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24景述评
起点:学校门口(或图书馆前)
简介:目前整个大学城已建成8所大学,规划用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其中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占地935亩,总建筑面积279173平方米。与之相邻的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位于整个大学城的最北部。其校园建筑和景观都得益于福州的“秀水”,融传统与现代于一炉。目前已经后来居上,在福州大学城各个校区脱颖而出...整个大学城景观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向西北轴向延伸。中医学院处于“龙头”的位置。所以新区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思路就是“龙头”。在水系的处理上,也充分体现了“双龙戏珠”的形象。新区的规划还有另外一个寓意,不过还是先卖给大家吧,等我们参观完了再揭晓谜底。
现在请跟我一起走进这风华杏园。
杏林大道1:
这条直接通往图书馆的宽敞美丽的路叫杏林大道。地面用垂直于道路方向的原生花岗岩和凿刻花岗岩交替铺砌,既形成了有趣的纹理对比,又让人意识到通往“杏林”知识堂的路不得不硬,还让进校的车和人流自然流动。很有特色,很实用。
2.东风广场:
东凤坊以杏林祖师东凤、东凤、后官(今福建长乐)命名,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董峰医德高尚,不收自己治好的病人的钱和物,害人重病。他种了五颗杏子和一颗浅色的。十年后,他数了十万,他变成了一片森林。杏子熟了,董氏经常在树下搭个茅草棚。如果有人想要杏,他可以交换粮食,董枫用他的收入帮助穷人。这就是著名的“杏林”故事,“杏林”逐渐成为中医的美称,杏林大道也由此得名。
3.河图洛的书
接下来,你会看到一个神秘而神奇的身影。这个图形乍一看像是一个巨大的棋盘,其实很有讲究。这叫呼图罗书。你可以把竖、横、斜线上的三个数加起来,你会发现它们都等于15。河图和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种神秘图案,被誉为“宇宙立方体”。河图洛书奇数为白点代表阳,偶数为黑点代表阴。河图是伏羲传下来的,洛书是大禹传下来的。上半部是河图,“下半部16,上半部27,左半部38,右半部49,中半部50”,排列成黑点和白点的几个阵列,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底为洛书,“穿九只鞋,左一只,右三只,左七只,肩二四只,脚六八只,中五只”。竖、横、斜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15,非常奇妙。这些图式的内涵包括阴阳五行的生成和变化。掌握了这些图式中阴阳五行的生化规律,阴阳五行才能调和。《呼图洛书》涵盖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宇宙图式。据说伏羲收了中国典籍之首的河图八卦和易经,自古就有医者好沟通的说法。因此,景观在传递中医源头的信号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感到钦佩。
4.图书馆
图书馆也是我们的标志性建筑,整体造型灵感来源于蓄势待发的弓箭,预示着中医事业将快速发展。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2007年9月正式向全体师生开放,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2007年9月正式向全体师生开放。由图书馆、中国医学博物馆、闽台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成。图书馆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拥有近1.0万个阅览座位,各类文献约1.35万卷。你可以参观这里。参观完图书馆后,我们将继续参观其他风景。(如果进入游览,大约需要40分钟)
5.宣传栏
各位校友,参观完图书馆后,我们将继续参观中医校园风光。请跟我来。左边是宣传栏,是展示校园文化的窗口和平台。由44个宣传板块组成,长度超过***150米,定期向师生展示时事动态、科技动态、中医药文化动态、学生活动动态。
6、红木
请看这边。这里有一片树林,种着红木,是常青树。种子有翅膀,像螺旋桨一样落下来,说明中医学生在桃李世界。现在这种树已经在台湾省各地广泛种植。在刻有“桃花心木”的大石头后,还有台湾省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要在不确定性中生存,就要做一个经得起考验、独立自主、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旗山校区种植红木也是基于两岸医学同源。
7.比如陈修园。
