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

办学理念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对大学是为了谁,是为了什么,应该怎样办的理性认识和目标追求。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不仅主导着校长的办学行为,而且对教师、职工和学生具有目标导向和行为激励的功能。一个称职的现代大学校长,必须有一套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大学办学规律、适应学校情况的办学理念。在这个概念体系中,“以学生为本”应该是第一位的概念。

一,以学生为本的内涵

此人,本,源也。以学生为本,包括以下含义。

首先,要把学生作为学校生存的根本。大学是为大学生设立的,办大学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没有大学生,就不需要大学教师,不需要各种设备设施,不需要各种管理和服务,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大学是为大学生服务的机构,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场所。

其次,要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素质和特色,而学生的素质和特色取决于其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从对象上看,既包括少数精英的成功,也包括全体学生的成功。在内容上,既包括个性发展,也包括全面发展。人格发展是基于人格差异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发展。良好的人格是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协调发展的结果。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体力、智力、活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统一性要求,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没有特色的同态发展,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是没有方向的畸形发展。从时间上来说,既包括现在的发展,也包括未来的发展。目前的发展是对大学学习期间所获得的体力、智力、能力、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发展是指着眼于瞬息万变、快速发展的未来社会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发展,即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学”,更要教会学生“学”,不仅要“适应”,还要“创新”。当前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未来发展是当前发展的目标。总之,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现在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动力,推动各类学校的改革。教学工作要认真研究和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特别是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以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工作要关注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别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困扰和价值冲突,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困难,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难;学生应该享有必要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二,以学生为本的基础

首先,它是对传统人文教育理念的继承。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文自由”的命题,要求通过和谐的体育、德育和智育来促进学生的理性发展和身体健康。文艺复兴时期,崇尚自由、解放个性不仅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神权政治的思想武器,也成为人文主义教育家改革教育、解放儿童的思想动力。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主张“自由教育”,认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善良,只有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发展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人。19世纪,纽曼和洪堡两位著名的大学校长对大学功能的理解存在分歧,但在大学必须尊重人自身发展规律,坚持自由教育的认识上却非常一致。在知识经济兴起、知识产业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职业更替和社会流动加快的现代社会,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第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的提升。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第一次对人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历史的分析。他们认为,人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例如马克思说“人们的社会历史永远只是他们个人发展的历史”,“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同历史完全转化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时,就把包括个性发展和主体性提升在内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他们还认为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总之,教育只有促进人的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唤。知识经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世界各国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认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一是基础扎实,包括深厚的人文底蕴、广泛的科学素养、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二是能力强,包括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第三,高品格,包括敬业、奉献、务实、合作,以及明确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第四,有特色,包括知识、才能、兴趣、方法的特色;第五是良好的创新,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非凡的创新思维和全面的创新能力。新时代的要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武汉大学最近一次全国大学生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存在“重六轻六”现象,即重视成人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视专业教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性教育轻人格教育;比创新教育更重视传承教育。总之,对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武汉大学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质量的抽样调查。毕业生的社会评价是: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文明修养、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术视野、外语水平、身体素质相对不足;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心理素质、自知力绝对不足。对北京23所高校6000名学生的调查也显示,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创造力有下降的趋势。

为了尽快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这种状况,许多学者提出,要反思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急需点燃的“火炬”,而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以创造为标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而不是以继承为标准,培养学生的依附人格;教育的重点不是教会学生“学”,而是教会学生“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天津大学提出了面向21世纪,注重全面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倡导“尊重教育”,即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和人性,旨在建立和谐、融洽、平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为大学生的创造性提供自由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南京大学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强调尊重学生意愿,注重因材施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提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全人教育”的理念,改革教育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

三,以学生为本的实施策略

一是要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这个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要和个人就业需要的“人才”,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体力、智力、创造力、活动能力和道德品质协调发展的“人”。这种人是把远大理想和务实精神结合在一起的人。他既能关心天下,又能以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为己任,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这种人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的人。他既有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求实精神,能够在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与优势的基础上构建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这种人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求实的批判精神和务实的求真态度、开阔的精神视野、完善的人格追求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这种人是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统一的人。他不仅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自我表现、自我提高的综合能力。这种人是人格发展与* * *统一的人。他既能认识和发扬自己的好性格,又能正视和改变自己的坏性格。同时又能肯定和培养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 * *特质,正确处理人格与* * *的关系。这种人是体质强健、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体质、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斗志、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和创造性的思维。

第二,构建满足学生差异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时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小批量、多花样、高质量的生产才能让产品竞争取胜,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去激烈的升学竞争正在转向学生选择学校、专业甚至课程的竞争。为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是细化基础课程,突出知识点,使之结构化、简单化,适当压缩课时;二是提高专业课的起点,简明但能反映科技前沿和学科发展;三是开设通识课程,促进文理渗透和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第四,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鼓励学生“设计自己”,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尽可能形成自己满意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五是多开设科研活动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社会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第六,加强实践课程,突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第三,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优化模式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包括规格、层次和类型、专业和课程、培养途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方法和教学管理方法等。总之,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向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发展。第二是全面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培养目标上,是从只注重专业素质到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并重的转变;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就是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打破原有的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和内容结构体系,实现学科、知识、能力的融合;体现在教育方法上,就是教学计划的灵活安排和启发式、辅导式、探究式、讨论式、电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的综合运用。第三是特色。特点是“人无我有,人无我有,人无我有,人无我有。”办学特色是:能客观分析社会需求,准确评估自身条件,合理定位专业,使专业独具特色;能充分发挥地方、学校、专业的优势,充分挖掘潜力,或能弥补他人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或能创造一条“新”的路径,填补一些空白,使课程独具特色;能因时、因地、因人(学生)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使教学和管理有特色;可以多渠道招生,多种形式培养,让学生多方面发展,最终多方面就业,让毕业生各有特色。

第四,探索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管理制度。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是一种对学生单向要求的“规范”体制,表现为集团化管理、统一要求、模式单一、学生被动使用学校资源。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学校和学生双向要求的“常规”制度,特点是个别管理、分类要求、模式多样,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和使用学校资源。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一是根据条件,逐步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制度,帮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二是在学生自由选课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班级管理制度,即打破传统的按专业管理固定自然班的制度,代之以按课程管理动态教学班的制度,帮助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第三,完善学分制,即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学分做出必要的定性和定量规定,对在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给予奖励;四是实行弹性学制,允许提前修完学分的学生提前毕业,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毕业的,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五是实行主辅学制,允许有余力的学生修读跨专业、跨学科的辅修课程和辅修专业,修读双专业、双学位;第六,实行导师制,为优秀学生配备导师,对有创造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项培养;第七,有条件的大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本科-研究生连续读”制度;第八,改革考试方式,实行课程复试制度,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课程试卷、课程设计、技能操作、笔试、面试、开卷考试相结合,考试不合格者必须对相关课程进行复试;九是按照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跟踪调查制度。

第五,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教学自由的校园氛围。过去从强调学校的影响和教师的责任的角度来说,提到“教师是主体”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强调终身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今天,应该明确提出“学生是主体”的理念。这就需要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氛围中,老师对学生不强求统一的规章制度,没有“急行军”的要求,只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自由讨论;在这种氛围中,师生都遵循着“不唯书本,不唯书本,不唯事实”的原则,老师们孜孜不倦地教学,循循善诱,学者们孜孜不倦地学习,勤于求知,课内外都充满了和谐与温暖。同时,要形成新型的教学管理关系。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都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为学生分忧,努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最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