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年表
1935—1939就读于中山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系。
1939至1940,中山大学实习工厂助理。
1940—1946担任二十一兵工厂安宁分厂工具车间主管技术员。
1946—1954在云南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教,1947任讲师,1949任副教授。
1954 ——昆明理工大学机械系副教授,1958出身的教授,曾任昆明理工大学院长、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7—1990担任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第三届名誉理事。抗日战争胜利后,瞿离开兵工厂,到云南大学任教。在机械工程系教过画法几何、机械原理、工具科学、机床,在矿冶系教过材料力学、实验。当时云南大学的校长是熊庆来先生,他以提拔后起之秀而闻名。熊校长注意到,曲教学严谨,认真负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工具制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1949年晋升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瞿继续在云南大学任教。1954系调整时,调入昆明理工大学,承担机械工程系教学科研工作,担任机械工程系主任。从65438年到0958年,瞿访问了苏联,并被提升为教授。历任昆明理工大学副院长、副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在屈的带动下,昆明理工大学机械系从老师到学生,逐渐养成了从实践中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良好作风。自1958以来,他所领导的机械振动研究组与昆明地区的机械厂合作,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在1958年云南省和全国召开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荣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根据他们的科研成果,1959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机械加工中的振动》一书。65438年至0954年,屈在昆明理工大学机械系任教后,组织青年教师和即将毕业的学生成立了机械振动研究小组,与昆明有关机械厂密切合作。当时工厂生产存在一些振动问题,如铰孔、高速切削细长零件、镗杆振动等。这些都是金属切削中的自激振动问题。自激振动的理论非常复杂,至今没有完全解决。他带领的小组一方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另一方面也进行理论探讨。最后,他写出了《减震原理》一文,第一次提出了减震问题计算的理论基础。本文设计的旋转部件环形冲击减振器具有径向间隙和切向间隙,可以同时消除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因而受到各方关注。最近,这种减振器已在云南机床厂的主轴设计中采用。
1958年,瞿访苏时,在莫斯科机床学院拜访了教授(H.C. Archerkan),并与他讨论了瞿的论文《减震原理》。阿彻·康教授指出,本文有两个特点:(1)以前没有提出过环形冲击吸振器;(2)冲击块的形状对恢复系数的影响的概念是新颖的。他建议突出这两个特点,写一篇短文。瞿重写的论文发表在苏联的《机床与工具》杂志上。在哈尔科夫,他访问了多学科技术学院的ибабаков教授和лиитей教授。在讨论了瞿的论文后,里夫写了一篇评论,认为这篇论文对工程实践有重要意义。
目前,虽然对减振器和减震器原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旋转部件的环形减振器,至今仍被许多设计者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