福建人杰地灵,名医众多,其中陈修园、宋慈、陈世英、苏颂等都很有名。我们接下来要去的景点,都和这四位博士息息相关。首先,我想把你介绍给陈修园。陈修园,福建长乐人,清代名医。他一生著述甚多,如《伤寒论略》、《金匮要略》、《医经变要》、《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读本》、《医学民俗志》等。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花园路是为了纪念陈修园而命名的。
8.棋盘广场
请往前看,大家会对前面的一些黑色轮胎感到好奇。这些是什么?走近一看,这是轮胎镶嵌石块,地面划成棋盘的“棋坊”。在辽阔的“楚河汉界”上,“车”跳,我觉得我可以在这盘棋里。棋有战,但胜无可争议。医生救人第一,两者都是基于“仁”。它不仅与医疗资源相连,而且可供娱乐。
9.宋慈湖(沿着湖边栈道步行)
宋慈,福建建阳人,宋代杰出的法医学家。他一生办案无数,倾其一生之力撰写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调查文集》,比意大利的《福图那多》更胜一筹。费德勒早在350多年前的公元1602年就写过类似的作品。宋慈湖生态环境优越。经常有许多白鹭栖息,或在沙滩上悠闲觅食,或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真的很漂亮。
10.生活区简介(沿着湖边栈道走)
大家的左边是学生生活区,学生吃住的地方。辖区内有1学生食堂,3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9栋宿舍楼,可容纳6540名学生。
八角亭11
湖边建了一条栈道。闲暇时在这个湖边散步也是很惬意的。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另一边努力学习。眼前这个小亭子叫“八角亭”。校友一定记得,屏山校区也有一座八角亭。新老校区遥相呼应,坐在亭子里,和同学聊天,下棋,看凌波湖上白鹭分开。那种感觉不亚于苏东坡的“清风徐来,浪静如水”。
(穿过对岸的孔子雕像)对岸的雕像是孔子,将于165438+10月9日正式揭幕。
你可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图书馆。你刚才看到的雄伟的图书馆大楼已经改头换面了。其侧面和背面柔和的曲线酷似鹤明亮翅膀的翅膀,也预示着中医事业能像飞鸟一样越飞越高。
12,运动区
这是一个运动区,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场所,也是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的良好平台。辖区内有1田径场、1足球场、15室外篮球场、8室外排球场、4室外网球场、1综合训练馆。健康是革命的资本,在紧张的学习后保持身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优越的运动环境。
延平活动中心13
请向左看。这是我们新落成的延平学生活动中心。台湾省校友李言平先生捐赠50万元支持母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以此作为启动资金,建设了学生活动中心,并命名为“延平学生活动中心”。前面是我们的室内体育馆,有1篮球场,1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再往前,橙黄色的建筑后面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田径场和足球场。
14,石鹰桥(先引到介绍牌,再引导游客过桥)
刚才我们说福建有四大名医。我们已经介绍了陈修园和宋词。不知道你能不能找到第三个名医的名字?是的,我们面前的这座木桥是为了纪念南宋名医杨世英而建的。
杨世英,南宋淮安(今福州)人。他一生行医,从小立志学医。他在总结晋代王叔和《脉经》的基础上,提出了前人未发表的九相说、脏腑说、诊相说、脉病新闻说等三点意见。医学著作种类繁多:《伤寒本草纲目》七卷、《任斋知止方》二十六卷、《益脉真镜》二卷、《任斋小儿方论》、《查脉全丸》等。
苏宋桥(站在石鹰桥上俯瞰,但不是苏宋桥)
我们了解到有三位医师,现在还有最后一位——苏颂。前面一座石拱桥取名“苏松桥”,源于北宋天文学家、药理学家苏颂。苏颂,福建泉州南安人,独立编著《本草》教材。这本书是药物学的杰作,是宋代最完善、最科学的医学著作。本书继承了祖国一千多年的古代医学遗产,补充了苏颂的研究经验和发现,绘制了大量的药物图形并加以文字说明,准确记录了药物的来源、形状、性质、用途、采集季节、炼制方法、鉴别方法及配伍、禁忌等。各种药物,而且使用准确方便,这在明代尚属首创。
至此,我们已经被四位博士介绍完毕,现在进入教学区。
15,教学区(2,4)
教学区* * *教室77间,其中固定多媒体教室7间,* * *座位8017个;现在大家右边是厚德楼(2号),主要是学生上课的公共教室。大家左边是京城楼(4号),主要是中西医结合系的办公室和教学科研实验室所在地。
银杏路16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条路的两边都种着我们熟悉的银杏?银杏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曾说,“银杏能入肺经,益脾气,平喘止咳,减少排便。”同时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银杏盆景甚至被世人誉为“立体画、无声诗”、“活的艺术”。
17,校训广场(先去校训广场中间)
