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有区别吗?

在很多人眼里,中西方教育是有差异的,不仅仅是差异,还有很大的差异,不仅仅是很大的差异,还有西方教育比中国教育好。这个西方主要是指美国和英国。于是,近年来漂洋过海到异乡寻求“良好教育”的孩子如鲫鱼。有条件的就出国,没条件的就出国。以前家长的问题是,我的孩子要不要出国?现在父母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什么时候离开比较合适?这些家长唯一没有想过的问题是,他们来到美国和英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良好教育”吗?

近年来,一些生活在国外的人根据他们的经历比较了中国和西方的教育差异。这些比较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但另一方面,模式化、概念化、抽象化的二元对立也损害了我们对教育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一般来说,共同的区别有:在教育目标上,西方教育是公民教育,而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西方教育强调自由,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中国教育强调纪律和秩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在教学方法上,西方教育是温和的启发式教育,而中国是严格的填鸭式教育;并且,西方的教育是平等、对话、沟通,而中国的教育是虎妈狼爸,等等。

这种非此即彼的“脸谱”与去年夏天非常受欢迎的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强大吗?中国教育达到了高潮。在那部纪录片中,中国教育被描绘成一张刻板、僵化、严厉的“狰狞面孔”,却不料在期末考试大赛中,竟然打败了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英国教育,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中西教育对比讨论。让我不解的是,尽管讨论铺天盖地,却很少有人质疑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我不是说纪录片是假的;我的意思是,纪录片是真的,但它所展现的问题可能是假的。当初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我有一点怀疑。中英文课堂有这么大的区别吗?纪录片中展示的所谓“中国课堂”看起来更像是根据事先写好的剧本导演的。事实证实了我的猜测。五个中国老师中有三个目前在英国工作生活,而被认为最“中国”的严老师,其实从1997就开始在英国生活了。他们真的明白今天中国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吗?另一个被揭露的事实是,在拍摄过程中,中国教师试图根据真实情况进行调整时,被导演组要求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呈现所谓的“中国教育”。换句话说,面目狰狞的“中国教育”很可能是BBC纪录片导演们想象力的产物,未必符合当今中国的教育现实。其实只是想达到一种戏剧性的传播效果:一种不被认可的中国教育模式最终战胜了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英国教育模式。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可能早在开拍前就已经被预设好了。呈现“汉语课”的中国老师,不过是BBC招聘的演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真实记录”了中英两国教育差异并引起极大关注的纪录片,甚至引来了英国本土人的不满。从某种意义上说,BBC纪录片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商业目标,但并没有同样成功地帮助我们提高对教育的理解。

我的观点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气候、环境的差异,中西方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但从“好教育”的角度来看,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在开始下面的讨论之前,我想严肃地指出,这里所说的中国教育,不仅仅是指当下中国的教育,还包括从孔子到中国几千年的教育理想、传统和精神。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不满和批评,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教育本身有多严重。相反,这是因为我们背离了甚至抛弃了中国古代教育先贤的优良传统。解决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需要向外看,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更需要向内看,从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论语》是人类的教育圣经,是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财富。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脸书》在中西教育比较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西方强调价值观教育是事实,中国今天缺乏价值观教育也是事实。然而,在我们的祖先那里,价值观教育一直是教育的核心。这个价值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孔子的最高教育理想是“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孟子也说:“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别人的人,永远爱别人;尊重别人的人,也会永远尊重别人。”这一教育思想不仅与柏拉图的“哲学之王”教育思想、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和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而且远远丰富和超越了后者。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道德,其次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士先知,而后文”,所以孔子说:“弟子进则孝,出则孝。他们真诚相信,他们无时无刻不爱着人,但他们是善良的。有余力就学文学。”在实践了孝顺、信任、爱人类等一系列道德目标后,有余力的时候再学习文化知识。《大学》开篇就明确指出,“大学之道,明于德,近于民,止于至善。”在韩愈的教育世界里,“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授业”次之,顺序非常明确。

