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科尔沁沙地(宛平)生态经济示范区

科尔沁沙地(宛平)生态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成立于2000年6月6日。它是第一个完全由个人创建的私人生态保护区,并获得2001福特汽车环保奖提名。2008年6月22日65438+2008年10月22日,世界银行发起第二次中国发展市场赠款资助活动,吉林科尔沁沙地(宛平)生态经济示范区项目作为50个非政府组织创新扶贫项目之一,与其他入选项目一起获得近800万元资助。

示范区位于通榆县同发牧场新河屯以西1km处的一个流动沙丘内(吉林一侧)(距吉蒙边境仅1km),总面积100公顷。2000年,创始人宛平辞去公职,徒步考察科尔沁沙地2500平方公里,在这里建立了示范区的前身——科尔沁沙地(宛平)治理区。面对沙化严重的沙地,宛平经过多年的艰苦实践,探索出了“恢复植被、以草养地、高效开发、集体治沙”的生态保护之路。2005年,管理区更名为科尔沁沙地(宛平)生态经济示范区,标志着生态保护从恢复治理进入全面保护和推广阶段。科尔沁沙地(宛平)生态经济示范区经过9年多的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志愿者为主体,以规范的组织管理原则和规章制度为宗旨,带领生态退化地区居民探索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环保组织(NGO)。2006年,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在示范区的基础上正式注册成立,这也是科尔沁沙地第一个环保NGO组织。协会的诞生,使示范区走上了规范和带领群众护沙护家的道路。2005年8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化服务(环境保护)研究基地在示范区正式成立。同年,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教育基地在示范区成立。此外,示范区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

示范区旨在恢复科尔沁沙地退化的生态环境,重建乔灌草植物生态系统,阻止荒漠化对草原和农田的入侵,创造人、动物、植物和谐的生存空间,探索适合当地原生态环境的高效农业之路。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大面积恢复沙地原有植被,为回归的动植物建立保护区进行保护;在保护区周围种植杨树和沙棘,作为防风和狩猎的生态屏障;选择1%的改良优质沙地,种植高效经济林,取代传统的粗放种植、薄收的种植模式;对农民、中小学生、大学生等各级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旨在改变生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吉林省通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土地沙化大县,流动沙丘4万公顷,沙地26万公顷。地处农牧交错带,被专家认定为土地荒漠化重点防治区。该地区土壤多为风沙土,气候非常干燥,沙尘暴频繁。往年气象局的数据是年降水量350mm左右,蒸发量1800mm。根据示范区的实地记录,近年来,降水量一年比一年少。没有降水,野生植被和农作物都无法生长,导致地表流沙移动过快,大风沙尘暴次数一年比一年多。据野外记录:2001年,2002年3月初至5月底,8级以上大风22次,沙尘暴22次;2003年和2004年,从2月到6月底,分别有29场和38场。特别是2004年春天,8级以上大风持续了7天。2000年至2001年,地理条件如下:土壤水分为零,当地人称为“火沙坨子”;地表植被几乎为零(因为7月1以后生长的草无法越冬),夏季温度达到46℃,沙面温度达到58℃;西北-东南风(2-6米深)流动沙丘和风蚀槽(沟)是科尔沁沙地的典型地貌。

当地农民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多为杂粮和豆类。看天气,典型的粗放种植,歉收——绿豆每公顷产量200-800斤,收入250-1000元。当地有句话叫“种个坡,拉个车,打个筐,煮个锅”。这种结果使得人们努力耕种尽可能多的土地,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为了生存和发展,每户平均种植超过10公顷的沙地。这是典型的毁林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