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2:关于大学生活的建议和警告

基辛格进入哈佛大学,成为学术界的后起之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提炼出了大学里应该做的五件事和不需要做的五件事。

我们正在读的这本书是弗格森写的《基辛格》。上节课我们讲到基辛格一家在纳粹推行灭绝犹太人政策之前移民纽约,从中产阶级退到社会底层。参加二战的经历改变了基辛格。我们说二战结束后,基辛格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1.大学里要做的五件事

(1)好好学习

第一件事当然是好好学习。基辛格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学生。他的同学回忆说,基辛格非常认真,坐在又厚又软的椅子上,从早到晚学习,边学边咬指甲。指甲被咬掉,他就咬下面的肉,后来就咬出血了。你可以自己编这个图。在写本科论文的时候,基辛格兴奋不已。他的本科论文题目是《历史的真谛》。

这篇论文写得有多好还不确定,但它是哈佛大学本科生写过的最长的论文,有388页,这还是删除了一大段关于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内容后的长度。在这篇论文中,基辛格把他读过的书都讲了出来,以至于哈佛大学不得不特别作出规定,即所谓的“基辛格法则”。基辛格法则规定,哈佛本科生毕业论文今后不得超过35000字或140页。

(2)尽快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

弗格森说,人们对基辛格为什么对历史感兴趣感到困惑,但他没有研究历史,而是研究了行政管理。行政听起来并不比历史高尚。这说明基辛格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不想一辈子坐在书房里,但还是想做点实事。他博士毕业后,明明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却死活不肯去,因为他想得很清楚。虽然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地位很高,但是通往华盛顿的路是经过哈佛的。在芝加哥大学,进入政界并不那么容易。

(3)找一个合适的导师。

这也是人们非常好奇的一点。德国人基辛格对德国问题很感兴趣,但他没有选择卡尔·弗里德里希作为导师。弗里德里希是现代德国研究的主要权威,而基辛格的导师威廉·杨·德尔·艾略特是典型的美国南方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炮兵部队的中尉,曾就读于巴黎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和牛津大学。吸引基辛格的可能不仅仅是艾略特的思想,而是他对政治的热情。艾略特参与了罗斯福新政,并担任艾森豪威尔的顾问。他很早就主张美国要做好抵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准备,这让当时主张不干涉主义的哈佛学生非常愤怒。事后证明艾略特教授是对的。

基辛格第一次拜访艾略特时,艾略特对他不感兴趣。他只是说他太忙了。他告诉基辛格,你应该回去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再去找他。基辛格从未受过哲学训练。他花了半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了一篇论文,但当艾略特读到这篇论文时,他突然发现了基辛格的才华,他引导基辛格阅读了各种经典著作。基辛格读大学四年级时,艾略特教授请他就他的手稿提出建议。

(4)尽快适应学术界的生存规则。

基辛格一直跟着艾略特教授,很早就开始混学术界。学习也是江湖,有很多生存法则。基辛格对一些规则把握得很好,而对另一些则不太在意,所以他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本科毕业后,基辛格帮助艾略特教授主持了一个国际问题的暑期研讨会,每个假期都会邀请三四十名世界各地的青年领袖到哈佛深造。后来这些学生中出了很多达官贵人。基辛格还办了一本杂志叫《合流》,请了很多名人写文章。事实证明,这些实践不仅锻炼了他的才能,也帮助他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网络。

(5)对时代的变化保持敏感。

基辛格毕业那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基辛格虽然在学校忙于攻读博士学位,但也从未忘记关注时事。他曾经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做过一个关于核武器的专题研究,后来出版了一本名为《核武器与外交政策》的书。这本书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年轻的基辛格博士很快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核战略专家,甚至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也称赞这本书。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选题好。

2.大学里不需要做的五件事

(1)大学没必要交朋友。

很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要交朋友,尤其是上了哈佛、北大这样的名校,以后还要靠校友资源。

这是一个误解。许多年轻人确实在大学里交到了最好的朋友,但基辛格没有。记者曾经采访过他的哈佛同学,发现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特别好的朋友。还有人说他一点都不招人喜欢。这可能是因为基辛格是一个年纪较大的老兵,他是一个贫穷的孩子,与哈佛的贵族气质格格不入。他更喜欢在部队里找到他的战友。但也告诉我们,在学校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去交朋友。

(2)大学没必要考第一。

虽然基辛格工作努力,成绩优异,但他并不是最好的。在哈佛大学,他绝对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明星。虽然得到导师推荐,但基辛格直到大四才入选学术精英团体,即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哈佛分会。这说明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并不是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而是轻松考进班里前十名左右的学生。

(3)没必要太在意你论文的题目。

基辛格的本科论文是关于历史哲学的,特别是关于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什么是错的,康德为什么是对的。他要探讨的主题是:如何看待历史决定论与我们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体的意志之间的矛盾。基辛格的博士论文主要是关于德国总理梅特涅的。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基辛格非常崇拜梅特涅,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如果基辛格没有成为未来的名人,没有人会读梅特涅写的这本书。

(4)没必要跟风。

我要说的是基辛格论文的选题。从这两个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写论文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写论文不需要紧跟潮流,因为潮流会起起落落,但是你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以后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会立于不败之地。

(5)没有必要一条学术路走到黑。

从基辛格的经历来看,我们不需要早早规划好所有的人生道路。如果真的想学,基辛格要做的很简单,无非就是发论文,评职称,步步高升。但即使他成功晋升为哈佛大学教授,那又如何?如果基辛格选择了学术道路,一路走到黑,他以后就再也不会有那些激动人心的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