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杰是我国南方蚕业教育的奠基人。
一方面,杨邦杰决心策划和处理学校的一切工作,亲自处理或尝试了蚕桑课程的安排、讲义的编写、桑园蚕室的建设、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实验蚕的饲养计划、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聘用和培训等一项一项的工作。同时亲自教授相关课程,编写养蚕学、养蚕学、养蚕学讲义。这些讲座以日本教科书为主要参考资料,同时吸收了国内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生产经验,以及他自己的实验、观察和研究成果。在翻译国外采用的术语时,我们往往会与蚕业内人士反复讨论、推敲,然后确定更适合中国实际的中文术语。讲义编好后,很受其他养蚕学校的欢迎,被选上参考。
1936-1937期间,中山大学农学院蚕业系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开辟了400多亩桑园和桑园品种,保存了115个桑园品种,建设了1大型蚕种冷藏库,添置了各种仪器设备,用于教学和科研。
1938年日军南侵,10年蚕桑系随本部迁至云南澄江,教学工作因经费短缺而陷入停顿。此时,蚕业系统保存的蚕品种有500多个,包括许多珍贵的原始材料、基因型材料和生产品种,饲养和保存都非常困难。一旦丢失或死亡,将对我国蚕业造成巨大损失。转战广西时,发表《抗战与蚕桑》等文章,陈述蚕桑对抗战和建国的意义,并带领陈、蒋同庆、、唐等人去见广西建设厅农林处负责人。我等了三天才面试,拨了一笔钱。当时有人劝他为什么这么卑微。他说:“我宁愿为养蚕牺牲一切,等两三天也不算什么!”听者深受感动。由于获得资金,蚕业部门在越南河内(当时是法国殖民地)设立工作站,在广西龙州规划万亩综合蚕业场,在广西平南设立蚕种场,在广西桂林设立蚕种繁育工作站。后来蚕业系随中山大学从云南迁到广东坪石和湖南宜章。杨多次向湖南省建设厅申诉,得到了支持。他在湖南耒阳创办了湖南丝绸改良场,在湖南澧县和长沙分别设立了养蚕工作站。广西、湖南等地蚕业逐步发展,蚕业系统保护的500多个蚕品种全部得到妥善保存。
抗日战争后期,杨邦杰、中山大学的部分教员和湖南丝绸改良厂的全体职工,为躲避日军入侵,转移到湖南宜章薛家水游山山顶,住了一年多。1945年8月25日才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他在兴奋高兴的同时,想着一定要尽快复员,恢复生产。9月4日,1945,他带着几个员工出发了。当时,公路和铁路都被日军破坏了。他们由陆路、水路到达长沙,向省建设厅申报,申请在澧县设立丝改良场,在耒阳设立工作站,在长沙设立办事处。批准后立即进行复员,以便湖南丝改良场迅速恢复试验和生产。
1928年杨邦杰回国后,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华南建立和发展蚕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提高两广湘蚕业生产做出了毕生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