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大学师范学院的历史地位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师范学校起源于17、18世纪的法国和德国。在中国,师范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65438年至0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专设“师专”,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1902年,师范学院在史静大学堂成立,这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因此,北京师范大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它的建设过程也真实地记录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的有识之士感受到时局的危机,争相救国。许多爱国人士提出,救国的要义在于开办新学校,培养人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制定了《史静大学堂章程》,规定史静大学堂分为通学和专学两类,同时设有师范学堂和编译局。后来,经过“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等变故,史静大学被关闭。1901年,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理大臣,主持重建史静大学堂。考虑到“国家急需物资”,先开设速成班,分为“官学堂”和“师范学堂”师范学院先招生,6月1902+2月17正式开课。史静大学堂师范学校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源头。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师范学校章程》将师范学校分为小学(各省设立的师范学校)和优(史静大学堂的师范学校)两类,制定了师范学校章程,详细规定了办学宗旨、学科分类、课程设置、入学要求、毕业效力和义务等内容1908年5月,史静大学优秀师范系更名为史静优秀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独立创办高等师范学校的开端。史静高等师范学校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编制课程,引进外国近代课程,编写教材,初步奠定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基础。从此,中国有了比较完整、正规的师范教育体系。

民国建国之初,军阀混战,人民水深火热。但中国有识之士仍不忘发展现代教育。1912,史静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当时教育部的批准下,北京师范大学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1925年,1908年创办的北京女子师范学院也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北京师范大学史》不仅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史,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浓缩史。北师大的师生不仅致力于学习知识,而且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1919年5月,北洋政府代表要签订出卖主权的《巴黎和约》的消息传到中国。3日晚,北京师范学院连夜联系北大等学校。4日,北京师范学院的队伍率先抵达天安门广场,与陆续赶来的北大等校学生一起,愤怒声讨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在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壮举中,师范院校学生在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之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占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被迫迁至Xi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Xi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Xi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是西北联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后来改为师范学院。1940年,西北师范学院奉命迁至甘肃兰州,在黄河岸边的荒滩上再次从零开始。因此成为西北地区除陕西外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为西北地区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9,一轮红日,照亮了神州大地。沐浴着新中国的曙光,中国的教育从此脱胎换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进入北京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了黎锦熙老师和其他教授,听取他们对建国和治国的意见。不久,毛主席题写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名。毛主席还亲自召见师范大学校长,指示各行政机关为办好师范大学提供便利,使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大学中起到“示范”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七五和八五期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所重点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学校首次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中国高等教育,包括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像近代中国革命一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从史静大学师范学院成立至今,中国近代教育的曲折发展已有100年,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发展也有100年。

戊戌变法前夕,梁启超在《首都大学章程》中提出了设立“师范学校”的主张,并大声疾呼:“欲改旧习,兴智学,必以设立师范学校为第一义。”戊戌变法失败后,围绕史静大学堂,清政府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清廷任命的管理科学大臣孙家鼐提出了创办官学的八大问题,但对师范学堂三缄其口,不予褒奖。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等维新派构想的高等师范教育就无从谈起。1902年,张百熙受命修建史静大学堂后,勇敢地继承和发展了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强调“办学为师为先”,创建了史静大学堂,从而推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全国划定六个高等师范区,北京为第一区。1928年,国民政府一度将北平九所大学合并为北平大学。在师生的强烈反对下,北平师范大学于1931重新独立,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新校组建后,北师大整合了学科设置,正要重振雄风。从1931到1932,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取消师范大学的激烈争论。事实上,自1921年学制改革以来,全国原有的六所师范类高校中,除北师大外,都相继与普通高校合并或倒闭。只有北师大依然独树一帜,坚持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道路。虽然辩论失败了,但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建设。

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史上,另一场关于师范大学的争论发生在1966年文革前。当时高等师范教育有两个口号:一个是师范教育要“面向中学”,一个是“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甚至有人提议取消师范学院。1961年,在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大家讨论了办好高等师范教育的有关问题,一致认为高等师范教育不是能不能办的问题,而是如何办好的问题。其实这场争论并没有结束,这个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又被提出来了,在这场争论中,本质是对师范教育性质的认识。许多专家提出师范教育应该强调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一致性。在争论中,北师大始终站在争论的最前沿,从理论和教师教育的价值方面提出了许多见解。同时,学校在教师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注重拓宽专业,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100年间,虽然人们对师范教育的争论从未停止,也不时有人主张取消师范大学的设立,但中国相对独立的师范大学并没有被取消。相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蓬勃发展。从史静大学师范学院的建立,到史静大学优秀师范学院,再到北京师范大学,再到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大学代代相传。今天,北京师范大学不仅成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领导者,也是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府。这说明近百年来师范大学的发展符合中国这个办大规模教育的穷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一个世纪以来,各级师范教育不仅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教育大厦,而且对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站在新世纪的新起点,回望历史,我们不能高估师范教育的作用。

秉承百年历史积淀,历经百年风风雨雨,北师大始终高举高等师范教育的旗帜,在“学为人师,为人师表”的校训鞭策下,逐步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朴实、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校风。师生始终把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作为崇高的理想和教学科研的动力;以诚待人,以简为行为准则,为人师表;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鞭策自己;把当老师作为一生的自我追求,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史静大学堂及其师范学院的建立是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也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几乎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引入同步。因此,史静大学师范学院成立以来的一个世纪,是中国现代教育从萌芽到成长、发展、壮大的一个世纪。北京师范大学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缩影。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乐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这是一部“壬寅学制”,正式规定师范教育分为师范学堂和师范学堂两个层次,对师范教育的初级和高级阶段已初步形成了明确的概念和体系构想。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新式教育体系。当时虽然颁布了“非殷学制”,但并没有实行。1904年,清政府修订学制,颁布《奏学堂章程》,规定师范教育分为优级和初级两个层次,优级高于大专,初级高于普通学校。由此,我国师范教育从各类学校中分离出来,开始形成独立的建制。

作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起点,史静大学师范学院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教育理念来看,史静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而师范大学堂是其核心和基础。百年来,师范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母机,成为中国人的学问;从教育体制来看,师范学院的建立和从大学堂中单独设立学校,标志着近代中国独立师范学院制度的确立。从学校课程体系来看,师范学院设计的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相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师发展范式,也从根本上奠定了近百年来中国一所师范学校的办学基础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