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李四光、张衡、杨振宁分别是谁?
2.李四光: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3.张衡: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作家;
4.杨振宁:科学家,物理学家。
扩展数据
1,鲁迅
鲁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1936 10十月19),原名周章寿,后改名,字玉山,后改为育才,“鲁迅”是他的1919。
著名作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论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艺术理论介绍、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整理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五四”以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坛上,尤其是在韩国和日本思想文化领域享有盛誉。他被誉为“20世纪在东亚文化版图上占据最大版图的作家”。
2.李四光
李四光(1889 10 10月26日—1971 4月29日),原名李,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和中国现代地球的奠基人。
2009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为新中国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和开国元勋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100人之一。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年对蜻蜓目化石及其地层分层进行了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新概念,确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立了地质力学学派。
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石油勘探前景,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预测地震的途径。
3.张衡
张衡(78-139)出生于平子。汉族,南阳Xi鄂(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中国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先后担任阆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等职。晚年因病出任朝中历史大臣。于永和四年(139)去世,享年62岁。在北宋,它被命名为Xi的卜儿。
在天文学方面,张衡著有《灵宪》、《浑易图注》等。,而在数学方面,则有计算的理论,文学作品以二井赋、归天赋为代表。隋书京畿之有张恒基(14),失传已久。阿明人张骞编纂了《张合简集》,收录于《汉魏六朝志》130集。
张衡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和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明了浑仪和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仪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誉为“木圣”。因为他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太阳系的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恒星”。后来,为了纪念张衡,在南阳建了张衡博物馆。
4.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6月+1年10月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誉退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及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57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第一个访华的中国科学家,积极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他为中美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他与R.L. Mills合作提出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1956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杨-巴克斯特方程,为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此外,杨振宁还推动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实验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
百度百科-杨振宁
百度百科-张衡
百度百科-李四光
百度百科-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