现在你位于校训广场。放眼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四栋主教学楼的名字。这四个楼名可以说是寓意深远,比如“自强不息”、“德”,取自《易经》:“天道强,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富庶,君子以德载物”。“至诚”和“至善”取自校训。
这八块石头上刻着我们的校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用》。“精”是指熟练的专业技术,“诚”是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人才称得上“大医”。“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尽善尽美”是指追求完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也是大学的精神。“大医精诚,止于至善”鼓励全体师生和医务人员围绕“精诚”二字不懈努力,直至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既体现了中医药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特色,又彰显了学校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的办学理念。
18,旗山论坛(校训石前)
请转过去一点,看这边。那个圆形的水楼就是岐山讲坛,是一个可以容纳500人的学术报告厅。旗山论坛项目于2007年6月5438+2月65438+5月正式启动。前来参加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的朱清时、陈开先、姚新生、刘、李等五位院士为师生们举办了讲座。即将召开的2008年中医药发展大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也将在这里举行。
(步行去季节性广场的路上)
请跟我来。绿树前面是一栋办公楼。自强楼主要是公共教室,山治楼是药学系的实验基地和办公楼。
五星大厦19
我们面前的建筑叫五星楼,也是我们的模拟医院。它由两部分组成。北侧是骨科、中医科、公共管理科、护理科、针灸推拿科等科室。南侧为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总建筑面积7500M2,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医、国内外妇幼临床技能、急救与ICU、针灸推拿、康复医学、护理、影像技术、医疗美容、综合病房等综合医学实训室,以及心理学、模拟审判等实践教学基地。它是一个为医学生提供临床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该中心的建立为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实习前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重复临床实践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临床技能训练平台。
20.季节性广场
下面是一个非常古色古香,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季节广场,占地2500平方米,从北到南分为三层。广场主体取“天圆地方圆”之意,呈现上圆下合的结构。我们现在在下部的休息和阅读区。该地区的地面路面分为12个区域,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此外,每个区域还散落着与每月天数相对应的红砖,共计365块红砖,代表一年365天。
(走进广场腹地)上部绿地被园路分成四部分,象征一年四季。还有24个草药种植区,代表一年中的24个节气。
在里面,有一个日晷(guǐ),它列出了一天中的十二点。日晷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它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量时间。也被称为“日晷仪”,这个日晷的误差是15分钟。由于太阳从春分到秋分总是运行在天球赤道的北侧,所以日晷针的影子就投在了日晷面的上方。从秋分到春分,太阳运行在天球赤道的南侧,所以针的影子投在春分点表面的下方。所以在观测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的日晷针投影位置。
每个人周围的回廊是48根文化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张仲景编纂和陈修园注释的药方。既能帮助学生学习,又能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医方剂,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
走出中医特色浓郁的季节性广场,我恍然大悟。《诗经》里说“我曾去,杨柳依依”。走在这条长满杨柳的路上,让人不禁想起诗人何的名句:碧玉如树高,万缕青丝垂。我不知道是谁种下了薄薄的叶子,但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
