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论文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各种竞争日益加剧,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的成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袁(196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结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特定的社会角色,中国学者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能正视现实,接纳他人;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情好;有合理的行为;有健全的人格;拥有优秀的意志品质[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会影响人生的成败。美国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2]这说明心理健康很重要。
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基石。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健康成长,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走向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如对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压力,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厌学。部分学生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人生观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不强。因此,逃课、早退、上课睡觉等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另外,大学和中学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进入大学后,很容易出现学生上课听不懂,课后无法自学,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导致厌学。这种人格缺失,认知能力不足,行为不当,适应能力弱,都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2)就业压力和心理焦虑。随着高校的扩招,人才不再稀缺,所以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临近毕业,很多同学感到焦虑和恐慌,对未来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缺乏信心。有些同学无法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选择逃避,酗酒闹事,沉迷网络。一旦回到现实,他们内心的焦虑就更加强烈。这不符合大学生能够面对和面对现实,协调和控制情绪,心情愉快,行为合理的心理健康标准。
(3)逆反心理,缺乏责任感。有些学生遇到挫折时,不从自身找原因,只是一味地责怪他人、家庭、学校、社会,从而产生不信任甚至反对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向的、固执的、极端的思维,与常识背道而驰,对正面宣传持不赞同、不信任的反方向思维,对不良倾向持赞同的感觉。如果家庭、学校、社会有所要求,有些同学会更加反对。越是家庭、学校、社会禁止的事情,有些学生会去做,缺乏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感。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对人格健全、行为合理、能够协调和控制情绪、心情愉快等要求相悖。
(4)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受个体的性格、认知、思维方式、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3]。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动机和需求。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是很成熟,容易冲动,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自我中心、排斥、嫉妒、猜疑、害羞、自我孤立,等等。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这种认知能力的缺失,无法接受和接纳他人,情绪消极,行为不合理,都是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问题。
(5)对虚拟世界的压抑和迷恋。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需要独立面对各种压力,所以在心理上面临很多压力和困惑,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特别是一些内向、失意的学生,更容易逃避现实,沉迷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成功,找到自我,获得尊重,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幻想,进一步拉大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这种缺乏良好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无法协调和控制情绪,无法保持良好的心情,不敢面对现实,逃避现实,把自己局限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显然违背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主要因素不容忽视。
(1)个人原因。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变化最剧烈的青年时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由于缺乏理论知识、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他们往往缺乏透彻的考虑,过于简单、片面和掺杂感情。当面对各种思潮、多元价值观、各种人生观的冲击和选择时,心理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如果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有效、合理的解决,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2)家庭原因。家庭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摇篮。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谦虚、乐观的人格特征的形成。相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武断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使学生容易形成叛逆、粗鲁、胆小、缺乏自信等不良人格特征。
(3)学校的原因。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难以适应,给部分大学生心理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此外,高校的不断扩大和大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4)社会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社会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加,中西文化的冲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社会的各种诱惑等等。,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当这些呈现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前时,很难避免心理问题。
第四,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1个人方面,培养自我价值。
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适应环境、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保证。培养自我价值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首先,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他们就能以乐观的心态看待问题,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最后,参加学校的各种有益活动,如体育比赛、演讲、展览等。,找出自己的闪光点。接触好书,积极向上的音乐,生活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远离不文明行为。
2 .家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必须坚持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合力。
3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国际教育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欠缺的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讲座,通过课程学习和讲座交流,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自觉维护和改善心理健康。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目前流行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手段。专业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除面对面咨询外,还应开展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心理咨询,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健康的心理。
(3)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文明、积极、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不可或缺的。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学校可以举办更多的活动,如艺术节,体育比赛,社区活动,社会实践等。,从而激发学生潜能,施展才华,增强自信,增进友谊,提高综合素质。
4.社交上,提供良好的社交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大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应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1]王磊,徐刚,毛伟,嫘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时代文学,2008 (24): 222。
[2]宋丰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芯言。高职生心理问题探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2 (7): 59-60。
点击下一页了解详情> & gt& gt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论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