小男孩。他白天帮小黑人借书找资料,晚上和布伦达在爱情的海洋里游荡。他告诉布伦达他的生活经历。他说他没有计划,没有理想。夏天一天天过去了。尼尔每天晚上都和布伦达出去。他们以看电影为由,游泳、散步、兜风、跳舞、去酒吧。

一天,布伦达征求她父亲的同意,琼恩尔来她家度假一周。尼尔喜出望外。他和姨妈告别,向图书馆请假,让小黑人把他想看的东西带回家。然后他骄傲地去了布伦达的家。

他一进门就听到朱莉说罗纳德要结婚了,新娘是哈里特。布伦达告诉他,一旦哈里特到了这里,每个人都会很着急,所以他可以呆两个月。

罗纳德来到他的房间,问他是否喜欢音乐,并向他推荐了哥伦布。

罗纳德的婚姻让帕蒂金夫妇非常激动。朱莉和布伦达对成为阿姨欣喜若狂。

晚上,布伦达把尼尔带到一个肮脏潮湿的储藏室,她相信那里有一大笔钱,是她小时候父亲给她的。但是他们什么也没找到。

第二天晚上,尼尔听到罗纳德播放哥伦布的唱片。他听到钟声稳定地响着,柔和的爱国曲调随着钟声响起。钟声和音乐之上是一段忧郁的低音:“再见,哥伦布...再见……”

尼尔在布伦达家又呆了一个星期,但他似乎总是感到有点沮丧。哈丽雅特即将结婚,这似乎是无意识的,布伦达总有一天会不知不觉地离开。想到这一点,他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忧郁。

一天,尼尔来到帕蒂姆·金开的商店,这家商店位于纽瓦克黑人区的中心。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忙乱、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帕蒂姆金先生说:“如果一个人努力工作,他就会得到回报。你必须明白,坐在那里你不会有任何进展...成功不容易……”这种生活对尼尔来说就像另一个世界。

布伦达怀孕了。尼尔建议她去私人诊所。布伦达很害怕,但她最终还是去了。尼尔厌倦了在外面等,他走进了一个教堂。他一边默默祈祷,一边想,现在医生要把我和布伦达结合起来了。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我爱什么?为什么我选择了?布伦达是谁?人生的旅程有多短,该不该停下来思考?

罗纳德和哈里特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几乎所有的亲戚都来了。婚礼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大家拼命地吃、喝、跳。最后,大厅里只剩下尼尔和布伦达以及桌子旁的接待员。布伦达睡在沙发上。尼尔叫醒了她,他们开车出城,这时天快亮了。

转眼就到了秋天。天气越来越冷,树叶变黄,一夜之间,满地都是落叶。布伦达已经离开纽瓦克去上学了。尼尔回到了图书馆。他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小男孩。他整天闷闷不乐,经常默默打坐。有一天,布伦达写信说她会在犹太新年回来。尼尔非常高兴,他决定去波士顿看她。

他又见到了布伦达,但发现她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他们互相亲吻拥抱,但彼此总觉得有点陌生。布伦达给尼尔看了她父母的两封信。原来布伦达的父母已经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虽然没有严厉批评,但是希望她吸取教训,过上新的生活。布伦达和尼尔为此吵了一架。双方各持己见,互相指责。最后,尼尔拿起他的旅行包,穿上外套,离开了房间。

尼尔走进了他从未去过的哈佛大学校园,来到了瑞蒙特图书馆门前。他记得布伦达告诉过他,这个图书馆的浴室里有一个帕迪金水槽。他想:他身体里有什么东西从追求和攫取变成了爱,然后又逆转了?是什么把获得变成了损失,然后又把损失变成了获得?虽然他知道他不再爱布伦达,但他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像和她在一起一样和任何女人亲热。

犹太新年的第一天早上,一轮红日在冉冉升起。尼尔回到了纽瓦克。

作品欣赏《再见哥伦布》是罗斯的成名作,通过一个犹太青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美国犹太中产阶级的生活。小说篇幅虽不长,却以较大的时空跨度为读者营造了一幅跌宕起伏、人物众多、场景丰富的人生画卷。整个故事从头到尾持续了两个月。爱情的开始和结束都在意料之外,给人以对抗和迷茫的深刻印象。故事的展开和季节的变化形成两条平行线。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爱情诞生了;在秋天,犹太新年期间(九月初),收获是分离。小说中有几十个角色,包括犹太人、异教徒和黑人。场景也经常变换。可见,罗斯关注的不仅仅是两个年轻人的爱情,而是整个社会。

小说不仅通过交织各种社会阶层和立场的人来实现其主体结构,还通过主题上各种对立的事物来实现其风俗画的内在主观感受,如:进取与退缩、爱情的得失、幸福与道德责任、不同阶级的融合与隔离、人与人的和谐与对抗、信仰与妥协等等。

虽然尼尔和布伦达彼此真心相爱,但他们的爱情就像天堂里的一朵花,经不起现实生活的磨砺。他们感到失望和困惑,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冷酷的现实。这种空中楼阁的爱情显然是不可能长久的。

罗思主要是个讽刺作家,他也嘲讽过尼尔的愤世嫉俗和无知。正如犹太批评家金凯所指出的:罗斯在犹太人身上看到了资产阶级的一切迹象,并加以强调。他讽刺了纽瓦克及其郊区犹太人的资产阶级生活,批评了犹太人和中产阶级。"

罗斯经常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描写个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冲突,所以有人称他的小说为心理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心理描写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可以说尼尔在沉浸于爱情的同时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罗斯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同情他的叛逆意识,另一方面又批判他的多愁善感和幼稚。

布伦达基本上是小说中的一个配色,但她也有独立的含义。她不是被动接受尼尔的爱,而是经常主动出击。她把尼尔介绍给家人,并邀请他到家里度假,显示了战后新一代美国青年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当然这个形象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尼尔那么丰满深刻。但在罗斯之前,这一形象在美国文学中还很少见。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象征性地告诉人们,尼尔的人生将翻开新的一页。这说明当时还年轻的作家对未来充满希望。难怪,当时人们都在做美国梦,相信明天会更好。这个梦想一旦破灭,给人留下的是更深的压抑和迷茫,这些都表现在罗斯后期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