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波论文
1,“游戏”背后的多重隐喻——评胡适《西游记》“游戏”新解》,《文学理论研究》第1期,2014;2、《孙杰弟关于版本目录学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第1期,2014;3.《论超越结构》,淮海工学院学报,第1期,2014;4、《lt;口腔医学>作者是谁?》,国学,第4期,2065 438+04;5、《脱胎换骨,更新经典——评人民出版社新版》,《文慧读书周刊》,2014年3月28日;6.《谈邵戏与六岁儿童》,《文艺报》,2065年3月20日,438+04;7. "如何树立人文学科的“科普”意识?》,文学报,2013,10,10月24日;8.对文学经典的理解需要转换——从《生死不能读排行榜》说起,《文学报》,2013年8月22日;9. "谁在“过度解读”?——与曾勋:讨论》,文学报,2013年7月,11年6月;10,《论石本的性质评价》,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5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调查一本书,《文学理论研究》第5期,2012;12。《西游记》文学的新整合——蔡评论,《晋阳学刊》第2期,2012;13,新电视剧《内伤》四部,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第1期,2012;14。《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第2期,2011;15,从“西戏”到——对中国戏曲舞台的再认识,81号中国戏曲研究系列(2010);16,《反英雄:的当代解读》,《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7,《人类文本对世界版的几点误解》,《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8。《水浒传》与小说的经典化和学术化,《文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19,《论爱情》,《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0、“又说“求心安”论及百倍此宏旨——与石中阳先生商榷,《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1,《第一部作品不朽:曹操形象的另一面》,《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22、《lt;《西游记>研究与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开端》,《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23.《论刘秀叶的吴承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24、《面对* * * *的诱惑——从宋武与颜卿的价值取向比较谈起》,《水浒传》第8辑(2006);25、《现代学术的范式——现代学术史二》,《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26、《lt;《西游记>杂剧对小说影响的再认识》,《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第1期,2005;27.《胡适、鲁迅与研究的现代转型——学术史论之一》,《明清小说研究》第1期,2004;28.研究的新时代评论,人文与文学系列,2004;29、《lt;《三国演义>仿孔子作春秋》——罗贯中《有志为王新论》,《中国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30.《论艺术的修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31,金圣叹与中国叙事学,《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32. "《宋拍潮》: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话题,《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33.《理性之光:理性精神与未来意识》,《明清小说研究》第2期,1999;34.《遗憾:从曹操的性格和命运看其审美效应》,《明清小说研究》1998第3期;35.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英雄史观”的再评价,1996;36.《公案小说与法律意识》,《明清小说研究》第3期,1996;37.自由:一个新的主题,《上海大学学报》第2期,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