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历史
泰国王国
泰王国(20张),简称泰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最奇特的民族特征就是长颈民族。东面是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泰国湾和马来西亚,西面是缅甸和安达曼海。1949 May 11之前,泰国的名字是暹罗。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 2。它由红、白、蓝三色平行排列的五个水平矩形组成。上下是红色的,中间是蓝色的,蓝色的上下是白色的。蓝色的宽度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矩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和奉献;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至高无上,蓝色代表王室,中间的蓝色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之中,纯宗教。
这个国家的简史
泰国有着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相对统一的国家。它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成王朝、吴立王朝和曼谷王朝。自16世纪以来,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入侵。19年底,曼谷王朝国王五世吸收了大量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与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未被殖民的国家。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制。1938年,云披文上台,1939年6月,改名为泰国,意为“泰国国王”。1941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暹罗的名字在1945恢复。1949年5月更名为泰国。
节日
国庆日国王生日65438+2月5日(1927,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生日)宋干节(公历4月13日至15日);Loi krathong(泰国历12月15日)。
泰国国徽
国徽
泰国国徽是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深红大鹏是泰国民间传说中的鹰面神。
语言
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侗台语系。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可以区分词汇和语法。
宗教
佛教是国教,有95%的信徒,其次是伊斯兰教,占3.8%,基督教占0.5%,其他占0.7%。泰国南部的陶公、北大年、也拉以穆斯林为主。还有天主教徒和印度教徒。
泰国风景
民族
中国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人、马来族、高棉人、苗族、瑶族、广西人、文莱人、克伦族、掸族、色芒族、沙盖族。泰语是国语。95%的居民信奉佛教,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华人是泰国的重要族群,约有730万人(2003年),占总人口的12%。他们主要信奉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教。
编辑此地理部分
历史地理学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的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接壤,东南濒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临安达曼海(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年平均气温24 ~ 30℃。
1238开始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国家。它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成王朝、吴立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罗。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向清朝进贡,开启了两国的友好交往。1767年,缅军入侵暹罗,攻克暹罗都城。大成王朝大富知府皮埃尔·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入侵的缅军,统一暹罗,被立为国王。1768年,马什向清朝派出使节,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王,但清廷认为他是在借机篡位,拒绝了。
曼谷的奢华
但马什继续向清政府示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马什建立的王朝,允许暹罗使节向清廷进贡。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佛祖洛特拉·纳布莱赠送了“永远葬身大海”的牌位。19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55年,英方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英暹商贸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纷纷效仿英国,强迫暹罗签订类似条约。暹罗成为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与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与清朝的宗藩关系逐渐终结。19年底,拉玛四世国王开始对外开放。拉玛五世国王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国王拉玛七世在位期间,人民党发动政变,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1939改名为泰国,几经变更,1949正式命名为泰国。
