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学校都开设了哪些课程?
一、民国大学学位课程的特点
19年末到20世纪初,中国开始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大学授予学位和开设学位课程的历史较晚。1912北京国民政府10年6月颁布的《大学令》在法律上规定大学必须实行学位制,之后大学逐步开设学位课程。
(一)学位课程设置相对落后
民国初年,大学建设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但当时大学在教学设备、师资水平、学校管理、经费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学位课程也不能马上开办。北大虽然在1913培养了第一批学士,但直到1917才开设了比较完整的本科。清华大学于1925正式成立本科部,设置一套学士学位课程。规定大学分为通识培训和专业课两个层次,其中通识培训的学习年限为两三年,第一年七门,第二年六门,成绩分为优秀、中等(及格)、较差(不及格)。专科分文理、应用社会科学、应用自然科学,年限视类别而定。经过专门训练取得成绩者,由学校授予学位和文凭。但实际上清华是1921开始培养学士学位的,当时还没有系统的学位课程。教会大学开设学位课程的历史比较早。他们在国外同类大学或专业的基础上开设自己的学位课程,或由国外大学的主任负责起草,或模仿国外大学的模式,采用其相关教材和教学方法,开设自己的学位课程。但与教会大学的建立相比,学位课程设置的时间还是相差好几年。
学位课程的滞后不利于高校正常培养计划的实施。没有规范系统的课程设置,学位制度就无法实施。学位课程可以对培养对象起到全局性、指导性的作用,并对结果进行评价。民国大学之所以在建立之初不开设系统的学位课程,与当时中国的教育现状密切相关。人们对学位制度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颁布系统的学位法,政府也没有设立机构对学位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督和审查。大学只是互相学习,借鉴国外,逐步完善学位课程。
(二)学位课程类别由单一趋向丰富,结构日趋严谨。
大学的学位课程刚开始不仅类型单一,而且只有文、理、法三科,没有固定的课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师资的限制。大学教师主要来自归国留学生。民国初年,回国任教的留学生主要学习文学、科学和法律,因此缺乏其他学科的教师。以东南大学为例。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南师大和东南大学任教的56名留美学生中,只有10人被授予文理以外的学位,其中7人是工科学位,其他学科更少。工业、商业、农业的师资缺乏,直接导致课程发展不平衡。大学教师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国内大学,主要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自然,只开设文、理、法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教他们的课程。这些都制约了学位课程的建设。二是学科经费不足。民国初年,政局动荡,政府更迭频繁,大学经费相对匮乏。为了节省资金,大学只能提供更便宜和现成的课程,但它们往往无力购买教学设备和配备教师。第三是生源不足。农业、工程等学科的毕业生在当时的社会上没有很宽的出路,报考的学生也很少。比如清华大学原来设立的音乐、农学、体育系三个系都是空的,却招不到一个正式学生,更别说开设学位课程了。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院系的增多,大学的学位课程类别普遍增多。在清华,16系开设了1933的365科,1934的444科,1935的512科,增长速度很快。抗战后,清华还增设了气象、法律、航空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系,增设了农学院及其下属的农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研究等系。学位课程规定趋于严格,必修课和选修课每学年由学校颁布,严格实行学分制,与能否取得学位直接挂钩。每所大学的每个系都有详细的课程设置,包括教师、教材、课程数量、每周课时、必修或选修课程以及学习成绩。为了直观地说明这一点,笔者将南开大学英语系第二学期英语课程在1936中的规定列举如下。...
其实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我在知识库里找了别人的答案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