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介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周朝)中,如“雅与民劳”、“利中国”。然而《诗经》中的这种“中国”,其实是一个“国”,而不是真正的国家。“中国”这个词,指的是国家,在战国诸子的书里已经很常见了。如《孟子·滕文公上》说:“陈亮之起源地,为周朝讨仲尼公之道,北学中国之道”,“兽蹄鸟径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知其礼仪之义,而知其人心之卑”...这些都说明,古代所谓的“中国”,指的是后世的“中原”。但面积没有后世中原那么广,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山东、河南、河北。
“中国”这个词使用频率很高,主要是在星期之后。《礼记》中有云:“中国,五方之民,皆有性...华夏、蛮夷、蛮夷、戎、狄皆有和。”很明显,这个时候“中国”这个词是用来反对蛮夷、蛮夷、戎、狄的。如果《礼记》是后来写的,《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这样的话:“凡对四夷有所贡献的诸侯,都要赐与王,王要警戒夷人。中国说“不”,说明在春秋初期,“中国”二字已经与蛮夷、夷、戎、狄相提并论。那么“中国”指的是谁?”《Xi公四年公羊传》云:“南夷与北地,中国之谊,生生不息。“桓公救了中国,却忙着对付蛮夷,杀了靖,这也是大王的事。把救邢、魏等国称为“救中国”,说明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夏”的国家。
在这里,不能不说公羊学派的“春秋三论”。《公十五年公羊传》载:“春秋时,国在外夏,内夏在外夏。如果一个国王想要控制世界,他很容易从外部和内部说话。”东汉经学大师何修进一步发展了杨公学派的观点,将《春秋》记载的242年历史理想化为“闻天下”、“闻天下”、“见天下”三个阶段。“据说世界的统治是从衰落和混乱开始的...所以是国之内,夏之外”,“说天下之治,促天下之治,夏之于国之外”,“说天下之治,平天下之治,小如其一。”虽然242年的历史发展事实并没有那么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概念对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做出了一些正确的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中国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李周”的形成,是中华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纵观夏、商、周、春秋,各国不断分裂,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满、夷、戎、狄集团。像泗国这样的国家,曾经在夷夏之间摇摆不定,最后进入了华夏集团,成为了“朱霞”的一部分。
关于“中国”这个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有京都和史静的意思。中国一词最早用在《诗经》的“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洞能小康,利中国,抱四方。.....人亦努力,毛可取小息,益本都,通四国。”据说,这些诗是为了说服暴君周厉王,从关心京都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定居世界。汉代一位《诗经》学者毛蚶为《利中国,兼收并蓄》作了注解:“中国也是首都。”《孟子》记载了齐王对大臣说的一段话:“我要中国,给孟子。”按现在的意思,我就是想在京城给孟老爷盖个房子。汉末学者刘茜也说:“帝王皆在中,故曰中国。”
2.“中国”一词指的是古代中国人聚居的地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江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仲夏中国。当然也叫中国。这些术语实际上是指黄河流域地区。比如《史记·楚世家》说:“我乃蛮夷,不以华夏之名而骄!”当时楚国在长江中下游,这里说的中国其实是黄河流域几个国家的统称。
在中国古代,国家时而统一,时而分裂,中国这个词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指统一时期的全国,分裂时期的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域的变化,中国一词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在西周武王时期,“中国”的意思是“中央政府的国家”。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规测量日影,发现夏季至日的正午,周围景物中没有日影,以为是地心,于是把周朝称为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自称的“中国”通常是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为中国政权,也不一定代表它真的是中国政权。据史料记载,日本常自称“华夏”、“中国”。比如《大日本史》(卷117),奈良时代的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写道“北有夏邑,西有猎鹰,狼性易惑,野心难驯。往事已矣,中国有圣人侍奉,朝廷有变,必先造反。”二战末期,日本国王在圣旨中也称日本为“神州”,但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个国家。判断历史上的一个政权是不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和中国前政权的关系,是用国内政权更迭代替中国前政权,还是用外国征服者代替中国前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民族和文化的概念。中国是以中国汉族为主体,由中国汉族创建的国家。古代中国人民历来有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他们会勇敢抵抗,绝不允许外族入侵者篡夺中国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人还活着,我们为什么要在家里”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被外国侵略,古代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无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我是微管仲,头发都留了!”意思是有了管仲,中国没有死于异国。你说“左撇子”是什么意思?“左撇子”的反义词是“右撇子”,即中国汉族的发型服饰,是中国汉族和中国文化的代表。可见孔子也是把中国的汉族和中国的汉文化当作中国的正统,不允许外国人代替中国的正统。所谓“夷狄入华,则中国”,这里的“夷狄入华”指的是归化和纳入中国,绝不是外来征服者要征服中国的姿态。
满清入关,大学者顾提出了“亡国”与“亡国”的区分。他说:“有亡国就有亡国。亡国与亡国之辩?岳:改姓改号叫亡国。仁义满物,至于引兽吃人,人必相食,谓之世亡。”学者黄宗羲说:“于闯贼若亡于明朝,必亡于社稷;如果他们死在清朝,他们将灭亡世界”。“死在世上的人,衣服好换,头发留。”这里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灭亡,这里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灭亡。历史学家顾城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中写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改姓改名’,朱明王朝的斗争是宗室、皇族、世袭大臣等‘肉食者’的事,与普通官绅、百姓关系不大;满清贵族入中的原则是“留发”(剃光头改造),“灭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该起来反抗。“可见明朝人已经严格区分满人入关与历次改朝换代。以前的改朝换代只是中国内部的改朝换代,清朝入关就视为外敌入侵。
辛亥革命后,1912建立“中华民国”,这一国号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号。6月1,1949,新中国成立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或简称“中国”。
