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不涉及伦理问题的“通用细胞”

本月7日,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宣布,通过向没有卵子的体细胞注射遗传因子,成功制造出与胚胎干细胞功能相同的“万能细胞”。

《纽约时报》和其他外国新闻报道说,不需要提供卵子或制造胚胎,从而开启了不受胚胎干细胞生物伦理约束的干细胞研究的新篇章。

▽“不用卵子也能获得胚胎干细胞”

日本京都大学、怀特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等三个研究小组联合宣布,在不通过卵细胞、胚胎和体细胞核移植进行克隆的情况下,将四种遗传因子注入皮肤细胞,使其回到与胚胎干细胞功能相同的原始细胞阶段的实验获得成功。

京都大学的shinya yamanaka教授和whitehead Institute的Rudolf J博士在最新一期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哈佛大学的Conrad Howard Ringer博士发表了第一期《细胞-干细胞》。

这些研究小组将胚胎干细胞阶段会被激活的四种遗传因子(Oct4、Sox2、c-Myc、Klf4)注射到通过病毒从小鼠皮肤细胞中提取的纤维毛细胞中。发现已经长大的细胞逆着生长阶段,回到未分化的原始细胞状态,才发育成特定细胞。

如此减少的原始细胞具有像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的特性,因此它们分化成心脏、肝脏和肾脏等细胞。由于这种细胞类似于胚胎干细胞,但其物种不同,研究小组将其命名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这项技术由山中伸弥博士在去年首次发表,但由于当时的“黄禹锡事件”而没有引起注意。这一次,随着三个研究小组在同一实验中的成功,其可能性得到了证实。

▽“干细胞研究的里程碑式成就”

专家评价该研究成果是划时代的成果,可以超越迄今为止胚胎干细胞研究和成人干细胞研究的局限。

从胚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所述胚胎通过去除卵核、移植体细胞核到其位置并进行电击而产生。虽然它具有可以分化成任何器官的优势,但在研究过程中必然会破坏胚胎,因此在生物伦理上会有争议。也很难保证研究所需的大量卵子。

然而,虽然从骨髓或脐带血中提取和培养成体干细胞不存在伦理问题,但它们只能从一些器官中提取,因此存在量少且不能分化为各种器官的限制。

与此不同的是,iPS只使用普通的体细胞,因此可以避免伦理争论,容易获得大量干细胞。此外,由于使用的是患者自己的细胞,因此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可以制造出“与患者相匹配”的细胞。而且遗传因子移植在技术上比核移植容易,这也是它的优势。

济州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负责人朴石壁评价称:“仅用体细胞就能制造出与干细胞功能完全相同的细胞,这是一项伟大的研究成果。”他补充说:“它的优点是实验所需的大量细胞可以很容易地在皮肤上获得,而且由于使用的是患者自身的细胞,因此完全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在技术上比体细胞核移植更容易。”

华尔街日报还说:“因此,这项研究将缓解围绕干细胞的生物伦理争议。”预测未来美国会有大量的相关研究。然而,将iPS应用于人体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纽约时报》指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注射的遗传因子诱发癌症的可能性,或者通过病毒变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