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需一篇关于大学生校园恋爱现象和婚恋观调查分析的论文。

大学生恋爱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引导

长期以来,大学生谈恋爱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感到十分棘手的敏感问题。从最早的明确禁止“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到现在的普遍默许“不提倡不反对”,相亲相爱的校园恋人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倾向也日益凸显,成为高校德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不良恋爱倾向的主要表现

1,功利色彩渐浓。人们常说,校园里的爱情是最纯粹最真挚的,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这种没有任何物质利益的真实和纯粹,是你进入社会后谈恋爱时所不能拥有的。但曾几何时,社会上所谓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让这片“净土”变得浮躁而功利。“白手起家,共同努力”的爱情被更多的大学生视为美好的童话,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也越来越现实。对方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利用价值”,对方的家庭背景、金钱等。能成为成功享受安逸的捷径,成为爱情的首选。“因为爱,所以爱”这种神圣而纯粹的校园爱情,开始蒙上了一层实用而功利的外衣。

2、虚荣心心理膨胀。真正的爱情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感情之间的相互爱慕。但在谈到为什么会谈恋爱时,有些大学生认为交朋友是自己能力和魅力的体现,“没人爱”是可鄙的。而且为了显示自己的本事,盲目追求长相好、经济有钱的恋爱对象,不管对方爱不爱;为了面子,为了赢得别人的羡慕,为了满足恋人的虚荣心,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水平,大手大脚地花钱,看电影,去舞厅,下馆子,送生日礼物,该招摇的都招摇;更有甚者,通过频繁更换恋人来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是“势不可挡”的,玩世不恭的“快餐式”爱情成了炫耀的资本。

3.对“性”的蔑视。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混杂性文化的泛滥,性知识教育的长期薄弱,使大学生的性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还把半张脸藏在吉他后面不让我们看见”的羞涩,到花前月下的搂抱亲吻,已经成为不文明的校园“风景”,默许婚前性行为、提前发生性行为、提倡“试婚”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一些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不认可和鲁莽,让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莫名其妙地感到惊讶。什么时候,还“遮遮掩掩”“深藏不露”的“性”在大学生身上变得如此普遍,让人面不红心不跳?

二,大学生不良恋爱倾向的负面影响

1,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著名作家雨果说过,生命有两次,第一次是在生命开始的那一天,第二次是在爱情开始的那一天。可见,爱情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感情,两情相悦,灵魂伴侣,患难与共,互相关心,美好的爱情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任何功利的自私都是对这种美好感情的亵渎,也破坏了恋人们获得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功利主义的爱情,是不会坚定持久的,生活中的任何风吹草动和突如其来的变故,都会让它瞬间崩塌。而且恋爱观其实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恋爱中的机会主义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经济压力大,违法违纪现象增多。大学生大多是纯消费者,学杂费和日常开销主要由父母和家庭提供。但“攀比”的虚荣心让很多大学生爱花钱如流水,逢年过节送礼也不能少,越来越高档。通常聚会不能寒酸花哨,她们的女(男)朋友也不能比别人寒酸时髦,这些都需要“钱”来支撑。爱情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让“攀比者”不堪重负,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偷梁换柱。同时,校园里因为爱情和嫉妒而打架的也屡见不鲜。违法违纪现象的增多,严重损害了校风校纪,也给当事人造成了终身遗憾。结果被警告、勒令退学甚至绳之以法,“寒窗苦读十年”一度烟消云散。

3、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 ~ 22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历的逆境和磨难较少。虽然他们的心理正在迅速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非常有限。一旦在恋爱中感情受挫,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受到重创,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抑郁、沮丧或受困于纠缠和报复,有的甚至看破红尘而自杀。

4.爱情道德意识和法纪意识淡薄。校园垃圾中避孕套随处可见,大学生校外非法租房同居,部分女生因怀孕被“勒令退学”,更多的大学生对“性”的轻视和误解,损害了爱情的尊严和神圣,污染了校园文化环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第三,加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正确引导

1,积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大学生增强恋爱中的道德责任感。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并积极面对这个问题,科学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为了改变过去放任自流、处理问题的被动工作局面,可以变被动解决为主动预防。可以利用课堂教育或邀请婚恋专家来我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讨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就恋爱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慎重选择恋爱时机,以纯洁的动机、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谨慎对待恋爱。大学生有必要明白,任何从功利思想出发,把物质条件放在第一位,希望从爱情中得到“后盾”,为未来就业和发展创造条件的行为,都是对爱情缺乏道德责任感的表现。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改变消极的坐等探视、流于形式的态度,积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可以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发放宣传册、开辟宣传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恋爱心理辅导的机会和条件,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引导大学生恋爱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有害心理,倡导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和行为。

3.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性”,理性对待“性”。“谈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与其害怕问题,不如主动出击,从另一个角度积极预防问题的发生。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将性知识、性道德和性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两性在性生理和性心理上的差异,纠正他们对爱情和性的模糊和错误认识,引导他们充分认识“提前性行为”对双方、学校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学会爱自己、爱他人。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无法回避或回避的客观事实,大学生谈恋爱的不良倾向和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对此必须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给予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认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来就清楚了;情感如水,疏导起来很顺畅;概念就像一座山,立起来就稳了。只有正视大学生恋爱问题,正确引导,让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已经有了恋爱的大学生把恋爱变成学习的动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才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恋爱&友情、恋爱与婚姻的关系,理性健康地对待恋爱和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