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叠溪
从茂县出发,沿着岷江213国道,南行,我们去寻找一条废弃了半个多世纪的茶马古道。古道对面,曾经有一个神秘的古镇。
古镇位于岷江东岸,茂县到松潘的主干道上。这里曾是川北茶马古道上的军事要塞、商旅驿站和重要节点。
现代道路的修建,使得川北茶马古道支离破碎,人迹罕至。在一个叫教场乡的地方,车停了下来,旅游局局长小李指着路边的一条土路说,这是茶马古道,从这里可以看到叠溪海子。
古道坡陡,不盖不拦。往下看,是滚滚岷江。我有恐高症,当我踏上这条崎岖的土路时,我的内心开始害怕。当我遇到一个坡度很大的地方时,我的脚会情不自禁地打滑。走在前面的小李停下来帮我一把。我穿着专业的登山鞋,他穿着普通的旅游鞋。他没我重,我很轻松就拉上去了。我就纳闷了:你脚下怎么这么稳?他说,我从小就是在这里跑跳着长大的。那时候这里没有平地,我就天天在山坡上跑,习惯了。
我们蜿蜒穿过一条陡峭的土路。当道路平缓时,我们的左边出现了一堵矮墙。小李指着土墙说,就是这个。
我拿出一张A4纸打印的老照片,是1910年8月拍的,拍摄位置在我们脚下。
照片上方是一座山间梯田,上面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城,瓦顶田野,依稀可见羌族风格的碉楼。
小李指着对面说,应该是照片上古镇的位置。
然而抬头望去,除了陡峭的山体,没有梯田,也没有古镇。
小李指着底下说,这里是叠溪海子,叠溪古镇在水下。
我靠近土墙往下看。闽江不宽,但这里很开阔,水面如镜。但是,我的内心充满了焦虑,水下有千千万万的生命。
叠溪海子
叠溪古镇建于汉代,原名蚕陵。顾名思义,这里是养蚕业的发源地,传说是祖先的故乡,自然是丝绸业的发源地。当时,它是作为一个堡垒建造的,后来成为商务旅行者的一站。它是四川北部的商业集散地。直到上世纪末民国初,叠溪还是川北通往松潘、青海、甘肃的要道。
1933年8月25日下午,一声巨响,地面震动,7.5级地震引发巨大滑坡。山体几乎是直落的,落差500-600米,整个身体都掉进了山脚下的岷江里。下游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抬高了水位,叠溪永远消失了。
叠溪地震,除叠溪崩塌外,据记载“南北约三十里,东西约五十里,松坪沟山崩,岷江上游河道不通,松茂大道不通。”
老人口中的叠溪地震很可怕:地震发生时,一个小孩正在河东岸的山坡上玩耍,莫名其妙地被扔到了河西岸的山上。
叠溪死了多少人?据说当时叠溪常住人口500多人,马帮一天通过1-200匹。那几天正好是集市,包括商家。预估人口近千人,加上周边21羌族村落人口,沉入岷江的人数应该超过3000人。
当地人说,在悲惨的日子里,当你在湖边袖手旁观仔细倾听时,你可以听到下面鬼魂的哀嚎。
更大的灾难是40天后。地震形成了三个大型堰塞湖,上游来水,水位不断上涨。5438年6月+10月的一个晚上,茂县上游突然来了一场海啸。当人们意识到上游的叠溪堰塞湖大坝决口时,洪水已经冲到了县城。
洪水冲垮了茂县的城墙,直奔汶川,再冲到都江堰,4000具尸体顺流而下。
今天的叠溪海子最深处98米,平均深度82米。
1910年,一位在四川大学(现四川大学)任教的美国人卢德纳·艾德拍摄了一组川北的照片。2002年,他的后人以“回望历史”为名发表了这些照片,其中一张写着叠溪。
在四川高校任教的美国教授Ludna Aide在1910拍摄的图片被误认为是叠溪。
但也有人质疑,记录中的叠溪距离岷江水面有270米高,而照片中的古镇基本是紧邻水面的。另外,据记载,叠溪有278户人家,有大量农田,但照片中,房屋密集,没有农田的空间。显然,这不是一个叠溪。
艾德后人相识,原图没有说明文字,是自己实地考察后补上的。
2007年,中国科学院成都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开普在哈佛图书馆发现了亨利·威尔逊于1908-1910拍摄的数千张中国西部照片。作为植物学家,威尔逊的每一张照片都有详细的拍摄信息,海拔高度,经纬度,地理环境描述。其中一位,威尔逊这样记载“岷江流域”。岷江左岸。7200英尺高,叠溪古军事要塞。"
这是叠溪吗?
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于1910拍摄的叠溪古镇照片。
尹开普在档案里找到了叠溪市的手绘地图。地图上,古镇周围有坚固的城墙,古城东门外有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旁边有一排房子。据文字记载,“古城外松茂大道,城墙环城,城内房屋交错,望楼立于东门”。
照片与文字记载和叠溪图纸大体一致,可以断言这就是当年的叠溪。
据记载,照片中的叠溪重建于明代洪武十一年。当时“神医余定宇请童生重修,高一尺,周长三百九十尺,门四个”。
他来到茂县旅游局,请当地村民指认。老人确认是叠溪。虽然茶马古道因修建公路而被破坏,很多地区不再有人涉足,但很多老人还是准确地辨认出当年威尔逊拍照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站的地方。
站在一百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拍摄叠溪的位置,他拍摄了今天的叠溪海子。
1910年7月,威尔逊带着他的商队从成都出发,前往松潘。就是在这个位置,他架起了相机,正对着站台,叠溪城安静祥和,炊烟袅袅。
现在从这里看,对面没有梯田和古镇,但从整体山势和山形来看,还是能和照片上的山形大致吻合。
当时山体坍塌了一半,露出了土石。现在,对面的山郁郁葱葱。
尹开普说,自然就是这样。再严重的地理灾难,只要人类不去打扰它,它的自然生态也会慢慢自我恢复。
对面山坡静谧荒芜,山下海子波光粼粼。我打开笔记本,上面是玉蝶洞岩壁上刻的一首明代的诗,是这样描述叠溪人的生活的:“春去郊外,寻野鹤山。草迷失在平台的路径上,泥停滞不前。古洞可以风流,新歌可以笑谈。酪乳酊跃过西山,随柳过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