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春林的经历

米春林,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黄土坎乡人,生于1882年(清光绪九年),童年和青春期都是在女儿河边度过的。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米春林从小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奉天法学院。毕业后参军,在清军奉天前路巡逻指挥所任办事员。由于能力出众,得到了总司令朱清澜的赏识。1909年,朱清澜去四川工作,带上了米春林,任命他为部队第十七镇(师)军需官。1911年,米春林随朱清澜参加辛亥革命,在达汗四川军政府任职。1912年,朱清澜调回东北,任黑龙江省军监察厅参谋长,米春林跟随他到黑龙江任军监察厅主要副官。

1913 10 6月,朱清澜被任命为黑龙江省民政局长(省长),米春林被其提拔为黑龙江省官渡金矿总局局长。1916年7月,已是军中大将的朱清澜调任广东巡抚,米春林也南下担任广东巡抚公署报备处处长、省官煤局总经理。米春林帮助朱清澜澄清吏治,禁赌,扫除腐败,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发起的保民运动1917朱清澜因为得罪了段,在广东无法立足,有一段时间游手好闲。米春林随后回到奉天,加入了陆军第27师师长孙烈臣的队伍,并从中校副官逐步晋升。由于其杰出的能力,米春林受到张的哥哥的高度重视。不出两年,他就被提拔为黑龙江巡抚公署上校副长官兼服装厂副厂长。

米春林头脑灵活。他早年开始掌管军需,并培养了自己的财务管理技能。1921年,孙烈臣出任吉林督军、巡抚后,米春林很快出任吉林军械厂厂长,后出任哈尔滨泉河商埠局总经理、海林木业公司董事长。他的才能逐渐被张和张学良发现。1922年春,经孙烈臣推荐,米春林被任命为魏震兵站站长兼粮秣厂厂长,并升任陆军少将。1925年,张任命米春林为兵站司令。1926+0年冯军再次入关时,米春林被提拔为魏震兵站站长,晋升为中将。1927年,张学良出任安第三军团长,并邀请米春林担任该军驻地师主任。在签署聘书时,张半开玩笑地对米春林说,“瑞丰,你是全军的站主任。我这次派你去小六子的部队做台长,你却大材小用。”对此,米春林一点也不在意。良好的威望和声誉使他成为东北军“四大军需”之一。

冯军入京控制北洋政权后,在张学良的建议下,米春林出任民国财政部印刷局局长。虽然米春林暂时脱下了军装,但他仍然关心冯军的军事。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发生时,米春林对日军阴谋炸毁张极为愤怒。18年6月,张学良从河北回到奉天。

一周后,米春林也被张学良叫到大都督办公室,为张学良出谋划策,帮助他应对复杂的局面。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米春林成了张学良睿智的军师和红颜知己,从事着变幻莫测的外交局势。经过奉系高层的充分准备,1928年7月4日,米春林、邢世廉等4名东北军高级将领受张学良委派,作为东北三省代表,从沈阳出发,经大连、天津到达北平,与在北平牺牲孙中山精神的蒋介石等人谈判。蒋介石接见米春林一行时,表示希望东北三省能改旗易帜,实行三民主义。在当时日本列强蠢蠢欲动的国际形势下,为了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米春林深感东北改旗的必要性,于是当场表示,回到东北后,他竭力劝说张学良改旗,为当年年底东北改旗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8年7月,张学良觉得东北海关不严,任命米春林为安东海关监,掌管安东海关一切事务。米春林很清楚这是少帅的临时指派,但他还是尽职尽责地让海关焕然一新。东北改旗前两天,米春林得知消息,派人连夜制作蓝天白旗供悬挂,积极支持张学良爱国统一。1929 65438+10月25日,米春林被派往哈尔滨担任东北三省特警部主任,次年被调回沈阳担任东北三省兵工厂总经理。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原设在沈阳的东北边防总督府和辽宁省政府被日军占领,部分将领和官员滞留辽西,无法正常行使职权。身在北平的张学良为此痛心疾首。为有效组织抗日政府保卫日军,张学良下令在锦州重新设立辽宁省政府和司令公署。在准备临时省政府主席人选时,张学良首先想到了一直努力工作、从不计较名利的米春林。张学良觉得,面对国难,将来一定要选拔“不惜重金,武官不怕死”的忠臣来保卫东北。9月23日,张学良发布命令,任命米春林为辽宁省政府代理省主席(代省长),黄宪生将军为辽宁省警察厅厅长,协助军务工作。

米春林接到北平的任务后,于9月27日到达锦州。他加入了原省政府的流亡官员,从辽西招募了一批上班族,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米春林选择了东北交通大学(现铁道一中)的教学楼作为办公地点。因为爱国,米春林在校门中间设置了半太阳形状的左右扇铁门。因为日本国旗是“太阳旗”,省政府官员每天开门都要“撕日本旗”,以示不忘抗日。虽然临时省政府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有效地组织了人民抗日义勇军,先后消灭了凌、章学诚等许多由日军武装起来的汉奸土匪。其中,张学诚是张学良的堂弟,张学良为了抗日不惜大义灭亲。他对抗战大局的无私包容,给米春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辽宁省抗日政府成立时,集中在辽西的抗日武装只有不到3万人,处境十分困难。他们缺乏有效的支援,武器弹药非常匮乏。锦州地处辽西走廊,无险可守。不时被日本飞机轰炸,连省政府大院都不能保证安全。历尽艰辛,临时省政府瘫痪,米春林终于无力改变辽西失陷的局面,带着遗憾回到北平。这短暂的省长生涯,是米春林职业生涯的辉煌。但在晚年,米春林经常抱怨自己在担任省长期间政绩不彰。即便如此,南票黄土坎地区的村民依然为家乡有一位“抗日总督”而自豪和荣幸。

