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声远的学术成就

《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与体系》,《文学评论》第1997期,第1期;

传统文论范畴体系及其方法论的现代阐释,《文艺研究》第3期,1998;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刍议,《文艺研究》第2期,1996;

传统文论阐释中的视域整合,16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古今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5437期。

钱钟书的文化变迁观与学术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1999;

钱钟书的文化变迁观与学术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第1期,2001;

对古代文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学术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学科范围、体系建构与文风——对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文艺学》全文,人大复印,2007年第10期;

返本开新:中国古代文论的本体论阐释与当代意义的生成,《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8000字(人大复印的文论全文,转载于2008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

《中国古代文论的对话与当代意义的生成》,《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12000字,人大复印的《文艺学》全文,2008年第12期;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进步”概念,13000字,《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的《文艺学》,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

如何解释和表达中国传统文论范畴,10000字,《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秋季;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意义的生成》,12000字,《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断裂与融合——论古代文论研究中的过度阐释,《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8500字,《文艺学》全文,人大复印,第2期,2010;

引领多元整合创新,12000字,文献综述,2003年第4期;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4200字,《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季;

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型命题学术价值的再认识,15000字,载《文学理论的走向与阐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2003;

学科意识与体系建构的学术效应——对《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学科的思考,7000字,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谈“一乡”,思想战线,第3期,1986;

《淮南子对情感与审美关系的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系列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0;

形象、现实与幻觉,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1987;

《& lt《淮南子>艺术创作与审美理论》,《文学遗产》第4期,1987;

传统文化的精神美学,思想战线1989号,1号;

《& lt《淮南子>论美》,第365438期+0系列文学评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3月;

《汉魏六朝赋体源流考辨》,《延安大学学报》第3期,1989;

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上),10000字,《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下),《丽水学院学报》第1期,2008;

徐淦《论中国》的叙述(18000字),《分歧》第三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1);

《魏晋思潮与学者的人生视野》,载《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一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17000字;

魏晋六朝思潮与人格审美风尚,中华民族审美精神鸟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魏晋理学与六朝审美主体精神,16000字,《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苏轼的文章论及其美学特征,人文学报,第1998期,第1期;

苏轼诗歌批评的意义和特点,14000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苏轼诗论》,《延安大学学报》第2期,1993;

《张文涛诗歌与诗学》,5000字,收录于《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6月;

章学诚《传记写作理论与实践》,19000字,《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夏季卷;

清代金石学举例:金石学与金石学的交汇,《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全文,《中国古今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文学价值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论原则》,《小说评论》第3期,1997;

文学价值观的正常化,中外文化与文学理论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65438+2月;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在命题与反命题之间,《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文化维度,《文献综述》第5期,2010;

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文化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6,165438+10月30日;

加强人文研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6,11.06;

大众传媒文化辨析及其社会影响,9600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文学

研究文摘,编号1,2010;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国首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序,60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视觉文化与文学理论的转型及其问题的呈现,3000字,《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7日第5版;

新世纪呼唤文学的尊严,《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2版,65438+10月27日,3000字;

中国建构文学理论的话语,人民日报,2009年,165438+10月20日,3000字;

本质,还是去本质,反本质: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研究中两种观念的平衡,《文学争鸣》2010,第18000字,全文转载于《文学理论》第六期2010头条;

《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述评:问题与模式》(学术访谈),《丽水学院学报》,第1期,2010。10000字;

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格局、问题意识与方法论范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2010,14000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3期,《杜高大学文科学术文摘》第3期,2010,《新华文摘》。

新世纪中国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的发展与问题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3期,2010;

新世纪文论的转型及其问题域,15000字,《北方随笔》200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抄《文学理论》2009年第8期头条全文;新华文摘,2009年第19期(8000字);

《文艺家的创作自由与道德自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文学理论》,人大复印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

当前文坛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争,《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期刊》,第1期,2007;

《当前文化研究中的误区及理论解决方案》,《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10000字,《文化研究》全文,人大复印,2008年第5期;

文学界关于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及文学本质的探讨,28000字;何、高翔主编《理论热点:百家争鸣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5438+2月;

《当前消费文化研究与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第7期;

当前消费文化研究与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红旗文稿,2007年第9期;

当前消费文化研究与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中国干部论坛》2007年第4期;

论当前“文化研究”的误区及其理论回应,《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4期,18000字;

引领多元创新——“三个代表”与人文理论创新,8500字,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理论研讨会论文,2003年9月;

引领多重创新——三个代表理论与人文理论创新,85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5438+10月;

《对话、交流、和而不同》,《人民论坛》2000年第6期;

论《新变》,《小说评论》第1995期,第1期;

从消费到变革——对当前文学观念发展的思考,《小说评论》第3期,1995。

平面化:王蒙当下文化心态的价值特征,《小说评论》第4期,1995;

当代文化精神建构的现实意义及其儒家资源,《文化评论》第1期,中国工商联出版社;

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1995;

《论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认知过程》,《淄博师专学报》第4期,1996;

《说不完》,小说评论1996第65438期+0;

人文理性:作为当下文化反思的话语,《湖南文学》第1996期,第12期;

《文学价值观的基本规定性》,《学术研究》第3期,1996;

人文理性精神的重建,广州文艺,第1996期,第12期;

学术规范与学术人格,文献综述,第5期,1996;

《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22000字,收《三个代表理论及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主要作者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

《综合集成之博》,《中华读书报》,2003年;

闵泽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当代美学家,河北教育出版社,8月1989;

思维敏锐,行动勇敢——《中国古代文论研究》2007年《文学遗产》第6期闵泽先生;

评李《》,《文学评论》第2期,2010,附7000字;

评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中国青年的美好明天——读薛宝琴的诗集《青春回忆录——一个知青的回忆》,沿河,10,2007。

关于革命圣地的思考,延河,第6期,2006 54 38+0;

评杜书瀛

《走向过去的诗园》,陕西图书馆4号,1989;

敏泽

传统文论范畴体系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美学体系》,《文学遗产》第3期,1997;

评《中国叙事学》,《文献综述》第3期,1998;

明代北京史研究的新成果,《中国历史研究动态》第3期,1998;

评吴·《中国文体形式研究》,6000字,《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代文论的现代体验,26万字,单行本,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5438+10月。

还原与建构——党声远古代文论研究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0;

《文学价值论》(与敏泽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月修订再版1.997,1.999;

邻古,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4月1999;

中国古代道士生平,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99;

六朝浊音——中国审美风尚史,魏晋南北朝卷(与第一作者袁吉喜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

《老子评点》,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5月,20万字;

《老子评点》,岳麓书社,2007年9月,20万字;

《宋代文学名著评论选》,中国文学作品分类与集成,文学理论上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收;

六朝悲音——魏晋南北朝诗歌选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月1版,7月再版,1996;

中华民族审美精神鸟瞰(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东方闲情》(合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百年回眸——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辩(执行主编之一,5卷10卷),大象出版社,1999,10月;

《新世纪文学理论读本》(8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名著(9种),中原农民出版社,2001,1;

国学基础图书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4月1999;

《中国人的休闲》,黄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