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中的高薪陷阱

求职中的高薪陷阱

求职者希望自己的工资能越高越好,但也要根据个人实际。以下是对求职中高薪陷阱的解读。过来看一看。

“高薪就业”骗取报名费

4个月前,涪城区公安分局花园派出所在绵阳打掉一个以高薪雇佣为手段骗取钱财的犯罪团伙,抓获俊三等犯罪嫌疑人10余人,现场查获虚假招聘广告3万余条。

公安机关查明,该团伙均为重庆丰都县人。他们以在星级酒店招聘男女公关、服务员、保镖、私人陪护为名,自己制作小广告,开出了高得惊人的工资:每晚1.5万元,每月1.5万-2万元,每干一天就发一天工资。但是,他们要想获得这些“高薪职位”,就必须在所谓的“面试”之前走。骗子为了让这些小广告产生效果,以每天5元的报酬雇佣大量的无业人员和流浪儿童,张贴在绵阳市区繁华地段,诱惑上当受骗。为了躲避警方监控,减少受骗者的怀疑,骗子在广告中不断变换面试地点、银行账号、手机号码。至案发时,骗子已骗取金额1万元。

警方提示:近年来,下岗职工增多,求职压力增大。骗子利用了人们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即使你急于求职,也要多注意:为什么工资那么高,好赚?千万不要头脑发热,被高薪蒙蔽了双眼。

谨防就业诈骗,不要相信。

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合同工,通过吹嘘“认识某领导可以安排学生到公安、税务等部门工作”,取得了8名大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收取活动费近20万元。近日,这名骗子被公安机关抓获。

26岁的张勇是Xi市阎良区吴屯镇供电所的合同工,主要负责收本村的电费。在收电的过程中,他向村民吹嘘自己能量特别大,可以帮忙找工作。只要交了“活动费”,他就可以进任何他想进的单位。

第一个上当的是的初中同学夏。夏今年毕业于安的一所大学。向夏的母亲吹嘘说,她有亲戚认识区里的领导,所以找工作不成问题。随后又分四次从夏家中拿走“活动费”3万元,并承诺将夏弄到阎良区某重点中学当老师。拿到钱后,张勇一直以该区大选为由推脱。眼看到了3月份,夏某在签订协议后仍然没有还钱的希望,但张勇忍痛归还了不到2万元。

不久后,提出当地派出所缺一名户籍员,承诺多出钱,夏的家人再次出钱给他“活动”。这次花了160元刻制了“陕西省市阎良区公安局”的印章,并在夏的聘用协议上盖了假章。然而,这份“协议”被校方识破,在夏的强烈要求下被迫再次退费。

张勇后来骗取了7名大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先后获得“活动费”1.65万元。受委托后,张勇让人按对方要求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上写下相应单位,并加盖了自己的公章。就这样,张勇把这7名大学生“安排”到了Xi市阎良区的国税局、环保局等单位。

7月30日,当张勇“管理”一名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来收钱时,被当地派出所当场抓获。

教你辨别真假招聘信息的四招

第一,要注意不公布公司名称的招聘信息。

不公布名字的公司,很可能是没有合法注册的公司,或者是一些中介机构,以招聘为名行骗的公司。他们在业内臭名昭著,不敢露出真面目。

第二,要关注长期发布的招聘信息。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发现一些招聘信息已经在报纸上发布很久了,比如晚报。我注意到有些信息几乎常年刊登在报纸上,待遇优厚。这个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可想而知。

第三,要注意招聘单位是否只留邮箱或邮政信箱。

个别非法中介为了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手段获取大量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有时还可能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卖给其他一些公司牟利。

第四,要注意招聘单位的招聘量是否过大。

一些招聘信息给人的感觉是,新成立的企业从部门经理、秘书、财务到话务员、保安都需要招人。当然也不排除新企业确实有这样的招聘需求,但是非法中介的虚假信息很多,需要广大求职者擦亮眼睛去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