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研究】本科教学质量评价

摘要: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是通过更新观念,发挥自身教育科研优势,对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实施多视角、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山大学初步建立了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本科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保证;研究型大学

高校教学质量保证是高校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生成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综合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多种手段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价,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基于研究型大学成长特征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研究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视野狭窄、研究方法单一。为此,我校尝试从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生态理论、创新人才培养运行与管理、系统控制论、信息论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哲学价值观是质量保证活动和生活趋势的关键。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来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呢?我们认为,对于转型期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重新定位质量意识,运行更长效的管理机制,提升人才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本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目前的情况,更好的选择是将质量保证的发展功能与监督认证功能相结合,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特征的“双轨”价值取向。这包括两个理念:一是将监控和认证功能作为质量保障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输入-过程-输出”的过程中,通过严谨科学的组织机制,确保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预定基准。二是建立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宽松和谐的管理文化实现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诊断和自我调整,培养认知、技能、态度、智力、人格全面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拔尖人才。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模块

为了提高质量保证组织体系的有效性,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在传统的教学决策与指挥、宣传教育与支持、条件保障、信息收集与处理、评估与诊断、信息反馈、审核与仲裁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强调发展功能的交流与激励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在巩固教学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转变管理机制,优化组织结构,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等保障主体的互动和参与,以“和谐校园”为主导思想,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的“绿色”质量保障。

在质量保证的功能运作上,借鉴ISO管理思想,梳理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点,应用系统流、动态监控的观点和“因子群”指标设计方法,建立相关功能模块(见表1)。加强质量保证要素的科学制定,发布涉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和教学评价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规划和程序性文件,注意把握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学科多样性的关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和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们以教学目标(绩效)、条件指标和过程因素建设为重点,以质量理念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推进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全程监控等方面取得突破,完善了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营造了全新的人才孵化氛围。

1.加强质量保证体系的顶层设计,立足精英人才培养。

首先,根据研究型大学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确立办学定位和思路,提出“厚基础、宽口径、重质量、扬个性、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形成科学的理念保障。

其次,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制定符合研究型大学定位的教学质量标准,变学习能力的一维评价为兼顾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多维评价,设置强有力的标准和制度保障。

同时,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突出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路,制定整体优化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和课程保障:

(1)重视基础平台建设,运行灵活的专业培养机制。

本着拓宽基础和专业教学纵横面,加强前后课程衔接连贯的原则,建立全校性、跨学科、跨专业的三级基础课教学平台,前期按照一级学科类别设置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后期将实行灵活的专业教育管理模式,在扩大自主选课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立体化跨专业、复合型专业培养为特色的个性化教育。

(2)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建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构建综合课程体系,加强不同学科教学的互补性;深挖富含中外优秀文化底蕴的课程内容,开设以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与行为科学、人文艺术、生命科学与医学为核心的系列素质教育课程,提供多元知识的学习氛围。

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和紧凑性,在增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同时,不断优化各类课程的比例,加快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增设高质量的研究性课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四年制本科教育为例,我校设置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以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为突破口,提高条件保障的效率。

鉴于教师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条件保障体系中最具潜力的动力因素之一,我们将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发展的系统化、层次化计划作为教学投入的质量控制。

第一个层次是培养青年教师和初任教师。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特点,每年对新教师和初任教师进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全方位培训。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需要,* * *设置了听课、检查指导、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综合评价等多个环节,并贯穿沟通机制和发展性教师培养模式,帮助教师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和智慧;为新老教师营造讨论氛围,培养青年教师的自我提升能力,使他们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第二个层面是进一步发挥专家型教师的作用。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们试行教授领衔的课程教学项目责任制;对热心本科教学、在教学研究、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专家型教师(特别是著名教授)开设本科课程或以讲座形式参与本科教学,提高教育起点。

3.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研究型、国际化的教学体系。

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全球意识的培养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优势之一。在育人实践中,主要通过三项措施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项措施是营造研究型学习环境,探索科研与教学深度相结合的本科教学机制。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建立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开放、综合的实验研究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研究资源促进本科生的探索性学习。[5]启动全校性、多学科的本科生科研培养计划,以项目立项的形式鼓励学生及早涉足科研;组织和支持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允许学生以科研成果申请学分,激发创新热情。

第二项措施是建立创新教学实验基地,培养拔尖的研究型后备人才。我校依托各类优生优育人才培养基地,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充分发挥高水平产学研基地的教育功能,开展跨学科联合培养、全程指导乃至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蓬勃成长。

第三招,稳步推进教学国际化,培养具有较强国际交流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已与国内外十余所著名大学开展了多项交换生培养和短期学习项目,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和管理体系建设,树立了专业教学的国际品牌,让学生在多校区学习体验中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4.推进质量控制科学化、制度化,保障本科教育质量。

关注现代大学的质量管理改革,初步建立“管理者、教师、学生多方沟通互动”、过程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模式,通过“4A”环节,即评价、批准、仲裁、调整,形成立体的质量监控网络。[6]根据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生态特征,系统正在向开放、集约、智能方向转变。

5.实施全员参与的动态教学质量过程监控。

通过制度化的教学督导,提高各级领导对本科教学的参与度和重视度;完善校、院(系)的“督导链”,强调发展性督导,兼顾“督导”和“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组建信息工作者队伍,充分调动本科生“参与教学”、“讨论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与学(见表2)。

(1)建立教师、学生、课程、专业多层次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凸显良性竞争和发展机制。评价内容侧重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和技术的应用。采用模糊定量评价和开放式定性评价来丰富评价信息。尝试“合作学科建设”模式,在专家评价中,评价双方共同讨论,促进被评价教师的反思。[8]启动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多校区“网上评教”系统;加强对评价者的心理控制,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学生评价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导向。在课程考试改革中,体现知识与能力测试、智力与非智力培养的评价文化,通过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建立科学的命题审核和考试质量分析体系,形成覆盖面广、难度合理、区分度高的优质题库。以增强学生知识应用、研究与实验、科研写作和团队协作等多维能力为目标,加强毕业论文各环节的形成性评价。

课程和专业的校内评估与滚动建设密切相关。以精品课程评估建设为杠杆,从建设思路、教学内容、课程特色等方面引导各学科课程不断创新。加强对各专业(特别是新增专业)办学水平的校内跟踪评估,以“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提升整体教学实力。

(2)畅通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前馈渠道,实现高效、全面的质量控制。

实施基于校园网的“教学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基层教学工作状态信息库,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动态发布系统,形成教学质量信息“评价、改进、重复评价”的“质量环”管理模式和“预防控制、实时监控、反馈控制”为特征的教学质量综合控制机制。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课程、专业群和师资队伍。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我们将不断强化一流意识,发挥现代教育管理作为教学改革催化剂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创新教学的评价机制,利用校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有力支撑,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更加优化的状态。

[责任编辑:张冬梅]

中山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陈晖;张中山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中山大学教育教学评价中心副教授李小梅;刘纪可,中山大学教务处主任,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