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 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从德国留学归来,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东方语言学系。1956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作品已编入《季羡林文集》,共24卷。

中文老师是董,也是一名翻译。“我之所以舞文弄墨五六十年,直到现在还放不下笔,都是拜董老师所赐,这一点我永远不会忘记。”65438-0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德语专业。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方诗歌、英语、梵语的比较,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学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词等课程。和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治交朋友,他们被称为“四剑客”。学生中有胡乔木。我喜欢“纯诗”,比如维勒兰、马拉梅。李义山和姜白石的六朝骈文。他翻译了德莱塞和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家乡清平县政府颁发的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的研究生交流协议,清华在德国招收研究生,为期两年。季羡林考上了,马上去了德国。在柏林,与乔同游。10年6月,我到哥廷根与、田等人见面。进入哥廷根大学,“我梦见我在哥廷根,...我可以读一些书,读一些在古代曾经辉煌过的文字,但这种辉煌永远不会熄灭。”“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抓住这个梦。”(《德国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即时度文化的影响很大。我想把中印文化关系研究透彻,或者可以搞点发明。”所以,“看不懂梵文。”“我终于找到了我想走一辈子的路。我沿着这条路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还会走下去。”(德国十年)“命运让我坚定了信念。”季羡林主修印度学,在哥廷根大学梵语学院学习梵语和巴利语。选择英语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作为附属系,并增加南斯拉夫语。季羡林师从梵语讲座主持人、著名梵语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众。一学期40多节课,把极其复杂的梵文语法全部学会了。然后有些作品是季羡林年轻时用梵文读的,第五学期又读了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六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与干渴》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经《大事记》有三厚卷,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专心读书写作。“打开电灯继续,永远穷下去”。

从1940、65438+2月到19465438+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英语考试中,拿到了四个“优”,获得了博士学位。因为战争,没有办法回国,只好留在哥大。5438年6月至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任教,同时继续研究佛教的混梵文,在《哥廷根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从此再无踪影。”“博士后”的那些年是法西斯主义崩溃的前夜。德国物资匮乏,身为外国人的季羡林也不可避免地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人民一样饱受战争灾难的折磨。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感受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唯有无尽相思”,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更是日夜萦绕。"我低头看着灰色的天空,热泪盈眶,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的面容。"

1945,1O年的月份,二战结束后不久,我匆匆在路上捆好,经瑞图回到东方。“就像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来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1980年,季羡林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再次造访这座城市,随后拜会了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密滕,恍如隔世。后来,他做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名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他到了上海,去了南京,与重逢,并通过李的介绍认识了散文家梁实秋和诗人。在南京,他拜访了清华时期的导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到北京大学任教,然后他拜访了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秋天,他回到北平,拜访了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唐用彤。他被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了该系。同事包括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健和印度科学家金克穆。解放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安娜·塞格斯的短篇小说集(1955)已出版德文版,印度加林多的沙贡达罗(剧本,1956),印度古代寓言和故事的五本书(1959),印度的贾。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丛书》(1957)、《印度简史》(1957)、《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956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1959、1964年当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他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访问了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四人帮”及其北京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回来了,他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83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65438-0984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中国文化学院董事长。他曾以学者身份访问过德国、日本和泰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历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8)、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中国古代民族志学会名誉会长(1980)、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中国历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1985)1998年4月出版《牛棚杂记》(1998年3月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写成的书。”这是一代大师留给后人最好的礼物。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梵天、佛教、土火罗文同时研究,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论在齐飞研究。"

据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广林教授和柯灵先生介绍,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包括以下10个方面:(1)古印度语研究——博士论文《大事件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印度语后缀-am向-o和-u的转化》、《不定过去时的使用》(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真正能用佛经原文进行研究的佛教教学学者他将印度中古语言变化规律的研究与佛教史的研究相结合,找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和传播,从而确定重要佛教派别的产生和传播;(3)土霍洛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符离亲王噶玛经土霍洛书对译》开创了土霍洛语语义研究的成功方法。从1948对新疆博物馆收藏的手迹《与弥勒相会》进行翻译解读,到1980上世纪70年代新疆吐鲁番有新发现。(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的纸和造纸方法是何时何地传入印度的》、《中国传入印度的丝绸初探》等文章,以及《西游记》部分成分源于印度的说法,说明中印文化“相互借鉴,各有创新,相互交流,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主编的《唐人西域记》和《唐人西域记现代译著》及65438+万字的《西域记序》是我国几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则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和阿拉伯。(6)印度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介绍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古代两大史诗之一,有两万多首诗,九万多行被翻译成中文。季羡林经过1O年的锲而不舍终于完成了翻译,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他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呼吁建立中国比较文学学派,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起步于80年代末,大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50O余种,8OO余卷,预计15年完成;(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籍文献——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藏书》和《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主编;(10)散文创作——从17岁开始写散文,几十年来已经有80多万字了。钟敬文在庆祝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种境界。他单纯是因为他真诚。”“老话说得好,我爱老公的好文笔。”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21世纪人类文化等问题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判断,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