20世纪以来,西方顶尖大学纷纷进行以通识教育为标志的本科教育改革,中国大学也加入了这一行列。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克服高等教育中日益严重的专业化、职业化倾向,凝聚社会知识,培养一个全面认识自己和自己在社会、宇宙中的地位的完整的人。其实这样的思想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早就有了,境界更高。因为西方教育只是实现了“通识教育”的价值,而孔子在更高的层面上强调“通德”,“通识教育”是其次的。道德远比职业重要。孔子有三千弟子,分德、言、政、文四科。其中,道德品行是最高的科目,其次是文字,其次是政治,文学(即知识)是最后的。颜元,德性部的代表人物——孔子最喜欢的弟子——“用之则行,弃之则藏”。即使你学会了所有的技能,如果你偏离了道,你宁愿藏而不用。列在文学部的夏紫也说:“虽有小道,必有可观之人;远离泥淖,也是君子。“技虽重要,恐有碍大业,故君子不搞。最极端的例子是樊迟邀请学生研究农作物。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会做一个托儿所。岳:“我不如旧圃。“离开樊迟。子曰:“小人也,徐帆也!“那真是怒不可遏。这只是在诅咒樊迟是个恶棍。”小人”是对孔子最严厉的批判,比批判光天化日之下睡觉的屠杀要严重得多。这种“重道轻术”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的社会发展。在中国古代,技能被称为“奇技淫巧”,是连妓女都不屑一顾的最后一项技能。为什么会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目标?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国教育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往往高度推崇西方教育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和培养。众所周知,尊重学生的个性,恰恰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孔子对中国教育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因材施教”的伟大思想。鲁兹和尤然问了同样的问题:“司文·祝星?”孔子的回答是相反的,完全是根据鲁兹和尤然的不同性格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实现的教育理想,今天却无法实现。手里捧着老祖宗的金饭碗,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去西方寻求教育的真理?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国教育强调统一标准答案的同时,往往高度赞扬西方教育的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事实上,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孔子也从未提供过统一的答案。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比比皆是。例如,张子、樊迟、老子、子贡、颜元、仲宫和司马牛都问过同样的关于仁的问题,但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张子问了两次,樊迟问了三次。关于政治问题,子贡、齐景公、张子、嵇康子、鲁兹、仲宫、叶公和夏紫都曾问过,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类似的例子还有“孝”、“君子”等等。为什么现在要强调统一标准答案?事实上,强调统一标准答案恰恰是西方“标准化考试”的结果。尤其是大规模计算机考试实施后,只有唯一答案才能被计算机快速识别——这只是人被机器奴役的一个明显证据。标准化考试为西方大学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录取依据,但也受到西方教育界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导致顶尖大学的录取并不取决于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而是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那些在西方教育圈未必形成的“标准”,我们为什么要拿它们当标准来代替?

今天人们常常赞叹西方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重视,尤其是熊海子,在国内看似无所事事的他,一到美国,立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像中国的中学只盯着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尖子生,其他的都是“陪读生”。这确实是事实。但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不是这样的。孔子说,“教有无类”;他说,“我从来没有不知道把自己绑起来。”只要主动送我一点小礼物,我就没事干,尽力教。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今天,人们常常高度推崇西方的诱导式教学,批评中国的填鸭式和填鸭式。事实上,诱导教学法虽然起源于苏格拉底,但直到二战后才在西方教育中流行起来,关于它的争议还很多。至少在美国,尤其是殖民时期建立的以培养牧师为目标的学校,教学方式绝对是填鸭式的。不管他们是否理解,学生必须记住圣经和拉丁文学的大段大段,这样才能通过考试。哈佛建校后的前两个世纪,学生每天都要背诵规定的学习内容。这甚至引发了1834长达一周的骚乱,并导致几乎所有二年级学生被开除。然而,在中国古代,教学是诱导性的。孔子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用他的志向、知识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所以颜渊会由衷地感叹:“师傅好,有魅力,会给我写信,要我客气,但又停不下来。”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国教育行政部门过度管理学校的同时,经常将其与几乎无所作为的美国教育部相提并论。其实老子早就说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如果王厚能保持它,一切将是自给自足的。“教育之道在于无为,‘自我改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他补充说:“如果你管理一个大国,你可以煮得新鲜一点。“治理大国,不能折腾,琐碎。这难道不是给今天层出不穷的“烙煎饼”之类的教改措施敲响警钟吗?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西教育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抛弃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是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西方的教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他者”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但教育的“真相”其实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意味着技能的训练,甚至是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教育和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让学生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帮助他们建立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教育要让人意识到你是谁,你在哪里,你的根在哪里。正是在这一点上,如果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国外,他们就失去了文化根基。现在急着送孩子出国的家长,早晚会后悔的。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但他(她)已经不属于你,不属于中国,甚至不属于他(她)所在的地方。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力非凡,甚至可能在跨国公司获得显赫的地位,但他(她)不知道他(她)是谁,你也不知道他(她)是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样的痛苦和打击是毁灭性的。

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国教育人肩负的使命: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承担起教育的本土责任?让我们的孩子在家接受良好的教育,天天见家长,按照自己的天性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天天向上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负责任的公民。这是我的梦想。相信在中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个梦想一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