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好与坏的感知
一种人是好人,一种人是坏人。那么什么是坏人呢?是那些拿着糖果拐走孩子的陌生人,是熊奶奶故事里吃孩子手指的熊奶奶。当时是这么定义的。
那么什么是好男人呢?和坏人不一样。他善良,贤惠,对人无害。
这么肤浅的定义,现在在我看来很可笑,但我必须承认,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真正的思考是在睡觉前。躺在床上,默默思考,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然后不知怎么的,我想到了一个主意。善对应恶,光对应暗,生对应死。好像是受到了小学数学课本的启发。具体的句子记不清了,但还记得“相互依存”这句话。
在数学中,有些公式是相互依赖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认为对立的东西也是相互依存的呢?
是的,我的回答是“是的”。这个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但是没有绝对的光明,也没有绝对的黑暗。光明包含黑暗,黑暗也包含光明。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好人和坏人就像光明和黑暗一样。没有人是绝对的好,也没有人生来就是坏的。坏人只是变坏了的好人。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人是爱吹牛的动物,他们说的话比他们意识到的要多,平均每天至少25个谎言。马萨诸塞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说,“如果你问普通人他们是否说谎,他们通常会回答,‘不,我从不说大话。’或者“只是出于好心。”但如果有一天你仔细审视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真相是另一回事。"
骗子是坏人吗?不一定。有没有一辈子不会说谎的人?被问到这个问题,只能“呵呵”干笑。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好人。有一些自恋狂。不过,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可怕的事情,一直都是好人。虽然他们偶尔有一些缺点,但总的来说,他们是好人。
今天,我可以说我不是一个好人。好与坏的定义是错误的。这是我们的误解。就像一根长长的棉线,一头是好的,一头是坏的,那个既不好也不坏的人,就活在好与坏之间。
有的人百分之五十一好,百分之四十九坏;而有些人百分之四十九好,百分之五十一坏。永远不要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只能说我不知道。
你了解你自己吗?你知道你是谁吗?
或许,你想了一下就能回答,但你的答案对吗?你的答案是来自别人的评论吗?如果是,那么这个答案不合格。你自己想想,你应该问问自己,这是我吗?
也许,你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你没有受到别人片面评价的影响,这也说明你开始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别人的评价就苍白了。
肯定有人质疑他们是不是多重人格障碍。
多重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截然不同的人格。这类患者的行为差异不是普通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下的不同行为所能解释的。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的名字、记忆、特征和行为。通常原人格不知道另一人格的存在,而新人格对原人格有相当的了解。新人格的特征通常与原始人格的特征大相径庭。比如原人格是害羞、抑郁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我们可能在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情境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但这不是多重人格障碍。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和表现,是因为我的头脑收到了一些暗示。
有人可能会觉得你不拘小节,潇洒潇洒。当你的潜意识收到这个暗示,以后总会扮演这样的人。可能有人会觉得你细腻敏感,而当你脆弱的潜意识收到这个“标签”,以后也会扮演这样一个细腻敏感的人。
但是,自己的本质是什么,还是个未知数。
当有人评论我是一个诚实的好人时。我只是笑,笑自己。有几个人这样评价我的时候,我开玩笑说,我活到今天的罪,足够我写一份忏悔书了。
我能说出我有罪的秘密,但我还是说不出我的罪是什么。会害怕,会害怕。当你的秘密暴露时,有种在最繁华的步行街裸奔的恐慌。
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好与坏属于两个极端,大部分只是好与坏的同一个产物。
肯定会有人反驳这个观点。因为有赞同,自然就有反对。这取决于人数。
没有好坏的标准。
我希望的是,当我的心灵平静的时候,我能好好的问自己。
“我是谁?”
“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