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南疆美食

1,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甘肃"甘"名的由来。面积4.24万平方公里,人口654.38+0.26万。汉族为主,还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少数民族。

2.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与武威、金昌接壤,西接酒泉、嘉峪关,南接青海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汉高祖丁原六年(121年前),设张掖郡,意为“张果怀抱关西域”。北朝西魏改赣州。隋朝恢复了郡县制。这个国家建立于唐初。袁志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代是赣州的首府。1927年设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甘肃省第四大城市。面积4.24万平方公里,人口654.38+0.3万(2065.438+00)。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

3.张掖是甘肃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和蔬菜。行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酒等10多个部门。自古就有黄金张掖,白银武威之称。这座城市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大佛寺、穆塔寺、镇元楼和黑水国遗址。

4.历史演变

张掖市

此数据来自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处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四坝滩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石斧和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队在张掖市民乐县留坝乡东北3公里处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磨制石器、陶器、炭化颗粒和猪、牛、羊、鹿的牙骨,证明张掖先民在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在此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会用石球和石纺车纺纱。根据《尚书·龚宇》的记载,当中国被划分为九州时,张掖属于永州。汉朝(公元前206-220年)以前,越国是敦煌、祁连的霸主,张掖是其疆域。西周时期,戎、狄曾在此居住。春秋战国时期,乌孙和岳氏居住在河西。后岳独居,为乌孙所驱。秦汉时期,北方匈奴强大,打败并赶走了越人,河西成为匈奴右王的地盘。黑河东西分别被修土王和匈奴邪王所分。西汉武帝开国大典第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大败匈奴,谢混、修土二王率众汉室。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代丁原六年(前111),张果取“以武盖西域”之意,设张掖郡。此后,大规模移民开始耕种、驻军、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在良田里开荒,把邮政放在要道上,赶着邮,长期下去,兜售客户,日款塞下。”张掖成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末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都荣任张掖刺史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都荣占河西,天下不安,河西独大。”“政治也宽大,自上而下约会,有钱。”“定居北方土地,那些逃离尚军饥荒的人永远不会停止回来。”东晋时期(317-420),居曲孟勋在张掖建立北梁国,建杜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发展农业,弘扬儒学,扩大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弘扬佛教,翻译佛经,挖掘洞穴,将地方音乐、歌舞与龟兹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北魏(386-535)秦汉词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的“民族词”。张掖的佛乐传入中原,称为“西凉周白”,成为北朝佛教寺院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甘泉,改张掖为甘州。隋朝(581-618)张掖(赣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县所在的张掖市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都督裴矩去管城池。裴矩向炀帝赠送了西域图。大业五年(609年),杨迪皇帝下西洋,经大桶拔谷(今边渡口),六月抵张掖,到胭脂山见二十七国国王、使节,盛况空前。到了唐代(618-907),农业生产得到大力发展,“开荒造田,充分利用土地和水源,稻谷丰收,数十蹄,军粮积累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繁荣。著名高僧玄奘经张掖赴印度(天竺)取经。诗人陈子昂奉命视察张掖,写下《谏武侯》。王维、高适、和马在赣州停留时,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甘州乐《波罗门佛国》传入宫廷后,唐玄宗将其改为《衣冠舞乐》。赣州边塞歌流入中原后,成为焦芳大曲,以赣州坡、赣州子、巴生赣州、赣州曲命名的警句、曲牌广为流传。唐朝末年,张掖与中原、西域联系密切,相互间贸易发达。僧人往来,佛教文化进一步交流。北宋天盛六年(1028),党项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尊佛尊道,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佛寺——大佛寺。元朝(1279-1368)设甘肃为行省,张掖为都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医生董文,模仿宁夏种植水稻的方法,在甘州开垦稻田。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建在城中,供应各种口粮。赣州已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心和茶叶对外贸易的转口城市,贸易路线便捷,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罗在前往商都的途中,在赣州停留了一年。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描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宗教寺庙的宏伟。明代(1368-1644),张掖是陕西省会,甘肃镇所在地。明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兴建了一批学校和书院,使赣州文人辈出,举人辈出。大陆移民大量定居土地,兴修水利,极大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在赣州修筑长城等大量军事设施,巩固边防,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赣州至今仍是西北的军需基地,河西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地。陕西、山东和史静的晋商和商帮聚集在赣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的商人向赣州运送粮食和茶叶,充实边境仓储,发展茶马贸易。清朝(1644-1911)张骞为甘州刺史,甘肃总司令,控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诸司令。清朝在西部的所有军事行动都以赣州为军事调度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商人聚集在张掖(赣州)设立商业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志东会馆(冀鲁豫)、凉州会馆、范缜(民勤)会馆、湖南会馆、河南会馆等。各大商团的贸易活动波及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的商业中心和日用品中转批发市场。到了清代,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在城市和农村设立志愿学校、社会学校和私立学校;民间武术很多,百姓习武。近百年来,出了20多个吴进士,出了100多个吴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宣传革命思想。他的《给马安良的一封信》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支持* * *和废除帝制,席卷全省。丝绸之路和张掖古丝绸之路起于长安(今Xi安),经河西走廊至新疆。然后继续向西到印度、波斯、希腊和罗马帝国。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65438年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中原与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各国的主要交通路线。东汉时期(26-220),内地与西域的商业贸易逐渐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出口到大夏、安息、大秦乃至地中海沿岸地区。丝绸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丝绸出口和缫丝技术传入西方,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19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Hithoven提出以丝绸命名这条道路,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的张掖是丝绸之路的枢纽。西魏时期(535-556),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的钱币可以在张掖交易,使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朝(581-618),张掖成为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公元609年,杨迪出使西域,亲自在张掖主持了由西域27个国家的使臣和商人参加的“互市”。从此,张掖的贸易日益繁荣,从中西贸易的中转站变成了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张掖属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1月最冷,7月最热。六月到九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节。编辑此部分的地质和地貌

