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文化?谢谢你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构成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相比较而言,美育是一种超越性的综合教育。它强调的是“陶冶”,是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全心投入,使人体验到美好、成功、幸福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敏感、欣赏、创造和自强能力。
加强
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许多成功的美育范例。
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作为美育的重要目标。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心境,是“至高无上的、僵化的”、“塞于天地之间的”,是由内在的“集义”而生的(集义就是一切与义一致。见《孟子·公孙丑上》朱注),不待外需。后世把“浩然之气”理解为最高的仁义道德,爱国主义就是这种仁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一直被视为“大节日”。“见义勇为”、“以身殉国”、“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等等,崇尚气节,讲求情操,培养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气节,并逐渐凝聚和巩固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民族气节。虽然爱国主义的概念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早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大公阔然”作为他们的价值理想,即要求社会成员忠于职守。孟子所谓“天下之乐,天下之忧”,荀子所谓“天下之大事”,都表现出关怀天下的道德信念。这种信念一代又一代地得到丰富和完善。到了明末,宋代的范仲淹和顾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精辟地概括了这一点,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远大志向和崇高气节。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就未来。把我们大学生培养成这样有大爱的人,是我们教育的目标。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养性”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形成了向内探索的主体道德精神,这体现在以自律、修身为特征的德性修养理论中。这种修身理论强调自律和自我超越,从而维持人际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礼记·大学》说:“从田字到庶人,无不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从皇帝到普通百姓,我们只要一心一意,就是把修身养性作为根本。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圣人,奠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一套各具特色的修身方法,如慎独、自省、自诉、尊道、聚义、养气等。,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我住在三省三省”。中国的传统道德一直告诫“慎独”。慎独出自《礼记》:“君子慎于未见,恐乎闻所未闻。勿见其隐,勿显之,故君子慎之。”这意味着,当你独自一人,没有其他人注意时,你也应该谨慎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省的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行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塑造了许多品质高尚、节操坚定的君子人格。
美育在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培养和完善高尚人格、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性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注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只有具有良好情操和良好道德的人,才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合一”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对天地关系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天地、天人不可分,对这种内在关系的经典概括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周易列传》说:“夫与天地,与日月,与四时相和。”思想家把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生* * *的现象称为道德。当人们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时,儒家因明而诚,因明而诚,天人合一。当人们用道德来指导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天人合一”时,就形成了新的更符合现实的道德思想,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道德观倡导“仁者爱人”,塑造了中国人的哲学生命观,也说明中国传统道德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其理论基础是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大系统,人与自然都位于其中。然而,由于对自然毫无保留的开发,对自然物无节制的消费和享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高度紧张。今天,世界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和捕鱼的困境。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征服遭到了自然的报复,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不断到来。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把“天人合一”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
“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传》:“君子以自强不息”。《内聚力下》强调:“天地之大,生而有之。”也就是说,天道向前,向前,生生不息;君子要效法天地之德,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古今中外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光荣传统。自我完善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步的品质,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礼记·大学》所赞:“新则新,变则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和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自信、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勇于创新、不懈努力战胜各种风险、经受住各种考验的法宝。自强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古以来就为有识之士所重视和提倡。自我完善的特征是自尊、自信、不卑不亢和独立的人格;它的特点是坚韧不拔,努力工作,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悲观气馁,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远大的志向,对崇高理想和目标的执着追求,等等。千百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高校美育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21世纪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具备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高尚情操和审美精神,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自身价值。
青铜器与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人的骄傲
青铜是指紫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其呈蓝灰色而得名。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了青铜器,然后中国经历了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制品是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把单铸青铜刀,装饰较少,反映了古代先民朴素的审美意识。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65438+6世纪)已经有象征身份的礼器,与礼制政治制度相呼应。
商代(公元前65438+6世纪~公元前11世纪)青铜器发展到顶峰,大型器物重叠,图案错综复杂,有些神秘色彩。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6年),青铜器与礼制结合更加紧密,冶炼铸造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6年~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b年)青铜器一改过去的设计,造型纤巧清新,普遍采用较高水平的制作工艺,充满乡土和生活色彩。
秦朝之后(221b。c ~ 1840a。d),祭祀器皿的比例大大降低,钱币、度量衡、铜镜更新创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长期以来,中国的青铜铸造技艺一直停留在其他国家赶不上的水平。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艺术于一身,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它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