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被骗的案例都是在大学生中。这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况要不要注意?

原因:(1)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动心。

近年来,网络和公告栏上都会看到“高薪兼职”、“招聘假期工”等虚假信息。有些大学生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想接触社会,锻炼自己,所以会主动联系这些发布信息的人。而对于刚刚告别相对封闭压抑的高中环境,进入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而这些骗子正是利用了大学生的这一特点,设置陷阱,一步步引诱他们进入陷阱。当这些受害者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已经太晚了。

(二)法律意识相对薄弱,警示教育相对落后。

高中阶段学生主要以文化课为主,家长和学校管理也比较严格,所以学生很少涉及相关案例和法律知识。进入大学校门后,大部分学生远离父母,开始了相对自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当他们遇到诈骗时,无法第一时间说实话。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和同学求助。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告诉家人,更不愿意联系警察。这无形中给警方接下来的调查带来了困难,也给了犯罪分子更多的机会。

目前,高校也非常重视警示教育,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做好预防工作。但是有些同学总觉得这些案例离自己很远,庆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同时,高校的防骗教育基本都是通过讲座、主题班会、宣传教育等传统形式进行,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部分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难以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无法起到预防和警示作用。但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被骗的渠道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学生逐渐对警示教育失去兴趣,不再重视。

(三)虚荣心,攀比心理。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盲目攀比和虚荣无疑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现实案例中,有很多大学生为了名牌手机和高档化妆品刷信用卡。当他们没钱还信用卡时,往往会求助于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各种校园贷和小额贷款。还有很多大学生,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到处找机会做兼职,被不法分子骗取高额介绍费。归根结底,都是虚荣心作祟。

(四)功利主义教育导致大学生人格不完善。

中国的崛起需要更多的人才,而学校教育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人才”,却缺乏“人”的教育,导致当今社会巨婴现象严重,大学生辨别能力低下。应试教育更多的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是教会他们如何独立思考。所以,即使面对极其简单的网络诈骗,也有很多大学生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