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研究所的辉煌过去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是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和大气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力学、电磁学、热学、核物理等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与固体地球相关的各种物理场(如电磁场、重力场)的演化和运动规律,了解与之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的物理过程和变化规律。它包括地震学、地磁、重力、地热、大地测量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勘探地球物理学和环境地球物理学。在过去的40年里,地球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研究成果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物理过程及其演化规律的认识,也为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和抵御自然灾害做出了巨大贡献。空间物理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它包括中高层大气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磁层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空间探索和空间环境科学。日地空间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主要领域,太阳活动和空间环境对大气和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因此,研究空间物理的基本规律不仅对人类认识宇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今天,地球物理学已经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将直接影响到21世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教学研究基地(含固体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成立于1958。目前除培养本科生外,还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广泛。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8人。多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中国大陆强震的机理与预测)、基金重大项目(日地系统能量传递过程研究)、科委重大科学项目(东亚空间环境监测系统、东亚大陆地球动力学)等中国国家基金会、国家科委、国防科委、航天部门、电信部门、地震部门、石油勘探部门的多项科研任务。“921”项目(电离层环境监测)、中巴合作资源卫星项目(内部粒子辐射探测器研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50项,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多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此外,我们拥有良好的实验、观测和计算设备,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典等国家的相关教学单位、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博士后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球重力力学、大地电磁学、应用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太阳外大气层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磁层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中高层大气物理学、空间探索、空间环境和空间气象学。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教授名单:

王人教授(院士、博士)地球动力学

臧鲜少教授(博士):地球内部的地球动力学物理学

陈晓飞教授(博士)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

蔡永恩教授(博士),地球动力学,工程地球物理学

孙训英教授地球动力学

肖左教授(博士),电离层物理,中高层大气物理,空间探索

浦祖荫教授(博士)磁层物理和空间环境

涂传义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星际物理和太阳外大气层物理

宋立停教授的行星际物理学和磁层物理学

北京大学地质系创建于1909,是我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和科研单位。经过翁、李四光等几代地质学家和一大批具有精湛学术造诣和创造精神的北大地质学家的辛勤努力,北大地质系已成为我国一流地质科技和教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截至目前,已培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0人,在处级单位中居全国首位。65438-0993地质系被国家教委确立为首批国家科学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该系聚集了许多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强大的师资力量。现有院士2人,教授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人),副教授32人,拥有一大批高级实验和管理人员。科室有12个实验室,拥有价值15万余元的先进仪器设备;有80多年历史的专业图书馆,丰富的地质展览馆,世界级的地质档案馆;91投入使用的新地学楼为系里提供了优良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该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学术联系,为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径。

目前,该系有四个硕士和博士项目: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和地层学、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地球化学。具有多种研究方向,可以接受不同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1)构造地质学专业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前寒武纪地质学、区域构造学、大陆地球动力学、岩石圈地质学、大、中、小和显微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信息地质学、盆地分析、造山地质学等。

代表性的研究领域和专家有:

钱祥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前寒武纪地质、石油地质、区域构造。

何教授(博士),区域构造学,陆内造山带地质学。

郑亚东教授(博士)构造地质学,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

刘瑞勋教授(博士):微尺度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地质学。

李茂松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构造学、造山地质学、大陆边缘地质学。

潘茂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石油地质学。

石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地球物理和岩石物理研究。

许蓓教授,盆地分析,造山地质学。

蔡永恩教授(博士)地球动力学与数值模拟。

地幔流动、板块构造运动和岩浆海洋凝固的数值模拟。

(2)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古生物门、微动物学、古生态学与理论生物学、古环境与古地理分析、层序与事件地层学等。

代表性的研究领域和专家有:

白顺良教授(博士)泥盆纪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

王馨平教授(博士),微生物学,石炭纪-三叠纪生物地层学。

郝守刚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化石的比较形态学,陆生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齐教授(博士)从事古生物学(珊瑚)、中生代地层学和浅海环境分析。

董希平教授(博士)微生物学和现代古生物学

白志强教授教授事件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

(3)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专业

研究方向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领域涉及岩石学、岩石成因、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分析、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等。矿物学、经济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交代作用等。结晶学与矿物学、成因矿物学、层间矿物学、电镜矿物学、结构矿物学等。

代表性的研究领域和专家有:

董申宝教授(院士,博士生导师):结晶岩石学,区域变质,变质地质学。

王仁民教授(博士)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变质地质学。

崔教授(博士)成因矿物学,区域变质,变质地质学。

阎国汉教授(博士)岩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

徐保亮教授(博士)岩石地球化学和信息处理。

杨教授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沉积相分析、油气资源。

郑哲教授(博士生导师)晶体学与矿物学、结构矿物学、电镜矿物学。

艾永福教授(博士)矿物学、经济地质、热液矿床、交代作用。

王世林教授,矿床学,经济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变质矿床。

(4)地球化学专业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地球化学、成矿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物质化学演化等。

代表性的研究领域和专家有:

曾义山教授(博士)地球化学、成矿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

穆治国教授(博士)全球变化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5)油气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含油气盆地构造、油藏地质、油气地球物理、油气田勘探开发等。

代表性的研究领域和专家有:

石永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油气田开发,火山岩油藏。

何川(研究员):地震资料,石油机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成立于1983。是国内最早从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科研教学单位之一。开始分别在1983和1989招收地图学和遥感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1997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制图与遥感专业改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1、2003年分别招收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在遥感、GIS、卫星导航方面,8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2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42名博士后出站。2006年获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工程)授予权,2009年正式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摄影测量与遥感一直走在中国前列,尤其是遥感发展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在航空遥感系统、无人机载荷验证、定量遥感、微波遥感、遥感信息处理与分析、数字成像系统等方面形成特色。

卫星导航是大地测量的主要基础支撑。目前在中国有一席之地。是科技部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培训中心、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国防科工局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平台的依托单位。固体地球物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其应用部分属于大地测量学。这几年有相当多的研究是与大地测量相关的,加上一些卫星导航的老师,形成了我国大地测量的本土优势。

地图学和GIS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地理一级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其中,GIS的工程能力已经形成,如重大国防工程、重大数字城市工程等,成为地图学和地理信息工程的主力军。

目前,上述三个学科(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隶属于国家和省级部委: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高校遥感技术与应用联合中心(教育部批准)、北京市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批准)、教育部对地观测与导航工程中心(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等。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年均经费超过1.5万元,人均教师超过60万元,80%以上的项目为国家或国际合作项目。住房等后勤保障条件具备。童庆喜教授、中科院院士教授、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技术、遥感定标与偏振遥感技术、地学特征导航与LBS应用技术陈教授、室内外无缝导航、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GNSS遥感郭士德教授的3S+C(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通信)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曾教授、定量遥感教授的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高分辨率