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模仿的特点是什么?中国有哪些建筑是代表作品?
古典文艺复兴建筑严格遵循古典建筑的建筑风格,也称新古典主义;不拘一格的风格是以历史为基础的,但并不侧重于任何一种建筑风格,往往是几种风格的结合,所以也叫“集仿”。唐毓麟府、万福临府、于济川府、张廷栋公寓等都是这类建筑的代表。
复古风格的官邸分布在商埠,建造时间集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官员都是冯军阀的重要成员,官邸建筑尽显豪华气派。
唐玉林府的建筑稳重大方。正门在西边。四根Onek风格的柱子用来支撑二楼平台,同时也是入口雨篷。站台栏杆是欧式栏杆。墙上装饰着明显的欧式切割线。平屋顶,女儿墙饰有欧式线条。
张府正门两侧及上部各有两根比较大的欧式立柱,立柱上装饰有欧式半圆拱形;一楼墙窗为拱形窗洞口,二楼、三楼墙窗为长方形窗,窗户上缘与一楼窗洞口呼应,有拱形装饰;二楼栏杆的做法也是欧式手法的体现。
小青楼的正面和侧面看起来完全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中西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特质。
一方面,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如工厂、车站、银行、医院、学校、会堂、教堂、领事馆、新房等,以及以钢材、水泥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相应的新的结构方法、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对以木结构和手工建造为主的传统建筑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宫殿、祭坛和寺庙、帝王陵墓、古典园林和寺庙等传统建筑类型都停止了建设。这些都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总之,总体上发展到最后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在近代已经逐渐淡出,新建筑成为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
然而,这种“新”并不是从中国传统建筑内部自然演变而来的,而是用列强的刺刀从外部强加在中国土地上的。大量西式的“房子”——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及后来的“现代建筑”——最早出现在各大城市的租界,目的是掠夺中国的财富,炫耀西方的骄傲,羞辱中国。这一现实伤害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艺术是感情的产物,所以中国一批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爱国建筑师自然会揭竿而起,与之抗争,于是与完全西化的建筑潮流相对应,近代中国建筑掀起了一场颇具声势的“民族形式”运动。这场运动得到了当时政府的支持,以维护其法律正统,甚至外国教会也参与其中,宣传其文化理念。因此,完全西化的住宅和对“民族形式”的努力构成了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两条主线。
早在明代,中国就出现了西方的教堂,清初在圆明园建了一座“西洋楼”,是在清廷工作的西方画家设计的。水平不高,基本采用了西方文艺复兴后的巴洛克风格。但是,西方建筑的大量涌入是在1840鸦片战争之后。本世纪以来,随着近现代西方建筑的发展,与同时期西方建筑外观一模一样的“洋房”大量出现在各大城市的租界里。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古典主义盛行,更多模仿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之后又模仿各种西方古代建筑形式,如上海外滩英国银行公司、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礼堂等。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20、30年代,大部分建筑形式已经转化为现代的“现代建筑”,如上海外滩江风情、沙宣大厦、24层国际大厦等。江海山口和沙宣塔依然带着折衷主义的印记,而国际饭店则属于正宗的现代建筑,与同时期的美国芝加哥现代建筑学派几乎相同。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末以后,即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除了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推行的、仍属于西方折衷主义的所谓“兴亚式”建筑外,建筑活动并不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流行,“民族形式”的建筑运动也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其形式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基本照搬古代形式,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如南京中山陵、原中央博物馆“大礼堂”、灵谷寺阵亡将士纪念塔、中山陵佛经楼、北京燕京大学未名湖塔等。中央博物馆的“大礼堂”是一个展厅,从整体到细节完全模仿北方辽代的建筑。灵谷寺塔和未名湖塔也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在形式上模仿宋塔和辽塔。中山陵的佛经建筑是清代北京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形态的再现。
以这种方式建造的建筑大多是功能简单的纪念性建筑,其中建于1926的中山陵是中国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优秀作品。事先举行了有奖设计比赛,规定“具有特殊和纪念性质的,必须采用中国的古代风格,或者根据中国的建筑精神进行创新”。在收到40多条中外参赛作品后,作者必须隐去姓名。经过公开展示和评选,一、二、三等奖全部来自中国,然后按照一等奖进行建设。评论说这个方案“完全基于中国古代建筑精神”。
南京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入口处有石牌坊,通过一条长长的神道到达缓坡正门,再到达大悲亭。穿过亭子后,坡度增大,以宽阔的台阶和平台上升,到达纪念馆。全程的坡度从平缓到陡峭,造成了游客逐渐强化的“停在山顶”的严肃氛围。宽大的台阶将规模不大的纪念馆和其他建筑连成规模较大的整体,取得了庄重的效果。陵墓总平面呈钟形,意为“警钟”。
神坛平面前方近,每个角有一个角室;后面用一条短隧道与圆形墓相连,一般呈凸状。外观为双檐歇山顶,覆深蓝色琉璃瓦,角室墙高于下檐,形成四个实心墙墩。墙和柱子都是白色的石头,衬着蓝天绿树,非常典雅庄重,安静肃穆。在纪念馆的中央,有一座白色的中山博士石像,四柱和左右侧墙的下部镶嵌着黑色的抛光大理石。大厅是穹顶顶,镶嵌着蓝天白日图案的马赛克,地面是红色马赛克,寓意“处处红”。圆形墓中央呈凹形,四周有白石栏杆,安放中山白石像,棺椁封于地下。墓顶还镶嵌着蓝天白日图案。陵墓的布局吸收了法国古典主义。
中山陵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国家级现代纪念建筑。总体规划吸收了明清陵墓的技术。虽然单体建筑也是在现代结构上加了一个木壳,但造型却很有新意。同时,作为精神意义大大超过物质意义的特殊建筑,其内容与形式依然协调。即使在今天,对于一些类似的建筑,采用这种方式也应该是可以存在的探索方向之一。
吕彦直设计中山陵时只有365,438+0岁,还获得过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竞赛一等奖。1929年,孙中山纪念馆还在建设中的时候,他过早去世,年仅35岁。
“民族形式”的第二种方式用于功能要求复杂的大型建筑。平面设计类似于现代西方建筑,但它覆盖着传统中国建筑的“创造”外壳。代表作品有原上海市政府大楼、南京中央研究院、北京辅仁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原北京图书馆等。有些是外国人设计的。由于国内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不多,往往不伦不类,功能往往不合理。
第三种以形式简化为特征的“民族形式”建筑是在人们开始怀疑以前的作品之后出现的,如南京原外交部大楼、北京交通银行、南京原国政厅、上海中国银行等。与西方现代建筑相当接近,只是部分使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装饰图案。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一方面,新的功能要求,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西式建筑包括现代西式建筑,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中国建筑师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他们也在探索民族化的各种途径。虽然不是全部成功,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近代中国建筑都是新中国建筑发展的直接基础,是中国古典建筑向新中国过渡的直接基础。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建筑史学科正式诞生。学科创始人梁思成和刘敦桢做了大量工作,将几千年来被文人盲目鄙视的建筑事业带入学术领域,为中国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