锦州六月沦陷,1932。此后三年,米春林住在天津,靠种花种草自娱自乐,过着悠闲的生活。1934年3月,张学良出国考察回国后,为切实解决东北难民的困难,当年6月,派米春林夫妇慰问东北流亡抗日将士及其家属。在张学良的盛情邀请下,已经淡泊名利的米春林于1935恢复了他的职务,担任武昌行营总务处副总干事。同年,随张学良来到Xi安,任西北办公厅副主任。不久,米春林在安与马占山、刘维、包、张、胡若愚等六位东北军将领结拜为兄弟。因为米春林活的时间长,又受大众好评,其他将领在兰埔给他传话:“坐边。”

面对“剿* * *”的不断失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深感再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为了说服蒋介石放弃“先留在国外”的政策,他们煞费苦心地向蒋介石进谏,向他进谏,甚至含泪进谏,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蒋介石不仅拒绝,反而斥责张学良。蒋介石还准备把东北军调到福建,把十七路军调到安徽,等于把张学良、杨虎城逼上梁山。于是,张学良、杨虎城下定决心发动Xi安事件,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合* * *抗日。

1936 65438+2月11日夜,张学良在Xi安金家巷张公关召开东北军高级将领会议。米春林出席了会议,会上张学良宣布了抓蒋介石的计划。第二天凌晨,捕蒋行动正式开始,Xi事变爆发。东北沦陷造成的民族灾难和家族世仇,以及东北军四处流散的悲惨处境,促使米春林深深拥护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义举。他积极支持张、杨的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65438+2月65438+2月4日,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成立,米春林任委员会总主任。除了积极参与委员会的工作,他还和马占山等43位将军一起发起了筹款运动,为抗日装备筹款。米春林在募捐启事中激动地写道:“自从张将军、杨将军提出八项救国主张以来,各方赞誉的电报雪片般飞来,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收复失地、消除国耻并不难...神圣的对日战争和光荣的流血是无法避免的。敌人的飞机炸弹和毒气将无情地投向我们。我们发起募捐运动,帮助政府完成建立大型防毒面具头盔厂,以减少在敌人武器下的牺牲和流血,避免敌人武器的破坏和杀伤,从而取得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现在我们真诚地请求社会各界赞助我们的行动,向我们捐助财力,以完成中国民族解放的重大任务。”措辞激烈,非常振奋人心,震撼人心。

米春林积极斡旋,争取Xi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周恩来的努力下,中国代表团、Xi和南京于65438年2月23日开始正式谈判,并取得了初步成果。65438+2月65438+4月4日,米春林、包、马占山等五位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将领会见了在张学良指示下来到安的宋子文。宋子文公开表示,保证Xi事变谈判中商定的问题能够实现。然而,当谈判取得初步胜利,张学良放弃生命陪蒋介石回南京后,却被奸诈的蒋介石无理扣押。Xi安的局势也很混乱。一些东北军将领怒不可遏,表示要用武力抵抗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关押,并要求中央军向Xi安挺进。1937 65438+10月8日,东北军总司令常恩多等126将领电复杨虎城,谴责蒋介石回到南京后不守信用,称其扣押张学良是“忘记了军人的本分,损害了领袖的信任。”军事上,Xi安也做了相应的部署,新的内战即将爆发。

在各方压力下,蒋介石也采取了和解的态度,与已失去自由的张学良商议后,制定了解决西北问题的两个方案,即A方案和b方案。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米春林于65438年6月6日与十七路军的、一起赴南京会见何,后又赴浙江奉化会见蒋介石,并转交杨致蒋介石的一封信。65438+10月13,米春林拜访隐居奉化雪窦山的张学良。他们百感交集。张学良当晚给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等抗日联军将领写了亲笔信,由托米·春林带回Xi安。虽然之后米春林多次跑去恢复张学良的自由,但都无济于事,溪口镇的那次会议竟然是他与张学良的告别。

米春林回到Xi后,在Xi和南京之间来回奔波。他和于学忠等将领力促“甲案”的实施,力图维持“三位一体”的军事局面。不幸的是,由于东北军年轻士兵与老派将领发生冲突的“二二事件”,米春林在年轻军官列出的暗杀名单中排名第五,所幸幸免于难。“二二事变”最终导致了东北军的分裂和三位一体的解体,从而失去了营救张学良的政治优势。东北军被迫整编,转战安徽、江苏等地。米春林心灰意冷,离开部队回到天津的公寓。

卢沟桥事变后,平金沦陷,日伪当局多次要求米春林出山当傀儡,但他不为所动,维护了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派人邀请米春林到东北工作。但米春林希望国共两党继续合作,对蒋介石的内战心寒。他还是不肯出山。他只是在1946年春天视察时,被邀请参加北平各界名流举办的欢迎宴会。席间,他告诉蒋介石,他太老了,不能工作了。

1948年2月,米春林、张、万福林等原东北军将领返回沈阳短暂停留。东北旅营主任陈诚设宴款待米春林等将领,米春林不为所动。平津战役期间,他谢绝了一些朋友和旧部的劝说,坚持不去台湾省,留在天津迎接解放。全国解放后,米春林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受到人民政府的照顾,于1951在天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