“中国”这个词用了3000年,但一直是作为代词使用。没有一个朝代明确使用“中国”这个词作为其政治制度的直接名称。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名是“唐”。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一词在实际语言操作中仍具有地域、文化、政治等多重含义,但在国际媒体上一般指中国大陆。
在中国古代,“国”字的意思是“市”或“州”。“中国”是“中心城市”或“中心国家”。在古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首都,即首都;第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四指大陆和中国;夏五指(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严格来说,古代的“中国”是形容词,不是专有名词。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不以“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名,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名。
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在1949中,“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中国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很多观点。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进步的基本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基本特征。所以,(1)钢铁是健康的,有前景的;(2)和谐与中立;(3)崇德之用;(4)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丛书1,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浓缩在易经的两句名言里,分别是:“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广阔,君子以德载物”。“自强不息”、“尊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虽然“中庸”的概念在过去广为流传,但它实际上未能促进文化发展。因此,“‘中庸’不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在以德育代宗教的优良传统上。(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收录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和谐与自由”。(许思远:《论中国文化》两期,中国文化研究丛书1,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庭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是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社会意识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实质和核心。"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贤邦:《中国传统文化再评价》,张力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人感情和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从整体上看,否认超自然的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崇拜以及世界彼岸的存在,大力倡导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二者的分裂对抗,是中华民族理性精神的根源。(2)自由的精神。这首先表现在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上。同时,在反抗外来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的一些阶级、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与了这一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传统中,也有“热爱自由”的积极一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已知者为已知,未知者为未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有知;法家反对“远见”,注重“经验”,强调实施,推崇功德;道家主张“知人”、“知己”、“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参见刘刚基:论中华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第1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敬祖、敬人伦、敬德、敬礼”。(参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参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审判》,《寻根》第4期,1987。)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人不是孤立于人际关系之外的,也不是与自然对立的;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它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的;致敬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彩,但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交流的种种障碍;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巨大的文化负担。(参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 1.6。)
事实上,中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如Xi的钟楼、秦始皇兵马俑、长城、天安门广场、故宫和天坛。总之,中国将会一天比一天更加繁荣,更加美好。
中国历史朝代的简要列表:
夏:大概2071-大概1600
商:约1600-约1046
周:西周:11世纪-771。
东周:前770-前7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256年
战国:475- 221。
秦:钱221-钱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舒:221-263
吴:222-280
晋: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个国家: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朝:420-479
齐:479-502
光束: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汽:550-557
西魏:535-557年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侯亮:907-923
晚唐:923-936
后金: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个国家: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廖:907-1125
西峡:1038-1227
金:1115-1234
袁:1279-1368
明:1368-1644
青:1644-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