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学生规划自己,让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序
让孩子考高分,甚至满分,是很多家长的愿望,所以他们想尽办法创造各种条件,想尽办法让孩子考100分。但是拿到100真的那么重要吗?孩子的成长是绑在100分上的吗?当然不是。
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陈省身先生曾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让很多家长非常不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100分?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先生完全理解“100不考”的含义。他指出:“少年班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精髓,应该得七八十分。不要为了得到100而在细节上浪费时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能考个七八十分。如果他们想得到65,438+000分,他们必须努力几次,训练得非常熟练,不能出错。为了争夺这100的分数,你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相当于给土地施了10倍的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召开的“理想大学”座谈会。刘道玉先生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在他看来,对知识和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学生保持第一需要太多的精力,冠军代表不了什么。
让我告诉你另一个真实的例子:
美国能源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在学校时一直徘徊在第十名左右,而他的哥哥朱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参加工作后,当朱棣文成为教授时,他的哥哥是副教授,当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的哥哥成为正教授。
杭天长小学老师吴州把这种现象称为“第十现象”:小学的尖子生升入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工作后,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从优秀生的行列中“淡出”,而很多成绩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其实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爱因斯坦曾指出:“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所接受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而谁又需要做这样的“教育”呢?需要我们父母的,在家做。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高分永远是次要的,成长才是主要的。包括家长在内的教育者要教给孩子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如成熟的心智、健全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由优秀到卓越的能力基础、人际交往中的大智慧等。,这些更多的是父母在家里的言传身教培养出来的。
家长需要认清的是,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真心希望家长们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想想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成长,为他的终身幸福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