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家班能出作家吗?
因为武汉大学作家班的成功,当时的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鲁迅文学研究所等单位也相继开办了作家班。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办作家班的使命落在了南京大学身上。从1986开始,南京大学中文系从未停止开设作家课,至今已有25年。这些作家班先后培养了邓友梅、蒋子龙、王安忆、莫言、张抗抗、刘震云、余华等一大批著名作家。如今,上海社科院和上海作协联合开设了作家班,复旦大学中文系首次开设了全国首个MFA创意写作硕士班。中国的作家阶层开始走向繁荣的时代。一些“文学少年”想通过进入这些作家的班级,跻身作家之列。那么,大学能培养作家吗?本期主持人:国语作家也需要上高等学校找工作。众所周知,当今社会,除了能力,文凭也很重要。现在全职作家不多了,作家要找工作,要养家糊口才能有外遇。即使是专职作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出版社也非常重视作家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有才华的“文艺青年”进不了大学大门,而开设青年作家班正好给了他们一个进入“象牙塔”的机会。作家在系统学习大学课程后,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大学中文系的很多课程都涉及历史和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作家的知识和文化背景,还可以为以后的创作提供素材。而且青年作家班为“文艺青年”提供了一个平台,作家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稿件质量。陈济(上海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当时反对教文学作家,是否有大专学历,是否在高校或科研机构有职位,与其说是专业问题,不如说是专业问题。有些作家认为大学背景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有些作家认为,大学是作家锻炼思维和技巧的道场。有些时候,作家回避大学,而在其他时候,他们渴望大学。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尤其是文化教育体制,中国很多作家没有上过大学,或者毕业后进入文联、作协等半官方机构。他们不后悔,反而以此为荣。而大学里的人则强调进入大学的是文学批评和研究,而不是文学创作,有些老师甚至粗暴地掐断了学生中的文学萌芽。直到1960年代80年代中期,1960年代出生的作家进入文坛,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进入大学。具有讽刺意味或启发性的是,这些作家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比如马援进了同济大学,格非进了清华大学,还有很多进了海大...他们曾经认为大学教育不利于文学创作,但他们现在大学教的是文学创作。北塔(诗人)招“麻木不仁”的学生,很难让人乐观。我一直认为,写作是真正有感觉的东西,只有真正有话说的人才能成为作家。一个人能否成为作家,首先取决于真正的叙事冲动。写作的课堂就是生活,就是写作本身。至于作家,我觉得没有一个太量化的标准。当然,评价作家水平还是有大致相当的标准的。比如发表作品的数量和发表作品的水平(如国家级出版社或期刊、省级出版社或期刊)在评价中占有一定的权重。关于“大学能否培养作家”的争议,首先让我想起了大家熟知的文化大师“郭老曹”。当郭沫若、老舍、曹禺都处于“有情有感”的生机勃勃的状态时,他们就成了写作天才。当他们处于“没有感觉”的状态,全力以赴的时候,就没有天才了。而如果我们招收一批“麻木不仁”的学生,努力学习,然后没有感觉的努力学习,能培养出一批作家吗?很难乐观。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一个人可以走不同的道路走向成功,成为一名作家。大学可以产生伟大的作家,很多伟大的作家可能没有上过大学。各种观点都能找到相关依据,说得通。就像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通过大学文凭寻求出路一样,也有一些年轻人不上大学也可以很有前途。我注意到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上有王安忆。王安忆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她不仅小说写得好,写作也学得深。我看过一本根据她的教案编辑出版的书,是研究《红楼梦》的。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想法和文字非常有趣。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肯定比完全没有写作练习的学生受益更多。再独特,做作家,最后还是要看作品的。至于能不能成才,还是需要一句俗不可耐的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柯云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