宝胜桥21
眼前的这座桥叫宝生桥:宝生桥的名字来源于“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闽南和台湾省南部民众信仰的当地守护神。据史料记载,宝生皇帝姓吴明本(殷桃),福建省同安县白蕉村人。他小时候学过医术,有一次遇到一个陌生人,教他拯救世界,驱邪。他在宋代成为一名名医。以“宝生大帝”的名义来称呼这座桥,不仅是为了缅怀,也是为了表明两岸中医药文化同根同源,源远流长。
22.名仕苑(只是在桥上看)
走过宝生桥,左边的建筑群就是大师园,顾名思义就是名师云集的另一个园林。主要用于接待校外重要专家学者的来访,也是教师下班后辅导的休息场所。
23.大义亭
大义阁位于我校旗山校区中轴线最北端的四庙岭上。造型为单檐八角尖木结构,造型(包括平面、造型、法式、艺术风格)符合唐宋时期。法语?该建筑以亭阁式为特色,整体框架由四部分组成:桥台底座、柱额层、铺装层和屋顶层。共有八根柱子,八个八角形,八条边,每边柱距为2.075438+0 m,总高度为8.98 m。
亭顶以葫芦、宝顶装饰,与悬壶济世的道教医学内涵融为一体,充分展示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魅力,烘托其勃勃生机。唐宋时期斗拱的运用体现了浓郁的浪漫情调和该地区古建筑的特点,翼角倾斜突出(此部分有明清特色),使厚重的亭顶有飞天之感。八角亭,整个八面石角,柱子,阑石和石阶基础给人一种稳定感。雕刻嵌莲唐宋柱基,使柱基联系更加紧密。明清之美不仅曲线优美,舒适度也不错。地面的红色地砖有福建特色。总之,大医亭严谨的设计风格,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木构件艺术的独创性,扁额的“大医亭”二字,因其寓意久远,也能激发游客的遐想,仿佛唐宋时期的几位大医亲临,加深了人们对风景的认识,从而使人领略其内在美。“大医馆”的震撼力不仅来自建筑造型之美,更来自其空间之美、意境之美、文化之美。
24.石镇花园(约20 ~ 30分钟)
请继续陪我参观。现在我们在石真园。请进去参观...
时珍园是以药用植物为主的植物园,占地100亩。主要由珍贵药材园、立体中医药学区、闽台道地及主要药材种植区、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区、文化长廊、人工湖等功能区组成。建成后将有机地集教学、科研、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成为福建省最具特色的多功能公园。时珍园以明代名医李时珍命名。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都得到高度评价。以“李时珍”之名点园,既取“时间宝贵,适时勉励”的谐音之意,又表达对伟大名医的敬意和缅怀。]
(从正门,在回图书馆的路上)
25、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你们的左边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7月3日。它占地约2500平方米。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陈可冀领导。主要围绕重大疾病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平台,有基础研究基地、临床研究基地和信息研究基地。基础研究基地建立了分子生物学中心、生物化学与免疫中心、电镜实验中心、中药提取分离中心四个中心。临床研究基地主要依托附属人民医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等挂靠单位。目前已建立肿瘤研究所、骨病研究所、老年病研究所、针灸研究所、白内障近视研究所。目前有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学位授权点、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台中医药文化文献研究中心。中医堂第二门诊部也设在这里。
(沿途还有实验动物中心和科研辅助室。)
在回来的路上
我们现在正在回东风广场的路上。大家一定都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建筑特别明亮漂亮。校园内主要建筑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和红白相间的立面,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内涵。我们的起点图书馆已经被湖滨路包围了,这条路叫修远路。水系外的修远路呈3/4封闭的椭圆形。这样,实际上校园内的主要教研实验楼都位于水系环绕的“湖中之岛”上,新校区的整体道路结构用一个椭圆形的弧线概括。群山环绕,绿水环绕,校园环境形成了类似胚胎的形象,意味着校园是一个可以生长的系统。
相信我们的校园会不断发展壮大,推陈出新,不断为中医药事业输送接班人,就像这美好的寓意一样,让杏林飘香,名扬天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岷江北岸的屏山东麓,一定会诞生一所一流的知名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