张掖南依祁连山,北依鹤立山和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绿洲景象。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森林和水果。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有南国风韵,又有边疆风情。所以有句名言“不看祁连山雪,误把赣州当江南。”

6.著名景点:丹霞地貌、张掖湿地公园肃南马蹄寺、张掖大佛寺、张掖穆塔寺、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站、张掖甘泉公园、张掖河西学院、张掖镇远楼、肃南康龙寺狩猎场、张掖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龙首山、稻香寺、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家遗址。

张掖风光及相关图片(20张)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形态各异。古建筑建造精美,色彩斑斓,有“一湖青山,半城塔影,芦苇连绵,古寺遍地”的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贞元楼、山西会馆、明代张掖粮仓等古建筑,有黑水国遗址、汉群、古城墙、长城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冶口自然风景区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将塞外风光与南方美景融为一体。其中隋代木塔、明代贞元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享誉海内外,尤其是保存完好的西夏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闻名中外。佛寺卧佛身长35米,是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博物馆收藏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一书,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正式版印刷佛经。其中,以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的美誉。市中心的镇远楼,造型宏伟,比例协调,可与Xi安钟楼媲美;32.8米高的隋代九层木塔因其精致的结构和壮观的外观一直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张掖主要景点:马蹄寺、大佛寺、张掖穆塔寺、张掖丹霞地貌、单君赛马场、山丹新河驿站甘泉公园、河西学院、镇元楼、肃南康龙寺狩猎场、张掖森林公园、东大山龙首山、稻香寺、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西武当黑水国遗址、韩氏集团徐三湾城及墓。著名旅游区:山丹军马场远近闻名,绘就了一幅独具西部特色的美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城以南55公里的祁连山大马营草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赛马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生植物丰富,夏季绿草如茵,冬季色泽金黄,是马匹繁殖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3000年前这里就有人养马了。自西汉以来,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从西域引进各种良种马,杂交繁育的山丹马世界闻名,因此成为历代皇家军马的繁育基地,经久不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精力旺盛,耐粗饲,适应性好,速度和耐力极佳,是驮运和骑乘的良马。目前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达大马营后,继续向东行驶50公里到达军马场,在这里可以举行骑马、露营、赛马或马术表演,参观自然风景区。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古为河西四郡之一,意为“断匈奴之臂,掖张中国”。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滋养下的张掖,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美丽的原生态城市湿地、瑰丽多彩的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马奔腾、独特的裕固族风情、祁连山草原风光、沙漠冰川奇观...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有南方的风韵,又有边疆的风情。最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目前发现的丹霞地貌群位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 30 ' ~ 100° 20 ',北纬38;40 '至39° 10 '之间,海拔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数千座绝壁和山峰都呈现出鲜红和红褐色,衬托出各自的神韵,呈现出“色如莲花,花开灿烂”的奇妙风貌,把祁连山雕刻成一座奇峰,满山遍野,五彩缤纷。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拉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区40公里。在方圆100平方米的山地丘陵区,有一个独特的,丰富多彩和宏伟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岩石。这里的丹霞地貌是在大约200万年前的前侏罗纪到第三纪发展起来的。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场面壮观,形态奇特,色彩鲜艳。是我国干旱区最典型、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在临泽、肃南两县,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建模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层峦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式丰富多彩,有彩峡、彩塔、彩屏、彩练、彩湖、彩扇、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编辑这个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也很有名,比如搓鱼子、拉条、肉末面、夹皮、爆炒、拉面、鱼粉地方小吃,还有兰州拉面、红烧羊肉、红烧羊肉卷、红烧鸡肉卷、新疆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肉夹馍等地方小吃。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加入张掖特色,保证让你回味无穷。此外,张掖的豆腐脑、灰豆汤、醪糟、马场酸奶等特色饮品也是张掖人的最爱。在张掖,只要是宴席,都会上一道名为“中国西北菜”的特色菜。香喷喷的猪肉下面,是象征吉祥寓意的肉丸、豆腐丸子,点缀着嫩滑的炒鸡蛋、木耳、青菜。它是美味的。有各种红烧肉,红烧鸡爪,还有其他小吃,凉粉,鱼粉,会让人在这个城市流连忘返。由于地处西北,阳光充足,这里的瓜果丰富香甜。每年夏秋季节瓜果整车运往外地,增加了张掖人的收入。张掖最有名的酒是葡萄酒。因为张掖的纬度和法国很相似,有着相同的酿造葡萄酒的自然条件,张掖的葡萄酒历史也比较悠久。名句:“夜光杯葡萄美酒,欲饮马上琵琶”讲的是古代的敦煌。如今,滨河集团国丰酒业公司的干红葡萄酒已经成为国宴用红酒,甘肃祁连酒业的冰白葡萄酒也获得了世界级大奖,是中国冰白葡萄酒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