泰国的意思是“泰国国王”。在其800年的历史中,泰国可以自豪的是,它是东南亚唯一没有被殖民的国家。泰国的历史分为五个主要时期:
南朝
(公元650-1250)
泰国人在中国南方,也就是现在的云南、广西、广东建立了他们的国家。很多人南迁到湄南河流域,定居在高棉帝国统治下的中央平原,可能已经接受了高棉帝国的文化。泰国人民在公元1238年左右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素可泰,标志着素可泰王朝的开始。
素可泰时期
(AD 1238-1378)
13世纪,泰国人民开始成为这一地区的统治力量,并逐渐宣布从当时存在的高棉和孟王国独立出来。统治者称之为“幸福的黎明”,这通常被认为是泰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理想的泰国,物产丰富,君主像父亲一样慈善。最著名的国王是伟大的兰根星。但在1350年,更强大的大城市对素可泰的影响很大。
大成时期
(1350-1767)
大城市的君主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像素可泰王朝的父辈那样是仁慈、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专制的皇帝,并采用devaraja(神之王)的称号。在这一时期的前期,大城市的统治扩大到邻近的泰国公国,并与邻国发生冲突。17世纪,暹罗开始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
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占大城。虽然缅甸人赢了,但他们对暹罗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年轻的将军Phya Taksin和他的随从冲破了缅甸人的包围圈,逃到了Chantaburi。大城失陷七个月后,他和他的军队乘船回到首都,赶走了缅甸守军,收复了大城。
吴立吞咽期
(1767-1772)
著名的塔克辛将军决定将都城从大城市迁到靠海的地方,这样既有利于对外贸易,又能保证购买武器,还便于防御和撤退,以防缅甸再次进攻。他在湄南河西岸的吞吴立建立了新首都。塔克辛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大城失陷后,中央权威的缺失导致王朝迅速瓦解,塔克辛统一各府的统治被摧毁。
曼谷时期
(1782至今)
塔克辛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即拉玛一世,统治时期为1782年至1809年。他即位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将皇家首都从敦吴立迁至河对岸的曼谷,并修建了宏伟的宫殿。佛祖loet la nab halai(1809-1824)继续施工工作。杰萨达博丁德拉国王囊克劳(1824-1851)重新与西方国家建立了联系,发展了与中国的贸易。《国王与我》中拉玛四世国王蒙库特(1851-1868)为避免沦为殖民地,与欧洲各国缔结条约,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执政期间,进行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
拉玛五世国王朱拉隆功(1869-1910)继承其父的改革,废除奴隶制,改善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国王Vajiravudh(1910-1925)在义务教育的其他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普拉贾迪波国王统治时期(1925-1935),泰国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国王阿南达·玛希多(1935-1946)继位。国家由暹罗改名为泰国,65438-0939年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查里库王朝的拉玛九世。
泰国在古代被称为暹罗。南宋末年,宰相陈被打败,占领了城池。后来他背离暹罗,死在暹罗。元朝国家强大,决心向外发展。东南亚各国纷纷向元朝廷进贡,泰国也不例外。
据元史记载,元代(1277年至1368年)暹罗巨像,万物朝贡。元帝称赞她的服从,并授予她来自中国的宝藏,而袁婷也曾三次派遣特使到暹罗,他们的关系很好。
公元1350年,一位名叫拉玛·铁菩提的泰国酋长在南湄昭披耶河下游的大城府崛起,甚至征服了北方的素可泰建立王国。马来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和缅甸沿海的登松地区都被拥有。拉玛铁菩提王死于1369年,即明洪武二年。洪武十年(1377),暹罗王子赵露是一群公主,奉其父之命来到朝鲜。明太祖喜出望外,让礼部尚书王恒给暹罗国王加封,并给太子衣服、钱币和路费。此后,大城王朝被称为暹罗。洪武二十八年,赵派使臣进贡,并告知其父丧事。太祖击官,去祭赦皇位继承人,赏赐多。
明朝永乐元年,成祖送给暹罗一枚王金银的印信,暹罗国王也派使臣谢恩。
郑和下西洋时,很多人留在暹罗。
明初,中国的海外活动非常频繁。明朝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暹罗位于越南到马来西亚的海上通道,是必经之地。当时已经有华商在东南亚生活。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写了一本书,名为《英牙看暹罗之胜》,描述了暹罗的情况:“国在千里之外,山外崎岖,内陆潮湿。几乎没有贫瘠的土壤可供耕种,气候也不对,不是冷就是热。国王官邸的房子相当华丽整洁。人家的房子建得像楼房,却用槟榔木拆得像竹楼,密密麻麻的钟摆用藤条结得结结实实。铺上藤竹席,竹子就躺在上面了。他打扮成国王,头上裹着白布,上面不穿衣服,下面裹着毛巾压腰。进进出出骑大象或者坐轿子。一个人撑一把金色手柄的伞,草叶做的,很好。王崇信教授佛教。有很多中国人是和尚和尼姑。佛教僧侣和尼姑穿的颜色和中国一样。也住寺庙,斋戒受戒。习俗是女人掌管一切。国王和他的人民,如果有任何买卖一切的讨论,这是他们的妻子。
君主政体
普密蓬·阿杜德国王陛下是查库里王朝的第九任国王。1927年2月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他的父亲宋卡的迈多王子在哈佛大学学习医学。普密蓬国王于1946年继位,是泰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他在危机时刻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