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对本科和专科就业的感受。

一个大学生对本科和专科就业的感受。

我2007年考入一所公立高职院校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10过了自己省。选拔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到本科院校学习?这个方案考上了一个省重点本科院校。五年的大学时光,前后两个不同的学院,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对这个学院和专科有了不同的理解。以下是我一路走来的感受。我不知道你是否同意。

1,学校比教育重要。

每年校园招聘季,如果你留意那些单位的招聘简章,就会发现学历越来越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来自哪个学校。民办独立学院,普通公办院校,重点院校都是本科生,这些院校的毕业生都是本科生,但是差别还是蛮大的。举个典型的例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招聘的时候,只招第一批本科生,并不是那一批学生的简历会被系统自动屏蔽,你不会有机会写笔试。你可能和那些长得都一样的同学一样优秀,但是人家不相信你。

2.专科也有很优秀的学生。

很多人划清了专科和本科的界限,但我觉得一些民办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基本没有区别。进入高考的时候,贴的是本科录取分数线。可以说一分是本科,一分是专科。这样的学校没有资源和历史,教学质量可能还不如一些专科学校。就像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专科生都能过六级,但是有些本科生不行。但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好于专科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

3.学校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身高。

大部分高考后的学生其实差别不大。清华北大都有人才,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有一种情况,两个同学,高考结束后,一个上了高职,一个上了清华。四年后,这两个人的差距可能是巨大的。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不是因为一个是本科,一个是专科,而是因为学历背后的学校。对于清华的学生来说,他有太多的机会和资源,社会上也有太多人愿意给他机会。每年举行校园招聘会,名企纷至沓来。从清华招收优秀学生可谓煞费苦心。在高职院校,校园招聘季期间,可以说人很多。一份在清华学生眼里很差的工作,在一个高职生眼里可能是足够炫耀的资本。当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过了六级而流泪的时候,重点院校的同龄学生可能雅思和托福都考得很好,去了美国或者欧洲。当高职生为自己加入了吉他社,学会了弹吉他而高兴的时候,来自重点大学的同龄人加入了一个世界性的社团组织,用流利的英语讲述着自己的最新成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和这样完全不同的大学校园生活?因为学校的高度决定了你的身高。大学里的优秀学生是小池塘里的大鱼。你想长点,但是池塘太小了。优秀学生是重点大学大池塘里的小鱼。你想种一个池塘给你无限的空间。

4.心态很重要。

大学生觉得人生很迷茫,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我觉得没必要。对于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来说,机会很多,可能一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舒适的生活。你可能还要再奋斗几年,几年后,你就可以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了。坚韧和苦难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不要拿大专的马和重点院校的马比较,但是比较不好。

5.中国的马太效应。

有钱有势的家庭,孩子将来会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毕业后会有很多机会。农村的孩子享受不到好的教育,考上的都是二三流学校。毕业后找工作还是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